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编钟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千年编钟出土古乐面世十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3期  作者:韓國鐄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考古 编钟 擂鼓墩 古墓

    一九七八年夏天在湖北省北部随县擂鼓墩发掘了一座战国初期(公元前四三三年)的大型古墓,其规模之宏大和文物之丰盛是近代考古史上所罕见,因而震惊全球。那就是现在已名闻遐迩的曾侯乙墓。在这座二千四百多年前的墓中一共收藏了七千多件文物;乐器方面有八类一百二十四件,打击、吹管、丝弦俱备,其中的排箫、建鼓、十弦琴、五弦琴、箎等还是历史上第一次的实物发现,可以称之谓中国音乐史上的一次空前大丰收。最令人注目的就是那总重达五千斤的一套编钟。这一套编钟由六十四个大小的甬钟

  • 文章曾侯乙编钟将常驻中山堂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4期  作者:陳盈珊  出版时间:2005-01-10
    关键字: 曾侯乙编钟 中山堂 复制品

    台北市中山堂为迎接千年「曾侯乙编钟」翻模作品,特别量身订做了一场音乐会,由于这座充满历史意义的编钟重达五千多公斤,为了让它能继续活跃于中山堂中正厅的舞台上,台北市文化局将于明年编列预算整修舞台,好让编钟常驻中山堂。一九七八年中国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出土一批万件殉葬器物,埋藏在战国时期曾国国君曾侯乙之墓达二千四百年之久。在万件殉葬器物中,包括一百廿件乐器,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一座大编钟。全套编钟共计六十五枚,分三层、八组,悬挂于一个由六个青铜佩剑武士承托的七

  • 文章黄鹤楼前记赠言——读「编钟乐舞」有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6期  作者:易貞元  出版时间:1985-07-10
    关键字: 楚文化 屈原 编钟乐舞

    昨夜朦胧中,我又来到黄鹤楼前。好惊奇,那骑鹤远翥的神仙,竟去而复返。他自称是专为看湖北「编钟乐舞」而来的,因为其中展露出若干値得注视的征兆,他作了一些分析,也谈了一些感想,要我把要点记下来,敬供世人作为参考。一、楚国的文化和国宝:楚文化与中华文化本为一体,密不可分,但却表现得更为自由与蓬勃。曾侯墓中的编钟,固是先人遗留的瑰宝,但古人说:「在德不在鼎」[1],比这更値得珍视的,应该是一个「善」字,大学中,引述楚国古书的记载:「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 文章编钟乐舞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4期  作者:金戈 出版时间:1985-01-10
    关键字: 编钟乐舞 湖北省歌舞团

    来汉已经一周,参观了不少名胜古蹟。最难得的收获,是观赏湖北省歌舞团演出的编钟乐舞。我认为,应及早向海外同胞作简略的介绍,并谈谈我的感觉。应该从早简单谈一下:一九七八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里,出土了编钟一整套,共六十四件,另有楚惠王送给曾侯的钟一件,都是靑铜铸造的。出土时,完整地分三层恋挂在铜木结构的钟架上,最大的一件钟,高一五三四。厘米,重二百零三公斤。全套编钟 都呈瓦形,共重三千五百余公斤。这一套古乐器,具有鲜明的楚国文化特色,音域之宽广,规模之宏伟

  • 文章子犯和鐘銘文書法探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馮學炎  出版时间:1996-09-30
    关键字: 子犯 编钟 铭文 金文 书法

    光远、裘锡圭、蔡哲茂等先生先后在故宫文物第一四五、一四九、一五〇、一五八期。各期发表:「谈国立故宫博物院新藏,春秋晋国「子犯编钟」。详细介绍了从青铜器中堪称宝贵的「子犯编钟」铭文史料。拜读后获益甚多,加深了我对「古文字」的认认。启我习写金文书法兴趣。国立故宫博物院,民国八十三年九月入藏,东周时春秋中期编钟共有十二件,大小不一,高低轻重相次,亦有相似重复。但经详细考识,十二件钟的总重量已有二五七公斤,全部铸有铭文一七六字,每钟铭各有二行,以八件组合为一套,此

  • 文章「世界八大奇蹟」古乐编钟惊醒全球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7期  作者:胡久明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曾侯乙墓 文物发掘 世界第八大奇迹 曾侯乙编钟

    号称「世界八大奇蹟」的古乐编钟在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发掘出土,轰动了全国,震憾了世界。「世界八大奇蹟」古乐编钟一、一层「褐色土」引起的勘探与发掘一九七八年二月底,随县县文化馆副馆长王世振向襄阳地区(今襄樊市)博物馆王少泉同志电话报告:「随县城郊公社团结大队境内的一座小山包上,解放军武汉空军后勤部雷达修理所因扩建厂房,平整土地时,发现一片『褐色土』,面积上百平方米。在褐色土层下覆蓋一层大石板,像是人工舖砌的,疑是一座大型古墓……。」三月五日,襄阳地区博物馆王少泉

  • 文章千年青史 际会风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2期  作者:戴新安 黎文英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黎川县建置史 黎川编钟 黎川历史名人 新城学派 黎川黄烟

    周元王三年至秦王政五年,黎川地域,前期属越国;中期属楚国;后期属秦国。此时期,黎川地域得到进一步开发,黍、稷、豆等农作物开始种植,已由奴隶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在黎川境内发现战国时期的文物——编钟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古代编钟多为宫廷和王公贵族所用,在民间很少使用、流传,在征战、朝见、喜庆或祭祀等隆重场合,才会演奏编钟。对于黎川境内发现的编钟,当时有不少考古家提出质疑,而无法定论。但该编钟经考古鉴定,确为战国时期文物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