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命思想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黃侃傳(三)——武昌薫陶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7期  作者:葉賢恩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黄侃 文普通学校 革命思想

    刘静庵等九人。其指捕未获者,则有吴昆、余诚、梁瀛洲、何季达、李龄、冯特民、孙诚、徐竹坪、廖汇川、黄景亚、李楚翘等。至是日知会封闭。距正式成立时,将及一年。其主事者皆一时之秀。他们苦心孤诣,奔走呼号,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眞正完成了宣传之任务。惜死者死,囚者囚,存者皆风流云散,似乎靡所成就;然植根播因,于辛亥革命影响甚巨。湖北革命人物由于清王朝的腐朽不堪,帝国主义列强的频临侵略,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影响极大。其中青年知识分子中

  • 文章論于右任的詩(選載)(上)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王世昭  出版时间:1981-04-15
    关键字: 于右任 诗文赏析 革命思想

    今年四月二十四日(農曆三月二十日)爲我們的老鄕長 于右任先生百零三年誕辰,特選刋這篇文章,以爲紀念。

  • 文章國父思想啓導五四運動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81-06-30
    关键字: 孙中山 五四运动 国民革命 革命思想

    五四运动发生时,我在广州,还是一个十七岁的中学生,就读于国立广东高等师范附属初级师范。五四运动在北平发生后,很快便传遍全国,纷起响应,形成澎湃汹涌的全国学生爱国运动。广东原为革命策源地,当时 国父正在广州成立军政府,从事护法运动,虽由于桂系军阀的跋巵专横, 国父辞职赴沪。但广东民众素受革命思想薰陶,学生爱国表现,更从不后人。而且自从「北京政府」于民国七年五月和日本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其媚日卖国之野心,已昭然若揭,我留日学生群起反对。其中粤籍

  • 文章參加辛亥革命見聞錄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期  作者:孫震 出版时间:1963-04-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革命思想 西安起义 亲身见闻

    一、革命思想之孕育满淸末季,荫昌主军政,改革军制,创建新陆军。规定军官之培育,系于各省设立陆军小学,四至五省区设立陆军中学,中央设立入伍生团及陆军军官学校,计养成敎育共为期七年半。至于新兵之征募,则户口较多之省先成立一鎭(师),户口较少之省先成立一协(旅)。余于民国前六年,由成都中学考入四川陆军小学。民前五年,四川征募新兵,成立第十七鎭之砲工各营及步兵一协,驻成都。民前三年,余毕业,申送陆军部西安第二中学第一期肄业。民前二年,四川继续升送王士俊等来陕入

  • 文章蘇報主人陳範父女軼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6期  出版时间:1975-08-20
    关键字: 女权运动 革命思想 逸闻趣事 陈范

    陳夢坡,武進人,是轟動一時蘇報案主角之一,曾經做過一任知縣,後來棄官而辦蘇報,蘇報主張維新,而被淸廷查封,陳範被通緝,因而帶了女擷芬及姨太太信芬、鑲芬逃到日本避難。秋瑾女俠與其夫王子芳分居後東渡日本,留學入靑山實踐女子學校就讀,在日本結識第一位革命同志是陳擷芬,陳擷芬是淸末的激進分子之一,他曾辦過一所愛國女校,竭力提倡女子敎育,同時大聲疾呼反對纒足,以及束縛女性的舊禮敎,改革宗旨與秋瑾不謀而合,全然一致,因此她和秋瑾一見如故,而交往親密,秋瑾曾有一首詩贈...

  • 文章鑑湖女俠秋瑾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1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69-10-31
    关键字: 秋瑾事迹 革命思想 革命运动 光荣牺牲

    革命思想之萌芽 「秋风秋雨愁煞人」,这是秋瑾女烈士临刑的一句遗诗。秋烈士于民国纪元前五年(淸光緖三十三年西历一九〇七年)六月初六日晨三时就义于浙江绍兴城内的轩亭口大街。我们今日口里哼着这一句遗诗,心里不由得不浮起一位巾帼英雄慷慨就义时的一幕悲惨的情景!秋瑾字濬卿,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生于纪元前三十七年(淸光緖元年西历一八七五年)十月十一日。原籍浙江绍兴,因祖父来福建做官,寓籍福建,她便在那里生长。父亲益山先生,是一个儒者,考中了擧人后,便游宦于台湾

  • 文章革命元勲尤少紈㈠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馮忠效 出版时间:1981-03-31
    关键字: 尤烈 出生家世 革命思想 洪门组织 革命四大寇

    筆者與 尤公本屬同鄉,弱冠之年(民二十)任順德縣視學之職,負責第七八兩區的敎育督導。龍江、龍山、甘竹(分左右灘),裡海屬第七區;馬齊、杏壇、東西馬寧、高贊、北水…等三十六鄉屬第八區。尤氏乃北水鄉望族,族人尤公度先生是時任第八區區長,區公所設於馬齊,附在馬齊鄉公所內,為我每到必進之所,故常晤面。 一所區立小學設在尤氏宗祠內,亦為視學時所常到。可惜我在求學時代,只知有「革命四大寇」的事,對尤公的出生地漱芳園,松溪別墅則一無所知,否則專作探訪,則對尤公童年時代的...

  • 文章國父與香港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郁欽 出版时间:1971-10-31
    关键字: 孙中山 革命思想发源地 香港 国民革命

    国父领导革命凡四十年,十次起义,百折不挠,缔造民国,推翻五千年帝制,创立民主楷模,丰功伟绩,擧世同钦。 国父革命运动,半生在海外,而华侨之贡献独多,故云:华侨为革命之母。然考 国父在海外活动,不论求学考察、组党宣传、筹募军饷、策划起义,无不直接间接与香港有关。溯民国十二年春, 国父过港,曾应香港大学学生会之邀,二月廿日在该校陆佑堂演讲云:「我此时无异游子宁家。」殆视香港为第二故鄕;此次讲题为「革命思想之产生」, 国父复述:其革命思想及新思想之

  • 文章孫中山先生思想與中國和平統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孫穗芳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中国和平统一 革命思想基础 三民主义

    一九二一年孙中山先生在桂林与第三国际代表马林有一段对话。马林问中山先生:「先生的革命思想基础是甚么?」中山先生回复:「中国有一个道统,那就是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一贯大道,我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天人合一的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并具体化。更进一步统合了中西文化的精华,将「博爱、自由、平等」和「民有、民治、民享」等合理内容掺加进去,去芜存菁、融合贯通,提炼和发展成多元化、能放诸四海皆准的世界大同主义。三民主义继承了中国

  • 文章領導辛亥革命的孫中山思想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2期  作者:覃怡輝 出版时间:2003-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九十周年 孙中山 三民主义 革命思想

    前言今(二〇〇一)年是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中國大陸各界特別熱烈擴大慶祝,學術界各單位則依循往例,以召開學術研討會的方式爲之。有關辛亥革命的史實方面的研究,歷經九十年的長期累積,因爲這類研究可以摒除意識形態的干擾和扭曲,因此其成就庶幾可以到達「眞相全白」的地步;但是在辛亥革命的思想背景或革命動力方面的研究,即使時間再長,也不容易獲得一致性的認同或共識。雖然如此,但這並不表示這方面的研究比較不重要。試想,孫中山先生以其一介布衣、書生,以其三寸不爛之舌,終能說服...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