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经史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鄕民謠

    来源期刊:《闽聲》 第11期  作者:念榕 出版时间:1967-05-01
    关键字: 民谣 兴趣 国风 经史

    我国经史中,以国风雅颂,可说是当时民谣的精华,倘加研究,不难了解当年民风习惯,我们家鄕民谣,雅俗俱备,笔者在大陆时,对此民谣甚感浓厚兴趣,玆将记忆所及,特录出以响读者,冀能抛砖引玉,此愿偿矣。

  • 文章太倉狀元畢秋颿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6期  作者:陸慶和 出版时间:1978-12-10
    关键字: 毕秋颿 乾隆 状元 经史

    巡抚,又过二年,擢升湖广总督。嘉庆二年(公元一七九七年)敍功论赏,给轻车都尉世职。该年卒于辰州军营,享年六十八岁,赠太子太保,祭葬如例。先生办理政务,秉持大体,而小苛责坟屑,且喜侠义之擧,尤敬爱贤人士子,故四方人物,经常密聚一起,他所识拔海内知名人士,至少有数千人,所以学界人士,都很德服他。公自少好学,手不释卷,如获得古书善本,辄必校正付印,名曰经训堂丛书。先生对于经史、小学、金石、地理等学问,无所不通,一生著述颇多,据记载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续资治通鉴,以及

  • 文章徐烱傳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6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71-06-01
    关键字: 徐烱 科举 留学外国 成都起义 潜心经史

    徐烱,字子休,别号霁园,四川华阳县人。生于淸同治年间,以光緖十九年中癸己科举人。子休虽出身科举,而不喜帖括八股之学,立身行事,一以经史为归。値满淸末造,内忧外患,交相煎乘,知非力事改革,不足以救亡图存,故并提倡留学外国,采纳他人之长,于国内革命运动,亦力予同情与维护。光緖二十七年,四川官费留日学生胡景伊、徐孝刚、周道刚等,即由子休奉派护送赴日,子休并借此留日考察数月,于日本维新所获于敎育之功效,印象至深。次年返川,创办东游预备学校于成都之江南会舘,为有志

  • 文章经史子集阅读志要(十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蔡禹章  出版时间:1987-06-01
    关键字: 经史子集 《论语》 儒家思想 读后感

    第十二節 論語論語者,論,議也。語,論也。議論事物之理,以達其義也。論語乃經書之一種。其定義,漢書藝文志: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與時人以及弟子相與言,而聞夫子之語也。段氏注云,凡言論循其理,得其宜,謂之論,一人直言是非,或與人相答辯難,謂之語。是孔子與弟子及其時人,或無問直言,或枏互辯難,循其理,得其宜之語錄。而爲群弟子相與輯纂之善言也。乃爲人處世之準繩,執政者施政之法則。計二十篇,論語篇名皆取於首章,然各篇內容則包含爲學、爲政與德行多方面,與篇名並無多大...

  • 文章经史子集阅读志要(十四)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蔡禹章  出版时间:1987-12-01
    关键字: 经史子集 儒家思想 孟子 梁惠王

    梁惠王問孟子說:「我對於國家,可算是非常盡心了,譬如河內閙飢荒,我就把人遷移到河東去就食,又把河東糧食運到河內。河東荒年,也照樣處理。觀察鄰國行政,没有我這樣愛民,而鄰國人民未減少,我國人民未增多,是什麼道理呢?」經:曰:「王知如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

  • 文章上海龍門師範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77-11-15
    关键字: 龙门书院 丁雨生 经史

    上海龙门书院建自同治四年,丁雨生中丞在任时捐廉倡设,而应敏斋方伯踵成之,其地即李氏吾园废址(始设时,仅在南门之湛华堂,地狭、规制未备)院中肄业诸生,定额三十人,每岁仲冬,例由观察甄别其课程。以经史性理为主,而辅以文辞,尤以躬行为主。院中诸生于行事读书。俱有日记,各置一编,盖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固敎育之正轨也。先后所延山长,皆品学素著者,如平湖顾访溪明经。(名广誉,咸丰辛亥。荐擧孝廉方正。)兴国万淸泉征君。(名斛泉,咸丰丁己,胡文忠公疏擧隐逸。)兴化刘融斋

  • 文章(古今鄉賢)⊙開漳聖王—陳元光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5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5-01-03
    关键字: 陈元光 文化之区 开漳始祖 博通经史

    开漳圣王陈元光,河南省光州人氏,生于唐高宗显庆二年(西元六五七年),逝于睿宗景云二年(西元七一一年)。陈元光是唐朝归德将军陈政之子,自小即博通经史,精专兵法射御,允文允武,深得陈政疼爱。唐高宗时,闽广一带常有蛮族聚乱,朝廷派陈政南下驻守,当时元光未及二十岁,也随同父亲带军一起来到泉州与潮州交界,俗称「南蛮十八峒」的蛮荒之地。后来元光祖母魏太夫人相继领兵到此,朝廷军力大增后,土著渐次归顺,唐朝声威大振。后来陈政病死任中,朝廷决定让陈元光接任父职,数年后,元

  • 文章经史子集阅读志要(十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蔡禹章  出版时间:1987-03-01
    关键字: 经史子集 《尔雅》 读后感 中华文化

    况于父。弟,悌也,言顺于兄,子孜也,以孝事父,孙、顺也,顺于祖。男,任也,任家事也。女,如也,女子从父之敎,从夫之命,故曰如姑、姊,咨也,以其先生可咨问妹弟也。妾,接也。庶母者,父之妾也。此皆同宗之族也。2.母党子对母之父母及亲属称为母党亲。此篇言,子对母之父母亲属称谓。经:母之考为外王父,母之妣为外王母,母之王考,为外曾王父,母之王妣,为外曾王母。(异姓故言外)母之昆弟为舅,母之从父昆弟,为从舅。母之姊妹,为从母,从母之男子,为从母昆弟,其女子,为从母

  • 文章淸代末科狀元吳肅堂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7期  作者:林遠峯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白华庵主 国士期许 考试监管 经史纂修 请裁学政 字迹展览

    有淸一代,福建科目,遠不及宋明兩朝之盛,士人能以文章大魁天下者,僅侯官之林鴻年勿村,閩縣之王仁堪可莊,與晉江之吳魯肅堂三人而已。筆者與吳狀元生同里,略知其事蹟,又承老友陳允洛先生出示旅菲律賓許君祖權(先烈許卓然先生之令姪)向吳狀元之令孫索取狀元於淸光緖二十四年爲「梁立齋先生日新錄後序」刻板榻印原文,書文並茂,彌可珍貴。爰略記肅公之爲人,並附以上述序文,藉揚潛德之幽光,以資後生之景仰云爾!殿撰史略:公諱魯,字肅堂,號且園,晚年自號老遲又號白華庵主,世居泉州...

  • 文章经史子集阅读志要(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蔡禹章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仪礼 著作选录 历史资料 《经史子集阅读志要》

    第二節 儀禮儀禮於漢代已殘闕,其時所傳者,有戴德(大戴)戴聖(小戴)及劉向别錄三本,其篇第先後各有不同,其經文亦有今文古文之别,高堂生所傳十七篇,爲今文,魯恭王得自孔子之宅者,爲古文。今傳之本,即别錄本,士冠、士昏、士相見、鄕飮酒、鄕射、燕、大射、聘、公食大夫、覲、喪服、士喪、旣夕、士虞、特性饋食、少牢饋食、有司徹禮等十七篇,多屬吉、凶、賓、軍、嘉之五禮也。其經文繁複,僅擇士冠禮、士昏禮、士喪禮、燕禮、聘禮、少牢饋食禮六篇,節釋於后。(一)士冠禮士冠禮,...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