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达摩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少林源流與內容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1期  作者:王德勝 出版时间:1985-02-20
    关键字: 发展史 源流 少林 菩提达摩

    少林创始于南朝梁时达摩,当其渡江之魏,主持嵩山少林寺,讲解佛法,见众僧委靡不振,乃据华陀虎、鹿、熊、猿、鸟五禽戏,发明少林罗汉拳,以求心之明,体之健,神之淸,气之壮也。少林罗汉拳包括怀中抱月、黑虎掏心、金鸡抖翎、双风贯耳、回马加鞭、燕子钻天、横扫千军、回马加鞭、鹞子穿林、翻江搅海、野马奔槽、黄龙转身、泰山盖顶、黑虎掏心、金鸡抖翎、双风贯耳、黑虎掏心、怀中抱月十八手。隋末,流贼万人,侵犯少林寺,众僧惶恐逃避,有火工头陀,执短棍曰:尔等休惊,待老僧出寺御之

  • 文章禅宗曁少林武术祖师达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張公鑑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达摩 少林寺 禅宗 少林武功

    不少人误以为达摩是少林寺的开山祖师,事实不然。少林寺是天竺高僧跋佗所建,但是达摩的到来,却使得少林寺扬名立万,天下驰名。据说他面壁九年而证道,武艺高强,曾创罗汉拳十八手,还写了「洗髓经」、「易筋经」二书,慕名前往拜师者,络绎不绝……我国的名山古刹,多不胜数,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恐怕没有几所。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大槪非河南嵩山的少林寺莫属。少林寺之所以擅名古今,声闻遐迩,实与它的武术渊源有密切的关系。爱读武侠小说的都知道,少林寺往往被渲染成高手如云、深不可测

  • 文章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与台湾达摩书院联合设立「达摩奖学金」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0期  出版时间:2005-01-20
    关键字: 贵州大学 中国文化书院 台湾达摩书院 达摩奖学金

    经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张新民院长与台湾达摩书院张尚德院长,以及台湾《新易》杂志社李臻社长协商一致,从二〇〇三年秋季新学期开始,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与台湾达摩书院联合设立「达摩奖学金」。该奖学金面向贵州全省各高校的在读研究生、本(专)科生,凡提交有关学术论文,均可进行申请。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成立于二〇〇二年十二月,它以整理、研究、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宗旨,对西南区域历史文化的系统研究也是重要其内容之一。因此,中国文化书院的成立,立即引起海内外有关学术

  • 文章少林武术与达摩大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潔章 出版时间:1975-02-28
    关键字: 嵩山少林寺 少林武术 达摩大师

    勇的线索却只得隋未王世充造及时,少林僧去参加鎭压立下大功,由唐太宗所赐的那块题作「秦王告少林寺主敎」的石碑而已。又据说在供奉观音大士像的白衣殿内,环绕着观音的周围那三堵墙壁上,是画有学拳法图、学剑法图和战争图三种壁画的。这些图画都是色彩绚烂的工笔画,画上可以见到好几个好像是印度人的黑色肌肤人物,也许是表示达摩大师传授拳法的意思吧,不过这些壁画只是在近世的道光年间才画出来的,因此不能来做阐明达摩大师的依据。据世俗传说,最初以拳法传授少林寺的僧人的是达摩

  • 文章定山探幽——访达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11期  作者:錢南欣 出版时间:1999-11-10
    关键字: 定山寺 达摩 梁武帝 名胜古迹 史料考古

    辞海查证中华书局于一九八六年出版辞海最新增订本,第四三四八页「达摩」高僧名、襌宗东土之初祖,具名菩提达摩。天竺香至王第三子,南朝梁大通六年(公元五二六年)泛海至广州,武帝遗使迎至建业(时称金陵即南京),语不契遂渡江之魏,止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凡九年,复付法及袈裟于慧可,无何即入寂,时梁大同元年,葬熊耳山定林寺。梁武帝闻之亲撰刻石于钟。唐代宗时,谥曰圆觉大师。卓钖泉源昭富公司负责人李昭卿先生三度过访,敦促设计南京浦口珍珠泉高尔夫球场,虽经婉拒而未得,当因

  • 文章甩手運動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6期  作者:陳仲修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运动 达摩易筋经 內功 新陈代谢

    甩手的运动,相传是「达摩易筋经」十二卷中主要之一部份,也就是内功的一种,对于身体的健康有直接的功效,如能按时不断的勤练,不但能活愈很多被认为不治的病症,而且能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人体的内脏,层层相叠,积压在一堆,如不时常使其舒展一下,难免就会因为郁积不通,而产生各种疾病,单就肠胃而言,每日三餐,进食各种食物,所留下的渣滓,在肠内腐败、发酵,如果积滞过久,内脏必遭侵害,百病因而发生。用手的动作,就是要激发内脏的机能,能全身气血畅通,新陈代谢旺盛,废物自无积

  • 文章嵩山中嶽廟——(外三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嵩山 风景名胜 《太室石阙》 文物简介 历史渊源 少林寺 达摩祖师

    经济繁荣、日新又新茁壮之中,幸赖中岳庙黄主持人至杰道长,以大慈大悲之精神,感召信徒热心支持,使残缺的中岳庙恢复旧观,已恢复百分之九十,使人心大快,完成了史迹之保护任务,殊为可颂、可贺,黄道长功德无量。一、达摩面壁九年坐禅达摩是从印度坐海船到中国来的,他登陆的地方是广州,后来被好佛的梁武帝迎接到南京,他因为跟梁武帝气味不相投,就踏着一根芦苇,渡过长江,到北方的魏国去。他看中了嵩山的少室山,就住在现在的少林寺附近的一个山洞裏,不吃不喝,面对着石壁修练了九年;最后,把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