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肉骨头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济颠僧与无锡肉骨头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0期  作者:福山鄉人  出版时间:1985-08-20
    关键字: 济公 民间传说 肉骨头

    下面是家鄕夏夜在门外纳凉,常听几位老者讲的故事,无稽之谈,齐东野语,长夏无聊,写寄鄕讯,惠予刊登一角,以博同鄕一粲。相传早在八百多年前,无锡肉骨头,在民间已非常受人欢迎,差不多所有大小的馆店裏,都有这只菜供应了。故事是这样:有一天,济公和尙在无锡走过一家小饭馆门前,闻到无锡肉骨头的香味,便向小饭馆去购买,饭馆伙计见他是个僧人,认为他应该吃素,不卖给他,但济公坚持要买来吃,并且说他狗肉也吃,何况猪肉,伙计无奈,只好卖给他了。济公尝试过味道之后,便向那个伙计

  • 文章端出拿手菜——无锡肉骨头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52期  作者:妙廚  出版时间:1999-02-20
    关键字: 无锡肉骨头 名菜 返乡探亲

    无锡众多脍炙人口的佳肴中,提起无锡肉骨头,那真是令人竖起大拇指、垂涎三尺的经典名菜。现今各大餐厅中也多见以无锡排骨作招牌者,大陆贩卖肉骨头的老店仍是生意兴隆,返乡探亲旅游者多是人手一盒。谈起正宗的无锡肉骨头作法,首重选料。必须买猪的前胸肋条骨,切成七、八公分的长条块,并且需把肉上的肥油剔除干净。因为现在有高压蒸汽锅,煮起来格外方便。只需把排骨用冷水清洗干净放入高压蒸汽锅中,加入酒、酱油、八角、少许的硝,加水盖过肉面,约八分满。用大火煮开然后转中火,大约煮

  • 文章无锡肉骨头与馄饨的源流(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60期  作者:崇安散人  出版时间:1983-02-20
    关键字: 无锡肉骨头 无锡馄饨 王余兴熟肉店 三凤桥肉骨头 慎记

    慎记、王余兴的肉骨头,过福来、王兴记的馄饨,谁是正宗?兼谈无锡城区环境的沧桑改变。

  • 文章无锡肉骨头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5期  作者:書璽  出版时间:1986-11-20
    关键字: 无锡肉骨头 民间传说 三凤桥 无锡美食

    无锡肉骨头是全国闻名的特殊佳肴美味。有关无锡肉骨头的烹调方法,因业者代代相传,外人都不知道,于是好事者便造出许多荒诞的故事来,以引起大家的好奇。记得本刊曾载过一位鄕长来稿,说无锡肉骨头的原始卤汁,有济公活佛用的蒲扇撕下一小片一同煮的,所以味道鲜美出神。最近仇兰华鄕长在报章上又看到无锡肉骨头和卖无锡肉骨头最著名的所在三凤桥的故事传说,更是神乎其奇,特剪寄本刊转载,以博同鄕一粲。

  • 文章「无锡肉骨头」小史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9期  作者:陸時中  出版时间:1989-09-20
    关键字: 无锡 肉骨头 南派熟肉 北派熟肉 包装

    无锡肉骨头成为无锡著名土特产,是近八九十年的事情。淸宣统元年(一九〇八年)京沪铁路全线通车,外地来锡的游览者都想带些无锡土特产回去,于是,无锡肉骨也就应运而生。起初,无锡肉骨头制作方法有南北两派。南门几家熟肉店的肉骨头以紧汤烧制而成,甜中带香,被称为「南派熟肉」,其他熟肉店则采用宽汤烧制成的肉骨头咸中带鲜,统称为「北派熟肉」当时南门的魏祥泰、王裕兴酒店的「南派熟肉」,口味独特,很有名气,后来有一家熟肉店老板,摒弃门户之见,既聘用南门师傅,又聘用北门师傅

  • 文章三凤桥肉骨头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4期  作者:言震遐  出版时间:1970-12-20
    关键字: 无锡名吃 三凤桥肉骨头 烧煮方法

    我们无锡在吃的方面,亦相当有名。就拿三凤桥的肉骨头来说吧,虽然是食中小品,可是名气之大,眞是童叟皆知,遐迩闻名,凡是拜亲访友,只要买上两篓肉骨头餽赠亲友,一定受到大大的欢迎。尤其是外省外县的亲友,当更为喜好。这种肉骨头的味道,确是鲜美可口,目前台北苏锡菜馆,有时亦有肉骨头供应顾客品尝,但是色香味还不如故鄕—三凤桥的好,此中原因,因为此地的猪肉以及料酒酱油,都比家鄕差的很远,就凭这些先天条件的差别,就无法可以比较的了,何况在烹调的技术上,又有所不同的地方呢

  • 文章无锡肉骨头的故事传说(下)兼谈无锡肉骨头有依据的源流与烹调方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1期  作者:陸時中  出版时间:1989-01-20
    关键字: 无锡 肉骨头 烹调方法 无锡美食 历史源流

    无锡的肉骨头究竟好在那里?又为什么到名闻遐迩,历百数十年而不衰?一则是对材料的选择非常严谨,购进小排骨时,一是要肉厚骨头细。二、作料要好,需要用黄豆酱油、绵白糖、黄酒,还有葱、茴香、丁香、肉桂等烹调,三是操作要严,用文火烧四个小时以上,并保持其特色,那么在啃排骨时在特别觉得有滋味而且肉的鲜味也才可以透进骨头里,啃光了骨头上的肉,再猛嚼一下子那坚硬而细长的骨头,咬到里边的汁水流将出来,吮吸那点点,若有若无的汁水滋味,也才觉得格外的有意思,所以对于无锡肉骨头

  • 文章肉骨头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3期  作者:鄧越南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三年灾害 肉骨头 往事回眸

    三年灾害的那年,我人托人,买来几市斤,骨头上没有肉丝的「肉骨头」。我爱人喜得,她本来就是小眼睛,这回更小眼睛了。她给我熬成一砂锅肉骨头汤,刚开锅,她给我一碗喝了。吃饭时候,她又给我盛上一碗:「你喝……,你喝呀!」人「心」是四两肉。我心疼她,问道:「你为什么不喝?」说完,我将砂锅,向着她面前推去,她又推了过来,我俩推来推去,打开「拉锯」战了。出事了,只听「咣」!的一声响,沙锅坠地,摔成八掰。是她用力过头,砂锅才坠地,她反而给我瞪起白眼珠,吼道:「……推个舍

  • 文章無錫特產簡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2期  出版时间:1996-08-20
    关键字: 民俗风情 烹调技术 特产 油面筋 肉骨头

    的大力发展同无锡纺织工业、面粉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无锡油面筋产量以抗日战争前为最盛,有作坊和商贩200多家,年产1300担左右,远销国内各地,甚至用飞机装运往西南各省。以后由于日寇的铁蹄践踏,国民经济萧条,无锡油面筋产量也一落千丈。目前无锡市县年产量已达到170多万斤。每当节日,油面筋是无锡人不可缺少的传统菜肴。㈡无锡「肉骨头」无锡「肉骨头」的历史有100多年,先在饭菜馆内烧煮供应,后来据说从1914年起,无锡鲜肉店又兼卖熟肉。由于制作技术不断改进,肉骨头声誉日隆

  • 文章乾隆皇南遊地無錫的寄暢園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4期  作者:屈武圻  出版时间:1984-04-20
    关键字: 乾隆游江南 寄畅园 无锡肉骨头 锡惠园

    這是僑居香港的同鄕赴大陸觀光的一篇遊記。寄暢園又名秦園,位於惠山寺左,明正德間,邑人秦端敏,金,合倂二僧舍曰「南隱漚寓」所建。初名「鳳谷行窩」,中多古木,後倚一墩,(巡撫周忱,嘗至山寺以形勢左豁,命聚土築之)。端敏歿後,歸其族孫梁,梁又轉其從子耀,乃易今名,其後園遂分裂,至曾孫德藻又合幷改築,雲間(今江蘇松江縣)有張連者,善累石作層巒之術,使在園中築假山,又引二泉之流,曲注園中而成池,園成,有十二景,乾隆帝好弄翰墨,在寄暢園雜詠中有一七絕:「水雲佳趣罨簷...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