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行话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鄕语拾趣 常州话中的戏曲行话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6期  作者:張一農  出版时间:2003-06-15
    关键字: 常州话 戏曲 乡语 行话

    气死周瑜」;「秦琼不急不卖马」等等。有些是从戏曲术语、行话中直接吸收过来,成为日常用语的。如「我不像你,行头不多,走不出啊!」这「行头」就是从艺人的舞台服饰中借用过来的。「请你自报家门吧!」「自报家门」这句戏曲行话,是演员在向观众介绍他所扮演角色的身世情况,便予观众了解剧情。在戏曲舞台上,正直忠厚的角色俗称「红脸」,阴险狡诈或尖酸刻毒的角色,俗称「白脸」。在吴语中,人们往往会说,「他们一个装红脸,一个装白脸,来胡弄我,无非是要按他们的意思行事。」还有如唱高调

  • 文章川劇隱語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6期  作者:蔡啓國 出版时间:1971-06-01
    关键字: 行话 九龙口 跳加官 盘杠子 登高

    所谓「隐语」,也就是一种术语,戏班子的「行话」。川剧隐语,是通江的,无论是平剧班,汉剧班,以及其他各省地方戏班,所引用的隐语,除了在方言上吐音的差别,其在文字上的释义,大致是相差不远的。川剧隐语的种类名目繁多,现就记忆所及,略述如次:「九龙口」:谁都知道这是古时帝王宝座的所在,而在舞台上的「九龙口」即「场面」,也正是戏班子的音乐部份(吹打拉弹)的位置。场面二字,即戯场观众对面之谓,原始设在舞台之正面,后来九龙口就移至台右(上场门靠边)。从前旧式戯台,上下

  • 文章三進上海感言

    来源期刊:《浦東》 第57期  作者:大寶 出版时间:1989-07-15
    关键字: 返乡探亲 红十字会 火车 班机 行话

    好」、「老」好讲到流行话,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上海流行一个字「老」,记得小时候,指东西好,加强语气是「蛮好」,「邪气好」,现在那里会说「老」好,「老」漂亮,鄕亲杨太太探亲回香港时带来一句「迪个彩电,「老」大,「老」好看格,迪只冰箱「老」小「老」不方便格」引起探亲诸鄕长哄堂大笑,二年前在美国旧金山遇到从上海刚到美国移民的夫妇,以家鄕话交谈,倍感亲切,言辞里亦常讲出「老」字,当然颇感不惯,不过这几次回鄕后发现这是常用语词,是现在的流行话,不知不觉的说出了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