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踏青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紅刼恨)頻添感慨

    来源期刊:《闽聲》 第19期  出版时间:1968-03-15
    关键字: 清明 踏青 扫墓 习俗

    昔时家乡清明节郊外踏青扫祖坟今日此身覊异地一水盈盈空惆怅南国恨人每届农历三月淸明节日,台北市卧龙街道上,男男女女,络绎不绝,均向福州山进发,这是大家前往山上扫墓也。在道上大家交谈都是家鄕口语,此起彼落,犹如置身福州故鄕。离鄕十余年,一海之隔,而有家归,此时,此日、此地眞令人兴无限感慨也。由于无限感慨中,勾起了对家鄕淸明节情景之怀念,谨供「闽声」一角园地里写出公诸读者。幼学琼林中有一句,冬至百日是淸明,就是去年冬至日之后,过了一百日即是淸明节。这时正是三月

  • 文章游春踏青何处去 首选羊寨桃花源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1期  作者:趙學華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羊寨镇 踏青

    寒冬隐退,阳气复苏,羊寨黄河故道万庙生态园内百花争艳,已向人们发出踏青访春的邀请。游春踏青何处去?首选羊寨桃花源。桃花源坐落在风光秀丽的黄河故道羊寨鎭境内,阜宁县城向西十五公里,淮南淮北由此而分,「桃花园」所在的古黄河堆堤正处在这特殊的地理位置上。这里空气好,天蓝水碧;水土好,花开得鲜艳。每到春天,千树万树桃花盛开,烂漫如霞。洁白的梨花,金灿灿的菜花,耀眼的苹果花,汇成了花的海洋,就连野菜花也亮丽动人,加上万丝杨柳迎风起舞,绿意撩人。春天该有的色彩,这里

  • 文章寒食與清明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耿震寰  出版时间:1981-04-15
    关键字: 寒食 清明 节气 扫墓 踏青

    許多人把寒食和淸明混爲一談,誤淸明爲寒食節,其實兩者並不相同,而且在時間上相差一到三天;依照序列的排定,寒食在前,淸明於後,而根據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之中,根本就沒有寒食這一節,在曆書之中也找不到這一個節令的名稱。那麼寒食又自何來呢?嚴格的說來它只能算是淸明的一部份,或者是附屬於淸明節中的一個小環節而已。依照史書的記載,關於寒食的起源,在「荆楚歲時記」中有這麼一段記載說:由於戰國時晉國的介子推,在這一天因晉文公焚林求之推,之推抱木而死,後人感嘆他的遭遇悲慘...

  • 文章山水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5期  作者:余我 出版时间:1983-05-30
    关键字: 山水 美景 踏青 大自然

    沒有一個人不喜愛山水。山中,一片靑綠,濃鬱的樹木,悅耳的鳥聲,新鮮的空氣,寂靜的環境,住在山裏的人要比城市幸運。難怪古往今來許多人都喜歡到山裏去住,或定期上山,跟山擁抱一會。水更是人們一刻不可少的恩物,沒有水,人就活不下去。如能在淸澈的湖畔建一棟房子,每天在水邊望望水面,如能看到魚兒來回游動,岸頭栽有幾棵楊柳,濶葉樹,散步樹蔭下,垂釣水之邊,心境頓有寧靜祥和之感,人品也會高潔起來。但是,能享受到這種樂趣的人,能有幾人。住慣都市的人,平日生活緊張呆板,偶而...

  • 文章憶家鄕淸明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4期  作者:美梅 出版时间:1986-04-10
    关键字: 清明风俗 上坟祭祖 清明稞 踏青

    春風又綠江南岸,鶯飛草長,轉瞬卽屆淸明佳節了。正是家鄕浙江春光明媚,桃紅柳綠,大地一片碧翠的景象。淸明在時序上,該是大地復甦之期,溫度不冷不暖,適値百花盛開的天候,亦所謂「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是多麼令人愉悅惬意的時刻。此際不只大地囘春萬物新生之始,卽使人們也無不爲之精神一爽,且非常樂意踏出家門,作些戶外活動,藉此有益身心健康。囘憶家鄕淸明節的習俗,眞是興趣盎然,特略述於下。一、上坆祭祖—每年的四月五日爲淸明節,現國定爲民族掃墓節,意義是孝子...

  • 文章春遊十八洞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17期  作者:陳召立  出版时间:1978-06-15
    关键字: 春游 台北 十八洞天 烤肉 踏青

    五月廿一日早晨,天一露曙光,就從床上忙不迭的爬起來,心裏企盼着,千萬別下雨才好,果然,在接連着幾天綿綿的春雨後,天邊現出一片淸朗的色彩,初升的旭日,洒滿了一地的金黃,這是一個好預兆。在台北西站集合後,淸點人數——二十一人,還不錯。大夥兒都有一些時候沒見面了,這時都興奮地捉對兒聊天,難得這麽好的天氣,將志同道合鄕友們聚在一起,在喧囂的台北生活久了,能抽空邁向大自然,吸取一些山川的靈氣,實是件賞心樂事。在社旗的前導下,我們往今天的目的地——十八洞天邁進。十八...

  • 文章鄕情瑣記(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7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上坟扫墓 踏青登高 养蚕 蚕丝 家乡习俗

    重要螺丝,以保存民间艺术之完整。贰、踏青登高上过了坟,到淸明节这一天,算是春假以来最后的一次游乐日子,之后就步入农忙季节,无暇玩乐了,淸明节也是个祭拜亡魂,登高踩靑的好日子,喜欢户外活动的人,也和上坟一样,把吃的东西带到野外去煮,原公这个村鎭的前后,各有一座独立山丘,在南者为斗山,在北者为庆山,两山都位于湑水之南滨,背部均为悬岩削壁,洞穴密布,神话故事遍传,狐仙栖集之所,面部则为靑草如茵,骡马成群,牛羊满山的天然牧场区,斗山之首与庆山之尾,则为松柏茂密,庙宇连栋

  • 文章清明風習譚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9期  作者:介凡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放风筝 踏青 拔河 清明节 习俗

    淸明節,掃墓、祭祖、吃祠堂酒,是古今禮俗的傳統行事;踏靑、射柳、放風寧、盪鞦韆、拔河,乃春天生活裏賞心尋樂的一些戶外活動,淸明行之,更特有意趣。揷柳、戴柳,是淸明踏靑的標記;幸而柳樹生殖力強,否則,這樣一來,豈不像摘香椿一樣,只剩下光桿兒樹了?折柳風習從往昔直傳到現代,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三:「淸明前三日,爲寒食節,都城人家,皆揷柳滿簷,雖小坊幽曲,亦靑靑可愛。大家則加棗錮於柳上,然多取之湖隄,有詩云:「莫把靑靑都折盡,明朝更有出城人。」道光「廣東通志...

  • 文章清明節由來兼記故鄕習俗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7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扫墓 春游 踏青 清明节 风土习俗

    「淸明」乃我國每年二十四節氣名稱之一,起源於西漢時代,淮南子天文訓有云:「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爲淸明。」此時正逢暮春三月,氣淸景明,萬物滋生,妙合自然,因以爲名。至唐代以後,一直相沿成爲節令。淸明節又稱三月節,思親節,中華民國創立以還,政府卽以是日爲「中華民族掃墓節」,規定於每年是日舉行祭掃遠祖軒轅黃帝陵墓典禮,用是尊崇致敬,愼終追遠,政府播遷來臺,在臺北設靈遙祭。先總統 蔣公於淸明節逝世,並定爲總統 蔣公逝世紀念日。軒轅黃帝,少典氏子,姓公孫;長於姬...

  • 文章天涯吟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8期  作者:胡飛 出版时间:1980-08-06
    关键字: 送别乡贤 黄河铁桥 踏青游记

    卅六年春登蘭州黃河鐵橋北國風光四月秋,黃河滾滾逐冰流。塵砂萬里蔽天日,悵望故園不勝愁。大陳島送張懷傳調防臺灣送君返旆意如何,翹首故園感慨多。萬里長風舒壯志,共除國賊光山河。送徐桂露君移居巴西揚帆去國乘長風,雲斷巴西望遠鶴。追步陶朱原有日,拓荒自古屬英雄。烏來觀瀑乘興漫步烏來遊,無限風光眼底收。飛瀑千尋懸彩練,蒼峰遠接白雲頭。過黃氏宅丘原結舍竹林中,戶對靑山四季同。普水環繞黃氏宅,襟懷恬淡仰高風。攀登尖石鄕秀巒山區攀越那山登此山,翠峰飛瀑曲谿間。猿聲鳥語相...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