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铜器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岐山出土西周铜器铭文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8期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文物 铜器 考古

  • 文章汧渭之会附近出土的西周铜器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6期  出版时间:1987-01-25
    关键字: 文物 史料考古 青铜器

    图版肆:汧渭之会附近出土的西周铜器(注:①大克鼎西周晚期器856B.C.(高九三.一公分扶风县任村))图版肆:汧渭之会附近出土的西周铜器(注:②毛公鼎西周晚期宣王元年时器827B.C.(高五三.八公分))图版肆:汧渭之会附近出土的西周铜器(注:③几父壶西周晚期(高五九.四公分扶风县))图版肆:汧渭之会附近出土的西周铜器(注:岐山县④大盂鼎西周早期康王二三年时器1056B.C.耶县礼村)(高一○一·九公分郿县礼村))

  • 文章概論我國的青銅文化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李鑑瑞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青铜文化 石器时代 青铜器 青铜纹饰

    时代背景、社会礼仪、宗法制度等宝贵史料,很有研究价値。五、青铜器的艺术纹饰1.饕餮纹:这是在青铜器上最常见的一种纹饰,也称兽面纹,纹样象征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猛兽,饕餮的面形,图案多有变化,商至西周时期常被做为青铜器上主要纹饰,并衬以云雷纹底。至西周中晚期以后,渐渐失去主题纹饰的突出地位。2.夔龙纹: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盛行于商及西周前期。3.蟠螭纹:图案表现传说中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屈。盛行于春秋战国。4.蟠虺纹:以

  • 文章殷商青铜器制作考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7期  作者:馮志清 出版时间:1973-07-20
    关键字: 殷商青铜器 块范铸造 制作方法 史语所

    具有光辉历史和艺术价値的殷商靑铜器,有关它的制作方法,已经失传达三千两百多年,最近在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考古组的努力探究下,终于得到了答案。虽然中国古代的靑铜器,一向受到世人的重视,并被公认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但是过去一般人对它的兴趣,多半集中于靑铜器的形制、装饰、铭文等方面,却少有人能从工艺制品的角度,来加以硏讨。揭开制作方法之谜现在由于中硏院史语所考古组对殷商靑铜器制作法的发现,学术界人士都表示:将使世人对中国古代金属铸造技术

  • 文章河南出土吉金要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7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2-07-25
    关键字: 河南文物 青铜器 考证录要

    ㈡高度未详。㈢双耳如珥状。牺首直立。口下圆形。足部圆涡配以瓣状花纹。腹部饰以直纹。㈣铭曰:「王东伐商邑。命康侯鄙于衞。渣嗣土遥众。鄙作厥考彜。㈤字体殷商宏放型。㈥濬县出土。㈦民国二十年出土。㈧收藏者未详。㈨着录于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一—六。(图片)商周金文录遗。(一〇)金文集。(一〇六)三、大保卣:㈠周召公奭自作盛洒器。㈡高度未详。㈢器彫镂若鸡形。有提鼻很奇特。通体呈靑绿色。㈣铭曰:「大保铸」㈤字体属于雅醇型。㈥濬县出土。㈦出土时间未详。㈧日本白鹤美术舘藏

  • 文章「荒蠻腹地」的藝術寶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9期  作者:詹開遜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江西考古 商时期 墓地遗存 青铜器 新淦大墓

    大洋洲商时期大墓的发现。静卧在千里赣江中游东侧的这座大墓,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艺术宝库。珍藏在三十多平方米墓室中的千余件随葬品,每一件都是价値连城的艺术瑰宝,都是先民智慧的结晶。青铜器为随葬品的大宗,达四百八十余件。其数量繁多,造型之奇特,铸工之精湛,装饰之绮丽,在全国所发现的商代遗存中首屈一指。礼器,历来被视为青铜器中的「重器」,此墓竟出土鼎、鬲、甗、簋、豆、罍、壶、卣、瓒等十多种,五十余件。它们大都以形体高大,造型美观,令人赞叹不已。通高九十多厘米的卧虎大方鼎

  • 文章九連墩戰國楚墓文物追蹤(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姜安憲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九连墩楚墓 出土文物 挖掘过程 青铜器

    竟一下子热闹非凡,引起大家好生的疑窦。就在对1号墓周围进行考古勘察时,又发现了2号墓及1、2号车马坑,这2号墓和2号车马坑正横挂在高速路的正线上,随后又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对这两座墓葬和两处车马坑同时发掘。1、2号车马坑于12月初清理完毕;1、2号墓的封土和塡土也于12月中旬完成。单从车马坑已清出的文物,经考古专家初步判定属于战国中期,距今约二三〇〇余年,查《中国历史年表》当为东周,周显王扃十四年,「楚灭越」可见还是楚国强盛时期。在1号坑内随葬的车马中发

  • 文章平陸縣前莊遺址探析(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衛斯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平陆县前庄遗址 考古研究 傅说 传说故事 青铜器

    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这个故事富有传奇色彩,传说中的傅险,傅岩在平陆境内是无疑的。今日的傅庙、傅岩,纯属后世临大道而修祠建庙,又依祠庙附会圣迹而已,前庄遗址地势险要,如果以傅险而论,颇有推测之处。如果把前庄遗址出土的铜器联系起来思考,在这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出现一位治国安邦的贤相就不足为奇了。前庄遗址的发现,在时代上、地域上都与傅说的族属应有密切联系。」前庄遗址究竟在时代上、地域上与傅说

  • 文章遊北岳恒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呂耀忠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北岳恒山 悬空寺 彩陶文化 青铜器遗址

    多尊。其中三佛殿的脱纱三世佛像、弥勒殿的明代铁铸弥勒佛像、三圣殿的阿维与迦叶像、三官殿的三官塑像和栈道石窟内的石刻佛像,有很高艺术价値。近年来,悬空寺不断得到修整。一九五八年,寺南百米外新建成了恒山水库大坝,汇集百泉水,高峡山平湖。古貌新颜,交相辉映。李峪彩陶文化和青铜器遗址北岳恒山还是古人类的重要发祥地,有两处遗址是重要佐证。在翠屛峰北麓西侧有一农家小村——李峪村。在此发现了彩陶文化遗址和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遗址。据考证,李峪彩陶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晩期的遗址

  • 文章春秋淹城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5期  作者:周振華  出版时间:2005-12-30
    关键字: 春秋淹城 古城池 青铜器 独木舟 淹君殿

    悠悠古城池 绵延三千年出土青铜器 还有独木舟文物传世久 世界着声名淹君殿显圣 召唤世人颂(注:(王日曦治印))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