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英勇就义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東海縣知事袁祖成烈士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9-09-01
    关键字: 袁祖成 生平事迹 英勇就义

    袁烈士,康侯,名祖成,本省泰縣人,為該縣著名才人之一,亦為同盟會會員,家寒素,故逐食四方,辛亥軍興後,奉派為東海縣縣知事,時年僅三十許,卽蓄尺餘長鬚,邑人輒以袁大鬍子稱之,每開庭審鞫,隨時作批,洋洋灑灑,情文並茂,頗具袁子才批牘之風,政聲亦佳,惜不久離去。民國九年,應十一中學第二任校長楊友熙之聘,復來東海,任該校敎務長兼課文史,諄諄誨導,灌輸革命思想,深受學生敬愛,當第一屆畢業會後師生聚餐時,顧以數年師弟,分手為難,卽席失聲痛哭。餐後適有某生經過,戯執其...

  • 文章黃之萌烈士事略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7期  作者:席少丹  出版时间:1992-01-20
    关键字: 黄之萌 人物事略 暗杀行动 英勇就义

    當我讀完小學時,由於貴定尚無中學,因此連繼續到貴陽升學,家父都須大費周章。彼時正值國民政府奠都南京以後,撫卹先烈家屬,並辦理遺族學校公費培植先烈遺孤。我貴定之先烈黃之萌,因刺袁世凱而成仁。黃氏幼弟,彼時大約三十歲,他將其幼子過繼給烈士為遺孤。此君體貌之秀,但因有芙蓉癖,面色蒼白。當我知道他將首途南京領撫卹金,並挈其十歲的孩子去進免費的遺族學校時,心中着實羡慕萬分。不過之萌之弟到南京後,晃晃蕩蕩,將政府所發之錢用光。最可惜的事,那令人羡慕的培植小朋友的遺族...

  • 文章蓋文華烈士傳稿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栗直 出版时间:1975-11-01
    关键字: 盖文华 生平简介 英雄事迹 英勇就义

    蓋文華,原籍山東省福山縣人,嗣移河北省固安縣,牛駝鎭以居,三歲失怙,由賢母敎養成人,稍長,就學於北平商業專門學校,本學以致用之旨,畢業後在煙臺致和祥錢莊習商,深得執事人之信任,派赴大連,安東,上海各地作客。民初復往安東經營錢業,暇則放目元寶山巔,揚帆鴨綠江上,痛山河之日非,懷澄淸之壯志,遂轉烟臺就任靑年幹事,民國十五年春,指導安東黨務工作,專心致力革命事業,民國十六年春遼寧黨案突發,傳命大索黨人,被迫潛赴吉林蛟河,組織樂農社,實行經營墾務,秘密宣傳主義,...

  • 文章高志航烈士傳略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5-11-01
    关键字: 高志航 生平简介 英雄事迹 英勇就义

    高烈士志航,遼寧省通化縣人,生於中華民國紀元前五月十四日。目覩日本軍閥在我東北境內橫行,於亡國之禍,迫在眉睫,故自幼忠勇奮發,以報仇雪恥爲念。十六歲時,在奉行中法中學畢業,考入東北陸軍軍官學校敎育班,鑒於航空事業在軍事上之重要性,立志學習飛行。適東北當局在敎育班中考選優秀靑年,派赴法國學習航空,烈士在錄取之二十八名中,年齡最幼。民國十四年,十八歲,赴法留學,先後在牟拉納民航學校及義斯特陸軍航空學校畢業,派在法國空軍第二十三團見習。烈士通俄法英三國語言,學...

  • 文章陳中柱烈士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9期  作者:吳以秀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陈中柱 生平事略 抗日战争 英勇就义

    陳中柱,字退之,鹽城草堰口人,年輕時與趙敬之同學,頗友好,曾結拜爲兄弟,二位又同爲阜寧鄉賢陳爲軒先生的學生。後趙敬之參加中共革命,陳中柱原在李長江部下當縱隊長。後李長江投敵(日寇),陳中柱隨即離開投奔新四軍抗日,在一次戰鬥中不幸犧牲,頭被日軍割下懸於泰州城門外,其妻王志芳女士冒險前往捧回夫頭縫合後安葬,並爲文悼念,讀之催人淚下。而陳毅將軍請陳爲軒先生與趙敬之同勸陳中柱不要跟李長江投敵,與新四軍一起抗日時,陳中柱不立即起義,然猶戀李明揚,並表示絕不投敵。事...

  • 文章烈士朱縣長愛周公治赣紀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朱雲樵  出版时间:1980-06-01
    关键字: 朱爱周 人物生平 人物事迹 政绩 英勇就义

    一個人在台上使人尊敬易,下台了使人尊敬難,在世時使人尊敬易,死後使人尊敬難,一個革命領袖,要自己人尊敬易,要敵人尊敬難。吾贛榆縣長兼旅長朱愛周公,他一生以仁行事,終以爲國成仁,迄今已四十年了,雖已奉祀於忠烈祠,墓木已拱,然甘棠遺愛,與他浩然正氣,長留人間,姑不論識與不識,每一談起,無不敬仰,從他多彩多姿的爲人與做事,轟轟烈烈的成仁,以及敵人日本擄去他的遺骸,以「支那武士道(民族英雄)」祭之,及至換屍,如此斑斑,豈不以難亦易,又焉是常人所能爲?文文正公語「...

  • 文章文天祥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3期  作者:黃嘉煥 出版时间:1986-01-03
    关键字: 文天祥 尽散家财 军费 元军 南宋 英勇就义 诗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安,吾贛吉水人。曾住文山,世又稱文山先生。宋理宗端平三年五月二日,祖父時用公,夢一小兒乘紫雲飄然而降,旋又徐徐升堂,喜報孫兒誕生,因名以雲孫。少時體貌豐偉,顧盼燁然,即知砥礪氣節。一日、遊學宮,見所祀鄕賢歐陽修、楊邦義、胡銓等諡忠遺像,肅然景仰曰:「歿不俎豆其間,非丈夫也」。年二十擧進士,對策集賢殿,取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題義,不爲稿,下筆疾書,洋洋萬言。主考官王應麟,至爲激賞,上奏理宗曰:「是卷古誼若龜鑑,忠肝如鐵石,臣...

  • 文章少年英雄任大山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7期  作者:陳長淮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任大山 行善积德 英勇抗日 死里逃生 英勇就义

    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河北一帶農村首遭其殃,日軍所到之處,拉伕要糧掠奪強姦之外,還任意槍殺無辜,使大家雖然對其恨之入骨,卻在刀槍威脅之下,敢怒而不敢言,只有一般少年人,不怕危險和生死,每次有日本軍隊到我們村子來的時候,不是藏在家裏不出來,就是常在牆角向他們丟石頭或從事破壞行動。我們的村子在北方來說,算是一個大村子,三百多戶人家,家家戶戶都以種地爲生。種地人家最重視的,一個是人,一個是地。一個家庭人多沒有地種不行,那會連飯都沒得吃;地多沒有人種也不行,那樣不但...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