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迁徙共返回4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甘肃宁夏连年闹旱灾 居民求生实施大迁徙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5期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旱灾 灾民迁徙 迁徙计划

    法新社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廿日北京电)北京「中国日报」称,甘肃定西地区、河西地区与宁夏西海固地区人口太多,经常干旱。到一九九〇年,上述地区将有八十万农民迁徙到自然环境比较良好的地区。至今,已有十三万二千农民从上述三地区外迁。这大规模人口迁徙完全是自愿性质。中国日报称,类似的迁徙计画也在靑海、陕西、云南进行。定西、河西、西海固三地区连续多年发生自然灾害,农作物毫无收成,不少农民的岁入只等于全国农民平均岁入(三百元人民币)的十分之一。过去卅六年,这个地区遇旱灾

  • 文章曹村曹氏今安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5期  作者:鄭育友  出版时间:2004-10-01
    关键字: 曹氏 迁徙 曹村 宗谱

    曹村:位于溫州瑞安市區西南一三·七公里處,南宋紹興前后近百年中這裡的曹氏登進士的就多達廿四人,被譽為「溫郡世家大族」。日前,筆者慕名走訪了這個當年曹氏聚居,人才輩出的名村。令人驚奇的是,如今曹村竟沒有一戶姓曹的人家。「曹村曹氏今何在?」筆者帶著這一疑問,査閱瑞安市鄉村所藏的家譜及《瑞安市志·氏族門》等有關曹氏下落的資料,終于尋找到一些原因。據《瑞安縣志·氏族門》記載:「溫郡稱世家大族安固許峰曹氏其一也,曹之先居閩之長溪,五季時有日靄者始遷許峰,文獻相承,代...

  • 文章血緣 郡望 姓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黃得時 出版时间:1986-02-28
    关键字: 台湾社会 迁徙 姓氏 人口划分

    台湾目前的人口,多达一千九百万人。这些人口,可以分为四种,包括「山地同胞」、「河洛人」(或称「福佬人」)、「客家人」,以及光复后,从大陆各省迁徙来台的「外省人」。其中,「山地同胞」,原来也是居住在中国大陆,后来,一直南迁,经由马来半岛,进入菲律宾岛定居。其后,一部份,乘太平洋的「黑潮」而北上,终于登陆台湾。其子孙,遂成为今天的所谓「山地同胞」。现在高雄、屛东一带的「山地同胞」的语言,有百分之四十,和菲律宾土著民族的语言,几乎相同,可以得到明证。但是这是

  • 文章追源索流——廖姓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7期  作者:廖崇希 出版时间:1980-12-30
    关键字: 廖氏 源流考证 迁徙 宗派 堂号

    廖文禄衞经历认为太原郡,八男廖文明为通政司,九男廖文峯为提刑郞认为淸河郡,产业赀物立之于碑,江西云都、石城、宁都俱有大石牌坊为纪。廖文兴(二世祖)官参政大夫,因宋元之乱迁徙闽汀等处,故葬祭未详。廖实藩(三世祖)廖文兴之子,自汀州移居延平府顺昌县合阳市,后复迁上杭,此为闽粤所称始祖也。廖昌字衍及(四世祖),廖实藩之长子,其孙廖化为骠骑将军,廖化之孙廖初仕魏为参军,子廖障迁金陵,为南京始祖,晋咸宁以武功封左衙晋国大将军,其孙廖从宪,迁居浙江处州府松阳县顺义鄕

  • 文章客家祖先何時始自中原南遷?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4期  作者:涂澄淸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客家祖先 迁徙 历史考证

    壹 引言顷接康君自日本来信说:「我们的敎授中嶋岭雄[1]最近发表谈话:『以长远的眼光看,马克斯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都不行,终究在中国人的社会中,综合汉民族的通性而仅存的思想也只有孙文先生的三民主义了。[2],十九世纪中叶太平天国之乱,也就是客家人的革命。所谓客家人,原来是居住于中原的一个种族,南下到华南,并慢慢扩大其势力,原本是具有特殊语言及文化的优良民族。洪秀全、孙文,还有今日的邓小平,台湾的李登辉先生生,甚至新加坡的李光耀总理,都有客家的血统

  • 文章清代广东沿海大迁徙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方印朝 出版时间:1979-06-30
    关键字: 迁徙经过 迁徙原因 后世影响 遗迹 广东沿海居民

    民贫者,行乞街市露宿衢道,往往饿死。门有死者,则署县经历李肇丰。(按:代行知县职务之经历吏)藉究死因,连逮保甲邻佑,贻累多人,合城人卧不安枕。俟六月,知县龙之纯抵任,即具详界外海田,俟收稻毕方迁徙,民始得苏」(见新会县志。)「顺治十八年五月,平南敬亲王,奉旨同总督李栖凤,自番禺至新会、新安(按:即现宝安)以及惠潮抵分水岭还辕。」(见尙可喜事实册)迁徙之事,要出动到亲王和总督,可见事态之严重。道光广东通志边防云:「我朝定鼎,差内阁大臣苏纳海、鼇拜,议定沿海建

  • 文章浙北的溫州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2期  作者:莊千慧 出版时间:2001-04-01
    关键字: 温州村 沈家村 迁徙历史 移民

    迁徙历史,沈家村村委会主任郑书守和现年六十八岁的老人郑常发等人都感慨万千……大部份从浙南迁徙到余杭的老乡都是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从平阳的水头、腾蛟等地搬迁来的。在那个年代,地瘠民贫的平阳西部山区灾荒连年,一些村民无奈只能举家外出求生。而余杭等地地广人稀,尤其是逶迤起伏的大片黄土山坡,当年是一片荒山,当地人不屑于耕作,这里便成了肯吃苦耐劳的平阳人的立足之地。他们携家带口在这片山坡结茅而居,过起了开荒谋生的日子。郑书守说,他的老家在平阳县水头镇凤林村,那是在一九〇几年

  • 文章泰顺的方言与人口迁徙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6期  作者:高啓新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泰顺县 方言 人口迁徙 历史

    的原因外,其方言的发育形成很多因素是与历史上泰顺频繁的人口迁徙有关的。泰顺外来人口以明景泰三年(一四五二)分疆立县时为界,经历过三次迁徙。之前,从唐末至宋为第一次人口大迁徙。当时为避唐末之乱,江南很多大姓举族迁入山中以避兵燹,据《分疆禄》载「前后入山着籍者凡十八大姓」。这次人口的迁徙是泰顺境内「生齿日繁、文物渐盛」的基础,当然,由于这十八大姓所来的地域不同,也应是泰顺方言复杂化的肇始。第二次人口的迁徙,是在明景泰三年(一四五二)由浙江布政使孙原贞率军镇压了郑茂

  • 文章溫州歷史概述(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6期  作者:徐順平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温州 历史 东瓯国 永嘉郡 人口迁徙

    的提高。但就总的来说,温州在这一历史时期,因为人口迁徙所造成的挫折,生产文化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虽然出于温州人民辛勤的劳动,也不断有所发展,但速度是缓慢的。永嘉郡的建立及其前后从东汉末至三国,北方一直处在混乱和战争中。温州一带却还比较平静稳定。特别是孙吴政权在江左建立以后,对南方进行了开发,孙权的第六个儿子孙休的太子舍人朱曼曾到过温州。他的妻子薛氏死后就葬在平阳(今苍南县)宜山鲸头村。孙休也很可能到过温州。这时温州的生产和文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人口也不断有所

  • 文章南雄珠璣巷掌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卓其昌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珠玑巷 历史掌故 民族迁徙

    新种梅花岭路香,古松夹道午阴凉。旧车小歇珠玑巷,六百年前认故鄕。番禺谢照山孝廉句粤省广州府辖各属世家大族,多谓其祖先系在南宋时由南雄珠玑巷迁徙而来。是以很多人都认为珠玑巷是他们的故鄕,上录番禺谢孝廉诗句即为明证。对此种有关我国民族迁移历史之传说,兴宁罗香林敎授曾于民廿一年间亲赴各该处考访,撰有「珠玑巷移民事迹」一文;惜余生也晚,罗敎授之大作迄未拜读。迨抗战期间避地曲江,始就近至南雄转珠玑巷一逛,藉悉传说始末。当时该处父老所述故事殊堪玩味;事隔卅载,印象

共49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