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音乐家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咸陽易曼君小姐去國十年帶回歌劇的菁華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鄭寶娟  出版时间:1984-05-15
    关键字: 易曼君 音乐家 歌剧

    經過十幾年海外的孤軍奮鬥,抒情女高音易曼君首度返國了,在她眼中,台北的市容已今非昔比,同樣的,她自己在聲樂方面的成就,也會令國人刮目相看,她是繼斯義桂之後,另一個眞正活躍於歐美歌劇院的中國聲樂家。易曼君於一九七〇年,還是國立藝專二年級肄業生時,卽負笈義大利,先後於一九七六年及一九七七年獲得「史波列多音樂節」聲樂比賽第一名及「巴斯提阿尼尼國際聲樂比賽」中獲得第二名,這幾次大奬斬獲,爲她爭取到許多可貴的演出經驗,也因此得以演出莫札特歌劇「開鑼之鵝」,以及在浦...

  • 文章纪念民族音乐家吴伯超百岁诞辰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6期  作者:周振華  出版时间:2004-04-15
    关键字: 民族音乐家 吴伯超 诞辰 乐教 音幼班

    一、引言今年四月五、六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特爲前南京國立音樂院長吳伯超先生舉辦百歲誕辰紀念活動,表揚吳伯超院長對中華民族音樂教育的貢獻。吳伯超先生,一九〇三年八月二十三日(農曆七月誕生於江蘇省常州武進縣雪堰橋鎭,家境小康,小學後考入常州師範學校,有緣追隨江南著名音樂教師劉天華學習二胡等音樂課程。二、有幸走上音樂之路當時教育部長蔡元培於一九二二年創辦北京大學音槳研習所,聘劉天華爲國樂課程教師,劉天華帶同吳伯超創辦大音樂傳習所,在劉天華班上學習二胡、琵琶,又...

  • 文章钢琴家吴菡声名远播与夫婿合灌专辑英国「BBC」音乐杂志选为随书 赠送CD 写下中国音乐家纪录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8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吴菡 台湾音乐家 乡贤 合影留念

    (本刊编者按)吴菡系福建同乡会理事吴广泽之千金,其母陈瑜玉雅好声乐,现为文友合唱团员,她出生于音乐家庭,与其弟吴泓、妹吴箴三人均系光仁高级中学音乐班高才生,保送东吴大学音乐系毕业,目前均定居美国,以其所学专长致力音乐工作。吴菡与先生大卫摆脱商业箝制·完全自己制作专辑,预测是未来音乐家发展的趋势。彩色照片见第四十六页

  • 文章海上花園鼓浪嶼

    来源期刊:《同安》 第64期  作者:彭一萬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鼓浪屿 盆景 日光岩 音乐家 海洋

    多人的小岛,曾拥有五百多台钢琴和无数的提琴、手风琴、吉他等。在这里还诞生、哺育了近十名闻名中外的音乐家。其中有中国第一个声乐女指挥家、钢琴家周淑安,男中音歌唱家、上海声乐研究所所长林俊卿,钢琴家殷承宗、男中音歌唱家殷承基兄弟,钢琴家许斐星、许斐平和小提琴家许斐尼三兄弟,男低音歌唱家吴天球等。目前,在国家省级以上文艺团体的音乐家中,就有一百七十多个是鼓浪屿人。鼓浪屿还有三十多人在国家各级音乐院校学习和出国深造。怪不得人们要说,鼓浪屿是钢琴之乡,音乐家的摇篮。啊

  • 文章從前的上海人

    来源期刊:《浦東》 第59期  作者:木心 出版时间:1990-01-15
    关键字: 亭子间 无线电 音乐家 生活方式 胡同 巷子

    「上海呀啊本来呀是天堂,只有欢乐喔没有悲唉伤,住了大洋房,白天搓麻将……」,亭子间与大洋房相距总不太远,靠在窗口或站到晒台边,便见大洋房宛如舞台布景片,挡住蓝天,那被割破的蓝天上悠悠航过白云,别有一种浩荡慈悲,亭子间里的音乐家咽下油条,簌簌谱出:「轰轰轰,哈哈哈哈轰,我们是开路的先锋,不怕你关山千万重嗡,不怕你……」大家听着觉得的确很有志气,其实亭子间中的单身男女、姘居者、五口之家、三世同亭,个个把有限的年命看作无限的前程,因为上海这个名利场不断有成功的例子

  • 文章緬懷與展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9期  作者:朱永霖 出版时间:2007-09-10
    关键字: 七七事变 周年纪念 音乐会 音乐家

    组曲」等,由啄木鸟合唱团等伴奏演出。第四单元—中华儿女大融合有:Formose「咱的梦·咱的爱」、「中华民国颂」,安可曲—「感恩的心」等,由全体合唱团演出,中国文化大学国乐团伴奏。简介四位杰出著名音乐家一、吕丽莉教授台北市兰心狮子会长,现职:国民党第十六、十七全中央委员、国民党台北市党部副主任委员等多项职务。荣誉:金钟奖、金鼎奖—最佳演唱、主持奖;中华文艺奖章—最佳音乐奖;二〇〇二年~二〇〇七年名人榜等。她是留义大利女高音,生长于高雄,高雄女师毕业后,曾主演

  • 文章馬友友—縱橫國際樂壇的寧波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0期  作者:孫善根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演凑会 大提琴手 音乐家 人物传略

    拿不到入场券的人。马友友的导师利昻·柯克纳对其门生甚是欣赏,说马友友「魔幻般的吸引力并不亚于摇滚明星,而且是发自内心的」。二、昨天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永远成功一九七六年马友友从哈佛毕业后,开始其职业音乐家生涯。不久,他与妻子吉尔在坎布里奇成了家,吉尔在哈佛敎德语,而他则活跃在美国各地的音乐会上,并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他常与世界著名指挥家卡拉场、小泽征二、普里文等人合作,并与纽约爱乐乐团、芝加哥交响乐队、以色列爱乐乐团等著名乐团合作演出。马友友「神奇的魔力」征服

  • 文章当代著名音乐家林昭亮和陈建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4卷 第3期  作者:陳運通  出版时间:2006-04-30
    关键字: 林昭亮 音乐家 陈建台 小提琴演奏家 美国

    小提琴,并在校外担任由李泰祥、温隆信发起的「现代室内乐团」首席小提琴暨团长,为台湾现代音乐起步。一九六九年春,建台十九岁时,获教育部膺选派赴伊朗,参加该国主办的第三届希拉兹国际艺术节(Third Shiraz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举行扬琴独奏会,当地大报评其演出为:「最年轻的音乐家,最优美的演奏。」一九七二年,以第一名成绩获得中国文化学院学士学位。一九七五年拜,前往美国进修,进入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

  • 文章大陸浦東派琵琶國手——林石城向鄕親拜年

    来源期刊:《浦東》 第71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3-02-28
    关键字: 林石城 琵琶国手 大师级音乐家 客座教授 江南丝竹

    浦东派琵琶嫡系传人,大陆琵琶国手林石城鄕长,年前自北京寄来贺卡,向本会鄕长们拜年问好,并谓明(八二)年四月可能再度来台,除应邀演出外,并担任国乐演奏之评审。林石城鄕长年逾古稀,以琵琶绝艺,在大陆被尊为大师级音乐家。去年九月曾应国立艺术学院邀聘来台,以客座教授身份至该校授课,并在台北、高雄等地巡廻演讲及演奏。十月间曾来本会拜访,本会则设宴欢迎,两岸鄕亲畅谈鄕情及琵琶艺术。林石城鄕长出生于浦东南汇,自幼即从乃父学习二胡、三弦、扬琴、琵琶,以及笛、箫、笙等中国

  • 文章(悼念鄕贤)一代大师·遽然殒落豫籍音乐家李永刚病逝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6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5-04-03
    关键字: 李永刚 豫籍音乐家 元宵节 九一八事变

    园中面对的一棵六朝古松。不过,老师在杏坛和乐坛的功业,却极不平凡;就为人师表而言,他尽瘁于传道、授业、解惑,尽心于疼惜、关爱、鼓励,历六十载如一日,无悔无倦,足堪为严师兼慈父的典范;就作为一个音乐家而言,他的乐学论述,厘清了中国民歌调式与希腊圣歌调式的差异,指点了运用上的许多迷津;民国四十三年,「大巴山之恋」是台湾光复后,第一首在台湾这块土地上创作的国语合唱歌曲,「行行出状元」组曲如今已传唱到香港、福州、上海、北京,而其中「拉纤歌」一阙的劲力、沈稳、浑厚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