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资料意义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佩雷拉和他的桂林見聞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2期  作者:付廣華 出版时间:2006-04-10
    关键字: 记录广西 资料意义 参考价値 佩雷拉 明朝葡萄牙商人

    北方蒙古人的一支,这些人是因为在与明朝的战斗中被俘而被流放到桂林来的。依照佩雷拉记载,莫卧尔人似乎是因为买靛蓝才来桂林的。至于缅甸人和老挝人,他却没有详细记述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但似乎也是来此进行商业贸易的。透过佩雷拉描述的历史画,我们知道桂林在明代已经是西南地方的国际性都市,有多个国家多个民族的民众寓于此。此外,佩雷拉还感性地记述了明代桂林的商业繁荣情况。在我们今天看来,这可能是佩雷拉最有意义的记述了,因为在中国的典籍中太难以发现相关记载了,就连明人包裕

  • 文章民國初年康有爲之孔教運動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陸寶千 出版时间:1984-03-31
    关键字: 康有为 孔教运动 孔教意义 历史资料

    之民以为国,犹雕朽木以抗大厦,泛胶舟以渡远海,岂待风雨波浪之浩瀚汹涌哉!若能以立国也,则世可无圣人,可无敎主矣。今之谬慕欧美者,亦知欧美之所以盛强,不徒在其政治,而有物质为之耶?欧美所以为人心风俗之本,则更有敎化为之耶?敎化之与政治、物质,如鼎之足峙而并立。敎化之与政治,如车之双轮而并驰,缺一不可者也[2]。故各国不以政治力量干涉宗敎:欧美各国,政敎分离,向不相属,任其政俗獧佻新变,争竞百出;而笃信基督之敎者,迂腐保守,尺寸不移如故也。故上者保守矜严,道德

  • 文章豳風疑案綱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董廷熙  出版时间:1984-09-01
    关键字: 《豳风》 命名意义 诗旨说明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㈠豳风眞面目的被掩蔽豳风诗篇,都是针对周公东征,而加以谴责的。这种意旨,假如我们贯通整个豳风七篇诗细心观察,是不难发现的。这是豳风的眞正面目。可惜这眞正面目,却被许多人的故意曲解和盲目附和,而掩蔽起来。当中一定也有很多读诗的人能够明白,但是他们都为著许多顾忌,尤其是政治上的忌讳,不敢直言,这样,豳风就两三千年在漫漫长夜中了。㈡豳风命名的意义所谓豳风,就是对周公而作的诗。豳(豳和邠字相同)是周的发祥地,可以用来代表周。姫旦称周公,所以豳公就是周公,豳风就是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