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蓑衣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舊俗話立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2期  作者:二泉散人  出版时间:1984-02-20
    关键字: 立春 迎春仪仗 蓑衣 巡行

    一次,而明年正月便没有立春了。听老辈传说,故鄕旧俗,在明末淸初之际,立春前一日,要请惠山的泥人店,特别做一只大泥牛,从东门外迎入城区。迎春的仪仗行列,不但隆重,而且华丽壮观,其最令人争相观赏的就是把珍珠结成笠,钢针穿成蓑衣,扮一渔翁,还要招觅一个在羊公忌日出生的白眉、白发、肤色白晰的儿童,扮成东方朔偷蟠桃等。在抬扛轮车上面,扮成许多戏文,旗伞行牌,锣鼓喧天,游行街市,一如赛会,观者人山人海。到了淸朝中叶,嘉,道年间,因为花费太钜,只有县令和佐治人员,穿戴整齐

  • 文章故乡的蓑衣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8期  作者:趙靖東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蓑衣 功用 故乡气候 回忆往事

    故鄕的蓑衣,每逢夏天,在故鄕——丰县的农村,确是村民们的一件宠物。它既可披在身上防雨,又可舖在地上防潮。夜晚在院子里,躺在蓑衣上纳凉,比台湾的大甲席还要舒适。故鄕的盛夏多雨,且多雷雨,天气不十分稳定,有时骤然雷雨交加,刹那间又雨过天晴,农人在田里工作,身边能有一件蓑衣,可就方便多了,如果遇到大雨,绝不会被淋成落汤鸡。每年夏季,在高梁将要成熟的时候,几乎每家都会有人守在田里看守庄稼,防止外鄕逃荒过来的人,偸摘高粮穗子。大户人家,花钱觅来「看地边的人」,替他

  • 文章談湖北人的吃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3期  作者:素心主稿  出版时间:1982-04-10
    关键字: 饮食文化 思乡 张之洞 蓑衣丸子

    湖北是地靈人傑,尤其武昌一地更是我中華民國發皇地方,在此地的吃,雖然今天在台灣鄂菜館都有,然而仍有許多值得稱道的。

  • 文章蓑衣庵 云门寺与擒阳庵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3、4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蓑衣 云门寺 擒阳庵 寺庙遗址 历史事迹

    二〇〇八年初春,我们办公室的一行数人前往中云台山考察几处古代寺庙遗址。三月六日,我们来到中云台山的蓑衣山。因为山的南坡有一座古老的道教建筑—蓑衣庵而得名。蓑衣庵所在的山头叫蓑衣顶,是溪云山三个山头之一,海拔一八〇米。蓑衣庵亦称栖云精舍,这个庵名怪怪的,怎么用「蓑衣」来命名呢?原来在我国南北朝梁朝(公元五〇二—五五七年)时,古兖州泗水人姓张名志朴,自号严浮子,法名明绍,在这里修行,他一领蓑衣,春夏秋冬不下身,人称蓑衣师,故名。《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上转载《明

  • 文章剖析通天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蔣金明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通天河 西游记 文章节选 蓑衣

    这种瞎想瞎推测无边无着落。不过我的脑子里一有空就想着「通天河」的事。二〇〇三年秋的某一天,我到村后的蓑衣山上玩,爬累了坐下来休息,望着山下碧绿的田野,望着南云台山与中云山,从东望到西,又从西望到东,想到在三〇〇年前这里是一片大海,这一峡谷海水组成了似「河」一样的海,这「河」向东是大海,海向东是天,我去过海上,远处的海与天相通似的,当我想到「通」字时山下的「河」、海、天不也是相通的吗?我的灵感油然而生,我们这里不就是吴承恩所说的「通天河」吗?我有点喜悦。我们村

  • 文章湖北名食精華——廣濟篇——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49期  作者:劉博智  出版时间:2003-10-10
    关键字: 湖北名食精华 广济(今武穴市) 卷煎 蒸藕 蓑衣丸 黄鸭鱼汤

    炒香)、山药粉或山粉、猪肉(选黑毛猪,肥少瘦多、无筋之上肉)刴或绞成肉末之硬糊状,拌合少许之糯米粉及山药粉或山粉,酌量加入木耳、香菌、荸荠、香菜或芹菜、葱、酱油、酒等配料调匀,灌注于藕筒孔中,而藕筒须先放在已处理好之垫笼荷叶上(荷叶用途甚广,可作中药材,可当包装食品杂货用),藕既上蒸笼,先以大火二十分钟,改以中火约二十五分钟,再改小火约二十五分钟可上桌。三、蓑衣丸广济依山面畈地区盛产蕃薯(有红白两类),由于土质肥沃,产品优良,又因薯之生长快,不需肥料,易于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