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通鉴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船山嘉言錄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2期  作者:原德汪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读通鉴论》 嘉言 语录

    朱子曰:敬以持之。学者亦求之此而已矣。凡此均以见其学有所本,博而能约,辨其大义,以立修己治人之体;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余阅读通鉴论,辄有会心,兹节录于后,用资修省:一、有其始之,则已之也难,是以君子愼乎其始之也。能早决以洁其身者,是谓大智,不揣其终,而相沿以往,变故日深,而弗能自拔。二、屈其道而与天下靡,利在而害亦伏,以其道而与天下亢,身危而道亦不竞,君子之道,储天下之用,而不求用于天下,知者知之,不知者以为无用而已矣。三、易之为敎立本矣,抑必

  • 文章湮沒的古跡——隋離宮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17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95-03-10
    关键字: 隋离宫 通鉴 炀帝 宫苑 夏池

    电视里播出「唐太宗李世民」连续剧,这是有关历史的戏,虽说历史归历史,戏剧归戏剧,但我仍想看看戏中情节与史实到底有几多出入,因此想找史集来对照一下。没有去图书馆,只就手边的「通鉴纪事本末」随便翻翻,无意却见有一段与我们武进有关于纪事,便是炀帝在毘陵东南建造宫苑,因此便多看了一下。史集所载是隋炀帝大业十二年(西元六一六年)正月,任命毘陵通守(是隋代职官名称,地位仅次于太守)路道德,集十郡兵数万人,在毘陵郡东南造宫苑,周十二里,内有十六离宫,大抵倣西苑之制,而

  • 文章资治通鉴精华自序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蕭弘毅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资治通鉴 自序 史书摘评

    左氏春秋之后作通鉴。起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命韩、魏、赵为诸侯,终于五季后周显德六年;因丘明编年之体,倣荀悦简要之文网罗众说,成一家书。本末一贯,使读者开卷之余,昭如日星。了然于心;更可使硏究历史者,以通史为之经,断代史为之纬,知其分合详略,参考互证,融会贯通。岂不相得益彰乎?是温公之通鉴何可少哉。二原夫温公之作通鉴也,始于宋之治平、熙宁之间,温公与诸人议国事相是非之日也。萧曹画一之辩,不足以胜变法者之口,退而不豫国事。于是英宗命司马光论次历代君臣之事为编年一书

  • 文章(故鄉風情)開封勝跡㈥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2期  作者:王孝松 出版时间:1994-04-03
    关键字: 陈桥 赵匡胤 《续资治通鉴长编》 古槐

    禅让」?还是赵匡胤抢夺皇叔?古籍记载,各有倾向。宋人李 写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述兵变前夕「师次陈桥驿……将士擐立待旦,太祖醉卧,初不清。」。「黎明,四面叫啸以起,声震原野……诸将皆擐王执戈,直叩寝门。曰:诸将无王,愿策太为天子。或以黄袍加太祖身,且罗拜庭下,称万岁。太祖固拒之,众不可,遂相与扶太祖上写,拥迫南行」。这段描述,把赵匡胤洗得乾乾净净。宋时宫书封「陈桥兵变」的历史就是这么不写法。谁敢提出疑?宋仁宗时期,李淑出知郑州,曾到后周末代皇帝周恭帝陵墓

  • 文章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沈兼士  出版时间:1977-02-15
    关键字: 司马光 《资治通鉴》 著作评述

    司马光:宋陜州夏县徕水鄕人,字君实,世称涞水先生。寳元进士,累官端明学上,知水兴军。神宗时,极言靑苗助役法之不便,忤王安石,出判西京御史台,归洛。哲宗立,入相,新法之为民害者,悉去之。卒于宫。赠温国公,諡文正,著有资治通鉴及独乐园集等书。温公为一代名相,立旋干转坤之伟功,当时有「万家生佛」之称;而学问德行亦复卓绝一世。即其史笔,明畅流利,蔚然自成一家,诚中国伟大之史学家及政治家。宋史本传称其为人曰:「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在洛时,每至

  • 文章史記與司馬遷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黃介瑞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史记》 司马迁 《资治通鉴》 对比研究 《春秋》

    ㈠史记与通鉴梁启超曾说:「我国史界,推前后两司马焉」(语见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二章)。前司马系指西汉的司马迁(字子长,山西龙门人,著史记,世称太史公),后司马系指北宋的司马光(字君实,山西夏县人,著通鉴,封温国公)。这确不失为千古至论。因为史公与温公,在史学界的贡献与成就,是任何人所不能比拟的。先以史公而论,这一部上始轩辕,下讫天汉的通史——史记。是太史公,博采尙书国语国策世本及楚汉春秋诸书而写成的。内容凡十二本纪(帝王之兴废悉详),三十世家(诸侯之存亡毕著

  • 文章論晉學的求實精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李裕民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求实精神 董狐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创新精神

    欠缺的,应该据实写赵盾出逃和赵穿弑君的经过,不应简单归到赵盾头上。二、司马光的求实与创新司马光的求实精神表现在不迷信权威上。司马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他所作的《史记》有很高的史料价値,但不可避免,也存在着缺陷。对此,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利用《史记》时是十分愼重的,他一一作认眞的考辨,对其正确者充分予以吸收,不对者则加以扬弃,并说明理由。如《史记·苏秦传》说到苏秦挂六国相印,联合对付秦国,使「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司马光根据《史记》自己的记载

  • 文章孟津縣沿革(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8期  作者:杜新吾 出版时间:1975-08-25
    关键字: 孟津县 历史沿革 资治通鉴 地方志

  • 文章孟津縣沿革(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5期  作者:杜新吾 出版时间:1975-05-25
    关键字: 孟津县历史 资治通鉴 地方志

    通鉴梁纪十:尔朱荣素厚金紫光禄大夫司马子如,荣死,子如自宫中突出,至荣第,弃家随荣妻子走出城,世隆即欲还北,子如曰:兵不厌诈,今天下恟恟惟强是视,当此之际不可以弱示人,若亟北走,恐变生肘腋,不如分兵守河桥,还军向京师,出其不意,或可成功,假使不得所欲,亦足示有余力,使天下畏我之强,不敢叛散。世隆从之,己亥攻河桥,擒奚毅等杀之,据北中城,魏朝大惧。魏以高干为河北使,高敖曹为直阁将军使归,招集鄕曲,为表里形援,帝视送之于河桥,擧酒指水曰:卿兄弟冀部豪杰,能令

  • 文章讓太史公魂歸故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周敬飛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史记》 司马迁

    在中国的文化典籍中,有两颗璀璨的明珠,一颗是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一颗是与《史记》齐名青史的《资治通鉴》。前者是司马迁编纂,后者是司马光编著。司马迁与司马光,都崇尙名节、光明磊落、忍辱负重、忠君爱国,都为丰富和充实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文化宝库,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华夏「两司马」。小时读书,就读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讲司马光从小就聪慧过人。但司马光不承认自己是神童,他的成名完全靠的是勤奋攻读、博览群书。据说,司马光睡觉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