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社会状况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金門憶舊(一)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19期  作者:關西人  出版时间:1974-10-15
    关键字: 往事回忆 社会状况 金门往事

    —讀「綠化金門勝於左公柳」以後—讀了本刋十七期樊振先同志的上述一文之後,我面前好像站立着好些面色黝黑,身體健壯,態度純樸而又意志堅強的舊日袍澤。荷鋤帶鎬,挖壕掘溝的在栽植樹木。又好像看見他們從山溝、井邊,挑水灌漑,堆砌石塊,做土牆以防風害。也好像看見他們因樹木的榮枯而表現出的歡樂悲愁。樊同志文筆流暢,感情豐富,動人之深,有如是者。筆者躬與其事,故不揣冒昧,略事敍述。並以此開始,以綠化金門,作爲金門憶舊之一焉。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 蔣夫人勞軍金門,親臨戰場。...

  • 文章永春地方掌故(續)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0期  作者:許潔泉 出版时间:1973-09-30
    关键字: 永春县趣闻 特产 社会状况

    建坊旌表淸制民間忠義,或婦女貞烈節烈節孝等事蹟,合於旌表規定者,可由當地縉紳族房長聯名,取得左鄰右舍具保,歷擧事實禀請官廳層轉禮部,經查明屬實,始題奏朝廷頒旨建坊,光及泉壤榮寵無比。吾求城鄕、通衢大道,到處有石坊豎立,坊爲純石料,最上層正中間爲一聖旨牌中層橫刋某某都某鄕某里儒士某某某之妻某氏某娘貞節坊,兩旁石柱刻有對聯,往來人等皆從坊下經過,此所以旌貞節,而勵來茲。父老相傳,婦人能獲奉旨建坊,實爲千載難逢盛事,名垂不朽,官方受理例須周諮博訪,查明詳實,始...

  • 文章我的家鄉——玉斗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2期  作者:康祿新 出版时间:1971-07-10
    关键字: 玉斗镇 思乡 康姓源流 风俗 社会状况

    我生長在玉斗鄕臚地村。年靑時代便負笈外鄕求學,及涉足社會又跟隨著服務機構到處遷徙,有如飄萍。時常離鄕背井,僕僕風塵,歷江南諸省,曾到過戰時的陪都重慶,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都感到不如在家鄕的舒適,可能是爲了流浪他鄕,懷念桑梓罷,故有時也請假囘里省視雙親,却因職務纒身而不能久留。因而對故鄕情況,亦不大了然。頃永春文獻雜誌社囑撰玉斗鄕史料,俾海外諸鄕長洞悉故鄕之一切,藉以增進他們敬恭桑梓,愛慕祖國的熱忱,爰不揣淺陋,以僅有的聞見列述於後:週界玉斗鄕位居永春縣治西...

  • 文章淸末民初廣東世相述略(續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李滿康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清末民初 广东社会状况 内政 经济交通

    第七節 内治廣東在淸末民初之際,由社會學觀之,外表則爲官治而無自治之名,但裏面則自治之實多而官治之實少,試觀大淸搢紳錄之官員名單,以少數人而能治理廣土衆民之國家,則可證余言之不謬,其中原因雖多,而以宗法社會之獨特組織存在於中國,不失爲最大之原因,試申言之。宗法社會,爲中國社會組織基本特色之一。或謂中國以農立國。農民占人口之絕大多數,自然產生宗法社會,然而並世諸國之民族,除至今尙停留遊牧時代者外,無不經過農業社會之階段,然何故宗法社會,只產於中國而他國未之...

  • 文章永春地方掌故(續)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9期  作者:許潔泉 出版时间:1973-06-30
    关键字: 地方事迹 乡野轶闻 社会状况 交通设施 故乡特产

    一三都槪要與林采挺之死一三都爲永春邊遠地區,地險民悍,夙稱難治,一都所轄範圍,有頂三鄕、下六社,市肆在黃板街,淸代設有汎地衙門,置百總一人,俗稱總爺,以防衛邊區治安,因該處與安溪、德化、大田、漳平、寧洋等縣交界,往來商販複雜,聚集交易,各種貨物,應有盡有,嚮午時間最爲熱鬧,且有賭棹當街擺設,墟期逢二逢五,一月之間共爲六次。三都市肆在福鼎鄕,不及黃板街繁盛,所轄爲大橫、景山、曲斗、雲斗等地,礦藏甚富,惜未開發。一三都均有小河流交錯,當地出產杉竹散放在小溪河...

  • 文章澳洲尋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劉鳳桐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澳洲旅行 旅途见闻 社会状况 奇人轶事 自然环境

    (注:圖為筆者與澳藍三姊妹岩原住民合影時的情形。)澳洲—這個奇妙的地方,位於南半球,不僅四季與北半球相反,就連自然景觀及野生動植物,也與其他各大洲大異其趣,赴澳洲旅遊者,都有連篇累牘的報導,但深入於社會及人文層面者,則著墨甚少。我這次作東澳九日之旅,爲了節省時間,境內均搭飛機旅遊各景點,但澳洲大台灣二百二十倍,即使精華的東澳,也有台灣六七十倍,故僅能作點式的尋奇,凡異於台灣的一些事事物物,略作管窺式的報導。——社會福利制度完善,人民生活悠閒:澳洲稅制採高...

  • 文章西安鎮槪要

    来源期刊:《永春文献》 第4期  作者:黃廷光 出版时间:1972-03-15
    关键字: 西安镇概况 社会状况 经济政治 文化教育 风土习俗

    西安鎭位於城西五華里,爲全縣商業中心,貨物在此聚散,不特以供縣民之需要;且暢銷南安、安溪、德化、大田、晉江各鄰縣。區域本鎭區域包括:五里街、華岩、埔頭、社山、石鼓、上場城、卿園、仁莊、半嶺、洑江。全鎭二十六保,二百四十七甲、人口二萬餘。設有鎭公所,而第一區署亦在焉。經濟以土地生產及市場交易,僑匯收入,以增進地方之繁榮。物產以稻穀爲主,雜糧、蔬菓爲副,就業以農業居首,工商業次之,一部分向南洋開發,各憑智慧毅力以經營,不乏萬貫纒腰,故僑匯亦爲主要財源。金融匯...

  • 文章永春地方掌故(續)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4期  作者:許潔泉  出版时间:1974-09-30
    关键字: 风土人情 社会状况 抗日战争事迹 风土习俗

    農家樂農業社會,崇尚節儉,莊稼人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刻苦耐勞精神,令人感動,有自結婚之日,所穿新鞋至於終生者,因農人在天色濛濛中,卽赤足荷鋤出門,下田操作,時間正是卯時,天黑返家,洗脚穿鞋,適爲酉時,此卽卯酉鞋稱謂所由來,晚飯後稍作吸煙,便登床呼呼大睡,雖無休息與娛樂,然終年勞動,心無外鶩,實符勤儉美德,又合强健身體祕訣,所以疾病不侵,益壽延年,如以目前工業社會眼光衡量,將被譏爲怪物。農家耕種一年,不遭荒歉,一家溫飽不成問題,故男耕女織,各司其事,...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