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阳湖县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激勵凝聚兩岸鄕情有利未來和平統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0期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两岸 和平 访问团 提案

    问题,已很详尽。私人机构自接受我们的存款那天起,以一分利息到现在止,多年息金收入,帮助很大。现存入行库,每月息金收入减少,所以本会支出,要樽节支用了。武进名拟改阳湖在台同鄕关切不满决以同乡会名义表达心声三、讨论事项:第一案 案由:请审议通过访问团访问工作报告书决议文案。(组织组提)说明:决议文:本会听取了青年回鄕访问团团长蒋常务理事乃辛鄕长访问工作报告,经审阅后,咸认回鄕访问团为本会有史以来之首创,此次以精简之组织,最短之时间,少许之经费,完成本会所交付之

  • 文章釋東西——記劉綸與乾隆的對話——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82期  作者:惲茹辛  出版时间:1975-07-15
    关键字: 乾隆 刘纶 康熙 县志 光绪

    刘纶,字愼涵,一字如叔,号绳庵,生于淸康熙五十年,卒于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一一——一七七三),年六十四岁。据『光緖武进阳湖县志』的记载,刘墓在本邑丰东鄕的武城泽巷,至于刘氏的是否为丰东鄕人,由于手边资料的缺乏,不敢遽下定论。刘纶,廪生,乾隆元年丙辰召试「博学鸿儒」,取一等第一名,授编修;累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工部尙书。太子太傅,卒予祭葬,諡文定,入祀贤良祠。乾隆亲制碑文,这种特殊的恩礼,尤所罕见。刘之为人,谦和柔谨,以淸修自励,为文章则浸淫六朝而根柢汉魏,于诗

  • 文章大埔治从茶迁至寮的由来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劉旺彬 劉嘉倫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大埔县治 茶阳 迁县治 历史缘由

    大埔城一九六一年四月从茶迁至寮,到现在整整四十周年了。然而,茶是古老的治,从明嘉靖五年(公元一五二六)重置大埔治起,经明、清和民国,新中国成立至一九六一年四月迁至寮鎭止,历经了四三五年,一直没有改变,何以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要迁徙?新治为何又要选择在寮?许多人都不太了解。値此迁治四十周年之际,我们翻阅了迁治前后的一些文史档案,采访了一些当事人,共同回顾当年的一些史实,对于了解大埔的历史沿革,发扬当年迁治时那种艰苦奋斗、勤俭踏实办

  • 文章一九四〇年左右的枣阳县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枣阳县城 《湖北枣阳乡土志》 城市化

    本文根据个人的记忆,也参考有关文献,追述一九四〇年左右的枣阳县城,兼述七十年来的变迁,当时的枣是作者自己所见所闻,空间上限于作者所到过的地方,基本上是城关鎭及其近郊,作者家在城内书院街,最东作者到过鸭子山和杨家老湾,最东北到过新市,最北到过十里庙,最西只到西关和西园,最南到过吴家店,都是走路来去。不过也坐汽车经襄花公路,从枣到襄阳。一九八七年以来,多次返乡,除了城,走马观花最东北到过白竹园寺,最东到过兴隆集,最东南到过资山,最南到过吴家店,最西南

  • 文章纪事三则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4期  作者:黃宗漢  出版时间:1974-04-20
    关键字: 太湖记事 上方山 借阴债 山阳县

    要灵验得多。照现在的科学来说,这或许就是属于天文和地质的原理吧?陆沉山阳县: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水淸澈,隐约可见到底似有城廓的遗蹟,据说,古时在太中有一城邑,名「山阳县」,因为民都是坏人,作恶多端,作了大孽,犯了天条,竟遭天谴,以致全陆沉底,但如此传说,并无稽考。

  • 文章附錄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5期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台北市湖北省枣阳县同乡会 同乡会理监事 约稿 枣阳县旅台同乡会奖助学金

    壹、台北市湖北省枣阳县同乡会章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本章程依据「非常时期人民团体组织法」及有关法令订定之。第二条:本会定名为—台北市北省枣阳县同鄕会—(以下简称本会)。第三条:本会以联络同鄕情谊、整理鄕土文化遗产、强化鄕土观念、团结复兴基地反攻复国力量,以光复大陆重建桑梓为宗旨。第四条:本会以台北市行政地区为组织地区,会址设于台北市。第二章 会务中华民国七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成立大会通过台北市政府北市72⒈⒋社一字第四九五一二号函核定第五条:本会之任务如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