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舍利塔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谈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宋子武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宝庄严寺舍利塔 初唐四杰简介

    真一,繇乐推而起七觉,因来苏而坐三昧,发挥五演,以寂灭为身常,提挈四流,用慈悲为化迹,黑风宵遁,波旬忘反噬之心;绿洺晨开,天常识问津之所,括夷涂于九相;蹇步其安,纳慧略于重昏;迷方自晓,大矣哉应物而起,兴运而终;至自于昆冥,复归于无物;虽金沙宴驾,双林无可作之期;而玉牒遗文,六尘有经行之俗;象法不可以无主,微言不可以遂丧;六千罗汉,竞结香缘;五百仙人,纷开讲肆;星龛月殿,俄盈震旦之墟;凤刹蝇旌,坐遍阎浮之域;屈伸阖辟,其道宏矣哉!夫宝庄严舍利塔者,梁大同

  • 文章中國第一名刹白馬寺滄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11期  作者:于凌波 出版时间:1983-11-30
    关键字: 白马寺 寺院 佛教 舍利塔 遗迹

    屡废屡兴东汉的白马寺是什么样子,年代久远,已无从査考,不过北魏人杨衒之著「洛阳伽蓝记」中,曾对白马寺有所介绍。汉时的白马寺,在洛阳西阳门外三里处鸿胪寺旧址—这是指汉魏时代的洛阳城,不是现在的洛阳城,以现代的方位而言,是在洛阳东门外二十五里之处。「洛阳伽蓝记」中说,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位高僧所译出的经典,仍供奉在寺中,经函时放光明,照耀殿宇。白马寺前有舍利塔,塔九层,高二百尺。伽蓝记中称:「浮图前奈林、葡萄、异于余处,枝叶繁衍,子实甚大,奈林实重七斤,葡萄实伟

  • 文章山西的古塔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高旭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山西古塔 举例说明 基本概述 释迦塔 舍利塔

    近年来在整修塑像时,发现一批辽代写经、刻经和木板套色绢质佛像等珍贵文物。四、塔院寺舍利塔塔院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鎭显通寺南侧,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原为显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时独立为寺,改用现名。寺前有木牌坊三间,玲珑雅致,为明代万历年间(一五七三年—一六二〇年)所建。寺内主要建筑:大雄寳殿在前,藏经阁在后,舍利塔居中,周设廊屋,东列禅院,布局完整。各殿塑像保存完好,藏经阁内木制转轮藏二十层,各层满放藏经,供信士礼拜与僧侣颂诵。寺内以舍利塔为主,塔基座为

  • 文章鎭海寺慈雲再現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镇海寺 东西连岛 重建庙宇 水库 舍利塔

    噪夕鸦。」一九三八年日军侵犯连云港,又将一座已经破败不堪的大庙炸得只剩下三间正殿及数间厢房了。后来于五十年代拆除,并建成部队营房。如今在东西连岛的水岛后山上,又竖起了七十座洁白晶莹的舍利塔。在水坝大坝上从两头向当中题写了「南无阿弥陀佛」十一个大字。在水库大坝上竖起了二十八座舍利塔,每座塔均在二·五米以上,连同大坝下边供佛处的舍利塔共计七十座。远远望去,塔林密布,烟雾缭绕,蔚为壮观。一九九八年五月三日,举行了「镇海寺舍利塔开光典礼」,这新的镇海寺是如何诞生

  • 文章佛教勝地棲霞山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9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78-03-10
    关键字: 明孝陵 中山陵 栖霞山风光 舍利塔 千佛岩

    挹翠楼、客堂、库房等大厦数百楹。落成后,声势重振,十方云来。万里游人,指画殿阁;十方缁素,瞻礼金容,成为首都第一名刹。栖霞寺的舍利塔,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隋文帝得舍利子数百粒,乃分建塔于全国三十八州郡分藏,此为其中之一。塔高达五丈余,自底至顶凡七级,每级八面,刻有经本及佛像,雕刻极工。冶东方美术建筑于一炉,极富艺术价値。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承以莲花露盘;二层飞簷承壁之下,别有横楣,琢有天女游空之像八面,夭矫飞动,无有同者。每面刻有释迦八相成道诸图,遍刻诸佛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