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西安行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人生有情泪沾忆访西安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7、28期  作者:陳香梅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西安 历史概况

    所谓丝绸之路是由西安北经陕西的邠县、长武,进入甘肃的泾川、平凉,过六盘山,又下厉河,再渡黄河,经景泰、大靖、武威,再沿河西走廊西。另外一路西经鎭县,有些不同。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击败匈奴,唐玄奘赴西域取经,走的都是陇西路线。张骞出使西域时,陇西(甘肃边界)常有匈奴出没,张骞带领随从进入甘肃,就被匈奴的骑兵搜捕,押送到匈奴单于王庭,被囚禁多年后,才逃出匈奴,翻山越岭,忍冻挨饿地穿过沙漠,前后十有三年才返回长安,去时一百多人,回归汉土只剩下张骞和一名随从。张骞

  • 文章天放詩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1、2期  作者:胡天放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西安 骊山游 秋游得句 感怀 咏梅

    西安行今日有幸游西安,秦腔汉调震天喊。古城扼守西犯敌,新道直通东海湾。西安事变名中外,楚汉相争定江山。千年古墓埋帝骨,百尺雁塔耸云间。苦苦禅心法门寺,悠悠娱悦是骊山。商贾云集新都市,人文旅游古西安。●骊山游今日骊山游,释放一心愁。钢索清境,缆东临谷幽。仰视云飘渺,俯瞰树静悠。我从空中过,神仙伴我游。●寄言篇得天勤发奋,得地砺志坚。得人交挚友,得理立世间。得雨及时种,得风即扬帆。把握好机遇,失之便枉然。●秋游得句秋风秋雨秋霜欺,草木枯凋叶落枝。无情霜染

  • 文章抗战囘忆西安流亡记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0期  作者:秋若  出版时间:1984-10-20
    关键字: 抗战回忆 华清池 西安之行

    商业储蓄银宿舍,(同鄕至友张天任兄任职中国旅西安分社寄宿在此,承西安上海银经理陆君毅先生之许可,与天任兄同室居住),旬日后有同鄕朱少云先生,任职临潼华淸池招待所,因公至省,经天任兄之介绍,乃迁到全国著名的华淸池居住。华淸池是第一流的温泉,唐时在华淸宫内,故名华淸池。华淸池为杨贵妃洗浴处,自从白居易的长恨歌裏,有了「春寒赐洗华淸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的几句香艳词句,华淸池就更加出名了。此池位于陕西临潼县南门外骊山之麓,南边阿房宫

  • 文章日记(三)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0期  作者:嚴立三 出版时间:1986-07-10
    关键字: 旅行 严立三 西安 旅行日记

    以其距咸阳三里许故也。咸阳城南临渭水,渡设东门外,所谓咸阳古渡是矣。入城投宿北街中州旅社,天色尙早,亦不甚倦。自昨午及今,所迂曲,后之游者,由西安出西门,向正西即抵镐京村,再西北至咸阳城,一日可达,问路亦便也。十月三十一日阴凉早起出北门,登高原,约二十里,至周文武陵,二陵前后重叠,前有享殿,牌坊外有土墙围绕,内附设周陵小学校,齐太公墓,在文武陵东北约半里许,成王陵在西南,康王陵在东南,则相距较远,此外东西南附近三方,陵墓极多,大都汉室君臣埋骨处也。惟高祖

  • 文章游古城西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6期  作者:周起秀 程時旭 出版时间:2001-11-01
    关键字: 古城西安 名胜古迹 游览纪行 秦朝历史

    新建 周起秀 程时旭我几年前就想到西安去玩一趟。直到今年才得以成。这多亏了我小儿子和儿媳。「五一」休假。四月卅曰,我们一四人随旅团上了火车。好久未坐过火车,坐在火车卧铺上,倒也感到新鲜。我们小时候,江西火车不多,起初只有一条南浔铁路,从南昌到九江。现在的火车已四通八达。车从南昌往九江方向走,至庐山站左转走瑞昌就一直往武汉走,经武汉过长江大桥往西走,这在我们还是第一次坐这路火车,到长江大桥已天黑了。过桥时,桥上灯火辉煌,到也好看。桥过了,我们也就睡觉

  • 文章返鄉探親記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前人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回乡旅游 北京古迹 西安古迹 大陆行

    我们是一个小型返鄕探亲团,全团计有金希针、洪玉丽夫妇,王慕吾、王世夫父子;作者与陈秀英夫妇及封先生等等十一人。自七十九年八月廿四日起程,九月十六日返台,共计二十四天。由金希针先生领队,(江苏铜山县黄集人),程自高雄至香港至南京,往返乘坐飞机,其他探亲后的旅游时间。徐州至北平。北平至西安西安至南京。南京至杭州及再回南京,均乘坐火车软卧。返鄕探亲,骨肉重逢,亲人拥抱,良久不语,进而痛哭失声,是我们离鄕背井四十余年来的愿望。在家时鄕亲围聚,密不透风

  • 文章西安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朱春發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西安之行 华清池 兵马俑 文物古迹

    一、遊華淸池華淸池倚驪山旁,綠樹成蔭花滿廊。昔日唐王遊幸地,今朝黎庶樂天堂。蔣公背逆民心願,兵諫亭前正氣揚。歷史滄桑循正道,天翻地覆慨而慷。二、遊秦陵、地下宮看罷地宮嘆始皇,焚書坑儒太荒唐。勞民財罄還宮殿,民怨沸騰怎不亡。三、參觀兵馬俑及其博物館兵馬俑坑氣勢雄,銅車馬俑奪天工。館藏文物都珍寶,華夏文明舉世崇。四、遊乾陵及武后無字碑梁山陵寢臥高宗,武后同眠一墓中。無字碑前誰說是,功過評述有郭公。

  • 文章初試啼聲——古稀憶舊之一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期  作者:方嘉祉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往事追忆 古稀之年 故乡怀念 西安之行 饮食住宿

    工作人员皆仅着呢制服及毛衣而已。始知秦岭影响之深且钜,气候相差达一季之多。西安与汉中的垂直距离有限,但岭北关中地区以生长小麦子为主,冬季酷寒,有气温降到摄氏零下十八度的纪录,居民赖热炕以过冬。岭南汉中地区,以生长水稻为主,时届冬令不失早春景象,生活习惯与四川相近,一岭之隔,差异显著。我国幅员辽濶,南北有别,东西不同,鄕音互异,习俗参差,伟大的民旅具有广大的领域,经数千年文化薰陶,世罕相匹。携李乘车往郊区一国立中学,该地乃临时食宿所在,略事休息即进午餐。佐餐

  • 文章詩·詞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8期  作者:潘宗武 譚劍生 舒曼霞 蔣宗烘 陳雪英 韋鼎峙 古度 莫昱新 李人翹 出版时间:2000-04-10
    关键字: 诗词歌赋 故乡杂咏 西安行脚 吟美女

    齐心互助协力救,抚痛疗伤坚忍过。西安行脚古度长安郭外绿盈畴,渭水泾河亘古流;宅地风情非旧貌,衣冠戴饰时尙谋。钟楼访古西城事,雁塔望鄕几许愁;帝室风华东逝水,众兵马俑诉千秋。怀包青天莫昱新㈠淸廉为政仰高风,执法如山万代崇。敢铡皇亲严治罪,尽忠职守不图功。愿抛头上乌纱帽,誓斩人间造孽龙。屡对苍天沉默久,缘何今日少包公。㈡开封昔有一包公,铁面无私天下崇。权贵当朝不畏葸,细民受屈敢从公。平心似水除奸佞,执法如山鎭霸凶。正气凛然称典范,愿今仕者效其宗。九四自寿李人翘世

  • 文章飛將軍蔣鼎文上將(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6期  作者:虞庸 出版时间:1977-06-06
    关键字: 飞将军 宁波警备司令 西安行营主任 西北党政军大计

    安居乐业。朱毛残匪窜至延安,奄奄一息,一面向国军洽降,一面渗透至张学良与杨虎臣部队。政府以匪军毫无诚意,乃于民国二十五年分四路进勦,以陈诚、朱绍良、杨虎臣分任各路军总司令。将军为前敌总司令,蒋委员长自兼总司令,张学良为副总司令,代总司令之职务。不料张学良、杨虎臣为匪所蛊惑,竟发动西安事变,在华淸池刼持统帅。将军衞护在侧,同时被张学良扣囚于西安招待所。将军在卢山训练时,曾与张学良同一寝室,尙知其人性格,乃以张之处境为其分析当前形势,促其应明大义,忠诚拥护 领袖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