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肉食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談牙祭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7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1-07-01
    关键字: 口头禅 民俗 肉食

    牙祭」是四川人家对伙友学徒工人佃作定期食肉的称谓,以后范围愈用愈广,成了一般的口头禅,凡是看见他人食肉,都会自然的说一句:「你今天在打牙祭」。照「辞源」的解释:「工商家对于伙友学徒佃作之膳食,恒以每月初二、十六为当晕,始具肉食,谓之牙祭。常谈丛录亦有牙祭肉条。此语似始于楚蜀,四方竸传之。按安福黄珽玉拾慧录引汇东手谈,载叶石林谓节度使藏节之节堂,每于朔望之次日祭之,号牙祭日。衙古原作牙,今值省官值朔望承祭,吏役之所有供事者,恒以次日祀神于衙舍,度必用祭余

  • 文章故鄕農村的生活——食(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艾弘毅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山楂 干果 肉食

    故鄕管点心叫做菓子,点心店叫菓匣舖[1]。因而也就称做点心的师傅叫菓子匠儿。最平常而通俗的菓子是光头饼儿[2],相当于饼干。其余如槽子糕[3]、核桃酥、冰蓼花、萨其马等等,名目繁多。正月里亲友送礼,一律都是菓匣子,当然有大小好坏 之分。也有送橘子、野鸡、麅子()[4]的。那是比较隆重的礼品。五月节吃绿豆糕,八月节吃月饼,这是南北各地所共有的习俗,故鄕自不例外。冬令进补,老年人多吃油茶面。情况差一点的 就只好吃炒面()[5]了。故鄕的肉食,以猪肉为主。四季

  • 文章漫談殺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16期  作者:畢中淼  出版时间:2004-06-20
    关键字: 杀生 孟子 肉食动物

    說真的,活了一大把年紀的我,對「殺生」二字反而感覺迷惑,不知怎麼解釋?一般而言,都認為是斬殺飛禽走獸,又說包括打蒼蠅,拍蚊子…,那麼我買魚吃肉,家內有紗窗,掛蚊帳。這些作為讓蚊子沒得血吃,那麼是不是在殺生呢?真如孟子說的「見其生,不忍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故君子遠庖廚也」,這種眼不見為淨,掩耳盜鈴的手法是殺生?還是不是殺生?再擴大範圍而言,肉食性動物的行為例如蛇吃青蛙,蛇是不是在殺生?寄生蟲寄生在其他動物體內(有時因寄生蟲太多,而導致被寄生的動物死亡...

  • 文章漫談家鄕食用的鷄鴨魚肉(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99期  作者:錢中勳  出版时间:1978-01-20
    关键字: 无锡 家禽 农村特产 肉食 家禽饲养

    家鄕的鷄鴨,是農村家家戶戶,畜養的家禽,鷄每家都養六,七隻,一,二十隻不等,全部都是放養的土鷄,大型的九斤黃鷄,鷄雛來源多是雛鷄販從常熟鄕間,鹿宛鎭一帶長江邊沙洲村莊販來,故叫鹿宛大鷄,小型的鷄,除了自己孵卵外,多是哺坊中孵出來的。農村民間,除逢時過節外,平時不常吃鷄,倘若當年家中子女,有婚嫁喜事,就預先飼養幾十隻鷄鴨,準備屆時辦酒筵用。農家除了自用之鷄鴨,多餘的鷄鴨,就賣給到門上來收購的鷄販,鷄鴨販收購了鷄鴨,就運至城中去出售給食用戶及餐館中。鷄的食法...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