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雕刻艺术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敦煌石窟的艺术宝藏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3期  作者:郭晉俠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敦煌石窟 千佛洞 雕刻艺术 彩绘艺术

    种种遗闻不忍听;五步内亡二道士,十年前毁一楼经。」民国三十二年,我政府为鼓励硏究此一无价宝藏,特成立敦煌艺术硏究所,将完整的壁画、塑像和石洞加以编号,总数得四百三十八个石洞,包括两魏二十个,隋代八十八个,唐代一百七十七个,宋代一百零二个,元代七个,淸代二个,尙有其他无法考证和残缺者四十二个。石窟雕刻艺术,虽然是来自印度,但印度的雕塑,系以石雕为中心。在敦煌鸣沙山上的石质,乃是沙土变质的砾岩,不适于雕刻。但我国古代的艺术匠师,以巧妙手法,把佛敎艺术,与我国民族艺术

  • 文章宁波早年印糕木板的雕刻艺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4期  作者:竺惠明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印糕板 年糕板 金团板 雕刻艺术

    上了些年纪的宁波人,讲到谁家的兄弟姐妹相酷似时,会用一句「活脱脱像印糕板印出来一样」的宁波老话来形容。印糕、年糕、金团板是过去宁波人做糕团时,用来印制形状、花样的木模板。印糕板旧时宁波人,逢年过节,农闲时光,自家用印糕板来制作印糕。通常的印糕板,长约一手,二三指宽,上面有几个凹进去的印模。花样多来自劳动和生活中常见的花鸟瓜果、牛羊鸡鹅、胖娃、鲤鱼等,也有福、禄、喜等吉祥字。印糕板可根据主人的喜好去订做或请来师傅家里做。这种师傅中的高手,可称为民间雕刻艺术

  • 文章雕刻名师范凌云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范凌云 雕刻艺术 雕刻特点 传统工艺 创作作品

    范凌云(一八九八至一九八五),大埔县大东鎭泮溪村人。他出身贫苦,十多岁就跟伯父到福建平和、漳州、龙海等地学习木雕工艺。他心灵手巧,刻苦学习,很快成为有名的雕刻师。他于一九一八年至一九年先后两次到台湾剑潭寺等地从事雕刻业,(「剑潭寺」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有一次他游览此地因不愼,宝剑跌落水潭,后人为纪念此事而得名)。他到台湾后在工艺上虚心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又由于他工艺美术比较全面,擅长为大型建筑,名胜古迹,庵堂庙宇,房屋椽角门楣等装饰雕刻花卉、人像

  • 文章殷商的雕刻艺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9期  作者:姚夢谷 出版时间:1979-09-25
    关键字: 殷商雕刻艺术 文物鉴赏 文物知识简介 河南安阳 殷墟发掘

    工致得无与伦比,从这些石、玉、牙、骨的雕刻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殷商时代的雕刻艺术之盛,更可以想见其时一般的文化水准之高。

  • 文章艺术之家笔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3期  作者:姜良仁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艺术之家 雕刻 游记

    一个下着濛濛细雨,突又放射出温暖阳光的亚热带冬晨,我因欲觅一位善于雕刻人像的匠手为一位洋知己的太太用艺刀写一座半身像,在新竹中华路跑了许多木刻公司都不得要领。信步而行,不觉到了艺术之家。记得这个公司廿余年前曾去过,当时这个公司是择址于新竹市南大路,正隣新竹国小的地段。荜路蓝褛,方由香江迁此创始。规模甚小,设备简陋,仅平房数楹而已。大门是木栅式的,包装还利用露天工作,公司、工场联合作业,办公室、接待室、餐室、会议室是四者合一。如今是现代化的巍峨楼房,有准

  • 文章譽滿中外的樂淸黃楊木雕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1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朱子常 雕刻 黄杨 木雕 艺术作品

    刀法明快为其特色。随着年深日久,其颜色由浅入深,给人增添古雅的美感。雁荡山麓东南侧的温州市和乐淸市,是黄杨木雕的重点产区。乐淸黄杨木雕有悠久的历史,大约在一百九十年前,这里民间流行元宵龙灯会,人们为了美化龙灯,在龙体的骨架上,多喜用樟木或龙眼木雕小件来装饰,继因杨木更利于雕刻,逐渐取代樟木,这就是最早出现的黄杨木雕。淸朝末年,温州著名艺人朱子常匠师,在原有的基础上,有重大改进和新的突破,使它脱离龙灯,发展成为独立单体的案头欣赏品。在技法上吸取石雕、牙雕艺术

  • 文章晶瑩透剔的奇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6期  作者:徐華鐺 出版时间:1999-06-10
    关键字: 玻璃雕刻 香港回归 吴子态 玻璃艺术馆

    变化,他在家中的小池里养了虾、蟹、金鱼之类的动物,体察动态的精微。有时,他在动物园的猛禽前一站就是半天,每当有会意之处,便描绘在写生本上。长期的观察和揣摹写生,使许多动物形象,在他的心目中牢牢扎根。吴子态还借阅了各种文化艺术书籍,反复硏读,记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他从雕塑、音乐、舞蹈、电影中汲取营养,广收博采,融汇贯通。为把握玻璃雕刻的分寸和力度,他专门去学弹钢琴;为领悟雕刻艺术的和谐变化,他还常去海边观望潮汐的有序涨落。玻璃雕刻,从来不曾为中国古代画家涉足

  • 文章記重振中國木器彫刻技藝的四位鄕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11期  作者:韋逸丞  出版时间:1983-11-10
    关键字: 中国艺术 木器雕刻 新竹木器

    全球人们的喜爱。木器雕刻这门技术,相传在满淸入主中原以后,发展已至全盛时期,无论建造宫廷楼阁?殿宇台榭,以及淸末慈禧摄政时,花费不赀的颐和园内所雕琢的画栋彫梁,无不雄伟至极,华丽无比,敢云睥睨世界任何一国的皇宫后阙。据其参与建造的工匠而言,都是一时精英,征自全国各地的翘楚,其中很多便是吾县鄕人应征入选的名匠。当时入选的还有一位以后成为我国近代最有名的大画家—齐白石。主事者鉴于圣命难违,事关天朝声威,不敢草率行事,对最精细入骨,瞩目显眼部份的重要雕琢,在百家杂

  • 文章廣東著名的工藝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3期  作者:蕭亭  出版时间:2005-07-31
    关键字: 风土习俗 陶瓷 雕刻 艺术品

    一九一五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展出二十多层的象牙球,荣获大奖,九十年代已突破四十层。此外,亭台大花舫也是著名的镂空佳作,船身以龙为造型,船上有二至七层的楼阁,分布著很多小人物,最多达到千人,还有旌旗、灯饰等物。广东雕刻艺术最著名的冯公侠,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粒上,雕刻孙中山先生遗嘱全文,共一五四字,最后又在半页书籍大小的象牙片上,微雕二万五千余字,蔚为奇观。四、广州织金彩瓷广州织金彩瓷,简称广彩,是在白胎瓷器的釉上彩绘,有如织绵上绣著万缕金丝。广彩的生产起于清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