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马一浮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马一浮朱铎民唱和留鸿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11期  作者:張炳勳 出版时间:1999-11-10
    关键字: 马一浮 朱铎民 诗文 唱和 感怀

    里,相逢尽白头。艰难来蜀道,悲喜访杭州。洙泗闻遗绪,羹墙见远猷。传经秦火后,支手挽狂流。公已薛然魁儒,海内属望太丘,况与朱氏同参,有如磬笙相应。兹搜得唱和佳什录后:怀马一浮先生乌尤稽山镜水剑南思,同是嘉州辟寇时。万里乡心云水远,八年天厨鬓毛知。家承绛帐扶衰汉,居比乌尤接笑巵。寄语浣花濠上叟,何时重定草堂诗?盖公自署所居曰濠上草堂也。答朱铎民见怀衡阳路断阻归期,欲向曹溪已恨迟。古庙香棂何日去,青山白发到今疑。林间应觅蒲团地,江上空留桂树思。君问草堂诗定未,草堂唯有

  • 文章马一浮别妻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2期  作者:蘇遲 出版时间:1997-02-10
    关键字: 马一浮 妻子 封建礼教 理学家

    马一浮足龄十六岁的时候与比他大一岁的汤孝愍(汤寿潜之女)完婚,婚后夫妻俩感情甚笃。只是此时正値马一浮的求知欲最为旺盛之时,所以他一面鼓励妻子认字,以为「不能识字,比于盲瞽,不能读书,比于冥行。」一面又跟谢无量一起于结婚的当年就到了上海同文会堂学习英文、法文。马一浮到上海的时间大约在一八九九年底。几个月后,他父亲病情加重,马一浮不得已又囘鄕服侍。一九〇一年春,其父病逝,料理完父亲的后事之后,他再度别妻赴沪游学。他在上海有许多朋友,其中有一位叫马君武,语言

  • 文章马一浮与海州杨樵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马一浮 杨樵谷 生平事迹 诗词

    我的拙著《筠斋诗录选注》甲申年三月在台湾印行后,十月份又收到了旅台的沭阳鄕友吴洽民先生在台湾的来信。信中谈到他的好友在阅读浙江大儒马一浮先生的诗集时,发现和海州杨樵谷的诗多首,因其「名讳年籍均付阙如」故来信查询。同时将马一浮诗集中关于杨樵谷的诗全部抄录寄给我,我接信后,立即寻找海州杨姓中的老人询问,又从熟悉海州杨氏的人中查询,均没有知道情况的人。今撰此文,介绍马一浮与海州杨樵谷的关系,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引起海州鄕友的注意,希望能够将这位诗人大儒的姓名

  • 文章国学大师 马一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9期  作者:蔡德億 出版时间:2010-09-10
    关键字: 国学大师 马一浮 美国学习 《资本论》

    戊戌变法」后,弱冠之年的马一浮,为了能直接阅读西方原著,赴上海学习英文、法文,合办《二十世纪翻译世界》杂志,力图借西方新思想唤起民族的觉醒,使中华得以振兴。一九〇三年英国圣路易斯举办第十二届世博会,中国以政府名义首次正式参加世博会。清政府派溥伦亲王为正监督(团长),要选派懂外文的人员去负责筹建中国展馆,马一浮时年二十岁,由于懂外文的优势,被录用去做中国展馆的筹建工作。马一浮等七月初到达美国,到的第二天正好为美国独立纪念日,各地纪念极为隆重,他第一次看到

  • 文章蠲戲老人談六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8期  作者:周念行 出版时间:1979-08-06
    关键字: 马一浮 哲学研究 六经 人物生平

    四方之士,谬重拙书,展转征求,不容逊谢。暮年事此,比于执御,恒苦目力不给,思焚笔砚,藉息诸缘。徒以先茔碑碣未树,分营自竭筋力,稍易匠作之资。苟遂斯志,无所复须,永当辍笔。世间事有始必有终,今告朋友,从此日起,期以一年,将断玆役。过此以后,吾书不可复得。如或见齿,请无后时。虫御木以成文,何心涉有;鸟飞空而灭影,瞬息不留。本此益人之功,敬希好我之过。」此山阴马一浮先生三十余年前,以先茔碑碣未树为由的议字小启也。这篇小启,见诸上海某报,我为了爱好这篇小启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