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视之为奇珍,甚至专辟书斋书库,想作传家之宝,平常绝不轻易示人。根据史实循迹,在宋代以前,虽已有私人藏书的记载,但够得上称为藏书名家的,允是凤毛麟角。足够藏书而能称为名家的,恐怕仍以宋代为始。宋朝时的刻版印刷术,已有长足的进歩,具备了图书广为流传的条件,较诸过去手钞本的一帙难求,差异自多,自然渐渐具有名家收集珍本、善本的藏书条件了。历代民间藏书,素以江浙称著;而江苏藏书,则以我虞人士为盛。常昭的藏书名家,据传首推明代先贤杨仪先生。杨氏将多年搜购弥足珍贵的好书,存
吾蜀经明末张献忠之屠戮刼掠,几遍全省,千里箫条,行人绝迹,故家文物,随之荡然。及淸初定蜀,乃由各省陆续移民以实之。其时筚蓝初启,未遑文事。故此后将及百年之间,蜀人之擧进士者为额甚少,而罗江李调元一家,为蜀中刼后之孑遗,在乾隆时期,父兄子姪,巍科相继,蔚为名族。迄入民国犹为海内所称道不衰。兹篇所述,虽在其藏书,然为明了其渊源所自,首略述其家世,再及其万卷楼。一,科第名家调元题其万卷楼之楹联曰:科第冠三巴,是祖父忠厚所遗,已经三世;书香留百代,愿子孙谨严封钥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49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