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童年教育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給未成年男童留美就學的父母一封公開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8期  作者:周逢熙 出版时间:1985-08-10
    关键字: 男童留学 童年教育 父母公开信

    據報載:近年來臺灣有許多人,爲了兵役和敎育的因素,將子女以觀光名義帶至美國,託付當地親友或託兒所代管,這種託管兒童,據說相當多,僅洛杉磯就有五千多名。眞爲這些父母擔心。其實美國義務敎育値不得羡慕,試看左列的統計:一、依專家調查指出:美國每年有四百萬名父母,遭受子女毆打,另有四百萬家長則受其他方式凌虐,這種令人吃驚的情形,還在不斷增加之中。二、聯邦政府調查統計,一九八三年全美國被謀殺的人數中,有百分之二是被子女殺害的。三、美國衞生部長最近報告說:高三學生飮...

  • 文章可愛的百侯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6期  作者:蘇梅初 出版时间:1969-12-01
    关键字: 百侯 梅河风光 童年教育 景色风光

    最多的是百侯中学,中小学生合计上达三千余人,其余小学的人数,也均超过千人,因敎育的发达,在大埔县内有文化城的雅号,我所读的学校虽没有百侯小学的人数多,但有浓郁的慈爱气氛,所以也使我特别爱慕它,我所爱的童年敎育是在百侯,百侯的风土人情,和敎育,名胜,也就永久嵌在我心灵的深处,可爱百侯,何时可以重会呢?西望故园,不觉有王粲登楼之思了。梅河中有称为狮子潭者,为百侯内风景之一,潭深数丈,淸澈见底,在月白风淸时,驾一叶扁舟,水月和天际的淸光相映成趣,昔有失名的诗人作了

  • 文章七五回憶

    来源期刊:《浦東》 第47期  作者:周震華 出版时间:1987-01-15
    关键字: 童年 传统教育 大学教育 地方法院 药厂

    如是,承大姊之保育,兄长之垂爱,完成大学教育,兄姊栽培之恩,永志铭心,没齿难忘,祗图琼报于来生,第当 先父母谢世,刘氏表兄嫂,在精神及物质,多予支援,表嫂又时而嘘寒问暧,倍加照顾,而今匪伪作乱,地隔东西,难予图报,赤诚之心,耿耿于怀。二、少年时期—襄助兄长,半工半读余在就读大学时期,原考入上海持志大学法律系,地处江湾,在上海郊区,路途遥远,晨六时出门,晚七时回家,除步行外,转车三次,方能抵校,民国廿三年,兄长宏基,执行律师职务,为期襄理计,转学

  • 文章我的父亲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5期  作者:鍾克豪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怀念父亲 童年求学 家庭教育

    就没有回家见过父亲。迄至开放返乡探亲,父母去世数十年了,为之修墓立碑,跪在坟前默思、流泪。「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代的变迁,两岸的阻隔,父母的容颜曾在梦萦中依稀出现。之后返乡只有在父母的坟前默思。当年父亲艰辛的供我读书,得以踏出乡关,见识世面;家乡那些同年龄的青年,因为没有上学读书而留在老家,与草木同枯,我却得以登大耄之年,而具有国学根柢得以自学,致力研究文、史、哲、艺术方面的学术数十年孜孜不倦,颇具成就,早年辗转军中,退伍后踏入教育界,致力教学

  • 文章我把硯臺摔破了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2期  作者:王杲 出版时间:1995-12-10
    关键字: 童年回忆 砚台 父母教育

    上小學的第一天,興奮地背着漆布印花的小書包,跟着鄰居小朋友一同到學校去。書包裏放着唯一的課本,一個筆袋,那是母親用黑色棉布縫成狹長形的袋子裝毛筆,末端的布翻上少許成一小袋子放墨,還有硯臺與習字簿。論件數我與別的同學一樣,可是我的書包比別人重,那是因爲硯臺的關係。一個大理石雕刻,大約有十五公分長,十公分寬,硯池邊有一條彎着尾巴張開嘴的鯉魚,模樣兒很可愛,是父親託帳房薛伯伯替我買的,他還說特意買最好的給我。開始上課後,每天都要習字,實際還只描紅而已。大家都拿...

  • 文章名人的童年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7期  作者:國晉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名人 童年经历 教育理念 诗人 科学家

    如果你用盡方法,孩子仍不堪調敎,别灰心,要忍耐,下列孩子的名單並可供您參考:拚字不及格:詩人葉芝、蕭伯納。數學不及格:發明電的富蘭克林、大畫家畢加索、心理學家阿德勒。開除學校:科學家愛因斯坦、短篇小說家愛倫坡、詩人雪萊、發現愛克斯光的欒琴、畫家惠斯勒。全班成績最差:大發明家:愛迪生。上課作白日夢:印象派畫家高更。冥頑不靈:發明蒸汽機的瓦特。心智遲鈍:愛因斯坦。

  • 文章我家有女——若蘭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5期  作者:蔣鴻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女儿 纪实散文 为人父母 子女教育 童年

    哪里冒出来的念头。有一天,我下班回来,她突然没头没脑地对我说:「妈妈,当医生也不好,要是将人诊死了怎么办啊?」我不知怎么跟她解释,只有安慰她。别看若兰小,她的心地却是极柔软、极善良,对比她小五、六岁的思婉妹妹,常常是护让着她,有时倔劲来了,也只是眼噙泪水,却一声不吭。一天晩上临睡前,我给她讲了一个有关淸末山东民间教育家武训立志办学的故事。当我说到武训小时候因为家里穷,连饭都没有吃,不能上学,靠乞讨度日,常常蓬头垢面地趴在学堂教室窗户外偷看人家读书,遭到呵斥后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3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童年 金银花甘草茶 乘凉 故事 家庭教育

    三十二、乘涼講故事童年時每在懊熱的夏季裡,雖然沒有電風扇或是冷氣機的享受,入晚芭蕉扇一把,隨着一家人在庭院內乘涼,大家或倚籐椅或坐板凳,或躺竹床或踞蓆地,我的母親喜歡喝金銀花甘草茶,於是每晚一大壺,人各一杯,這時星月在天,淸風徐來,流螢點點,蟲聲唧唧,一天塵俗,淸滌殆盡,古人謂:「葛天氏之民歟?」正此形象。我的母親不曾受過新式敎育,當然不知什麽叫「機會敎育」,可是她常在乘涼時講些忠孝節義的故事給我們聽,例如:「關雲長掛印封金」,「岳武穆風波亭遇害」,「閔...

  • 文章鄕情瑣記(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7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妇女生产 生育观念 教育制度 养育问题 童年见闻

    大自然的孕育,与人为的悉心照料,到萌芽生枝,成长为棉,再经过加工处理,纺织成布,裁剪成衣,迄穿到儿女的身上,要经过多少的辛勤与血汗,才能换取到身心的溢暖?所以有:「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之昭世名言。走笔至此,感觉到旧时代的妇女,是多么的辛劳与伟大!教育环览宇宙百态,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所谓的「天下父母心」,不论任何时代,或任何民族的父母,对其子女的关爱,与期望子女成龙成凤的心情,都是同样的重视与关心!所不同的,仅是层次与感受的直接与间接而矣,这话从何说起呢?我们

  • 文章明太祖遊南田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9期  作者:邱三南 出版时间:1970-11-20
    关键字: 南田岛简介 朱元璋动怒 童年记忆 传闻异事 教育水平

    浙江省南田島三面背山,四週懸海,共有五個島嶼組成,南田爲主島,其餘有下布袋、高塘、灘塘、花岙山等島嶼併立,面積約四十平方公里之大。每島相隔之江三百公尺左右寬濶,五島四江,居民坐渡船過江。另有一潮之隔南漁山、北漁山,面積僅一平方公里之大。對面一江之隔就是寧波府象山縣石浦鎭、金星鄕。島上風光旖旎,景緻幽雅,坐船環島遊覧,美不勝收。尤其是春天,遍山花卉,百花爭妍,靑山綠水,鳥語花香,人情味濃厚,居民純樸。最特出的是天然杜鵑花滿山紅,另有粉紅色的桃花,嬌豔鮮明,...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