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皇陵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秦陵榴花紅似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7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10-07-10
    关键字: 秦始皇陵 榴花 典故

    沿着台阶路登秦始皇陵,肃杀之中,只见陵墓顶上一片红光在跃然。哦,原来是石榴花盛开,如火、似血、奇艳、绝色。每当五月,这里榴花盛开,丛绿之中点缀著殷红,风景确实秀美。有许多男女游客,一对对地静坐于榴树下,一群群地蠕动在「红花绿林」里。他们有的借景谈爱,有的赏花解闷……而我呢,则为了揽胜觅迹到此。然而,从陵顶盘桓陵腰,再由陵腰旋绕陵脚,其结果是一无所得。唯有那榴花的火红,榴叶的碧绿,给我留下了深深印象。我还从来没有见过红得这般灼热放肆又成「大片」的榴花,心里

  • 文章登驪山秦始王墓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1期  作者:魯蕩平  出版时间:1972-10-15
    关键字: 秦始皇陵墓 诗词

    脚踏秦皇墓,高高一坵土。墓上草不生,更無一株樹。問其何以然,農民闢爲圃。當年殉葬物,盡爲人所取。剩餘墓道碑,竊去售商賈。生前多跋扈,死後遭人侮。威風安在哉,山靈也無語。竚立感興亡,江山誰是主。我游長安陌,往事悼千古。悠悠古與今,夢醒三更鼓。

  • 文章臨潼古蹟攬勝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譚心平  出版时间:1987-01-25
    关键字: 名胜古迹 西安 古都 秦始皇陵

    或再出书,就设计在洪坑沟杀了四百六十余儒生术士。秦始皇以为焚书、坑儒,可以斩尽杀绝知识份子,从此巩固其子孙万世之业;岂知传至二世,不过十五年即亡。后来唐玄宗商此建庙祭祀,并立碑纪其事。秦始皇陵:始皇陵位于临潼东约八公里。其规模之大,配备之丰,设计之严密,构造之奇特,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墓地周围约三公里,墓高约一百余公尺。据说内有珍贵珠寳难以数计,当年项羽进咸阳派了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穷,放火烧了三月不灭,至今尙有许多古物可凭吊。当年动用了七十多万奴工劳力

  • 文章詩幾首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2期  作者:魏華潤 出版时间:2012-12-23
    关键字: 老牛 学书法 皇陵 村居

    老牛读宋·李纲《病牛》有感,别其意而作筋疲力尽为谁忙?但得黎民谷满仓。一息尚存堪自慰,耕云播雨垦春光。学书法壮岁辛劳为国忙,余生漫步翰墨场。严寒酷暑何曾惧,第家墨池纸万张。面帖多年为出帖,承先立异两无妨。他年手硬挥毫日,满室生辉伴秋光。蛇口谒宋皇陵崖山赴海实堪伤,国弱民穷遭祸殃。寄语当今为政者,红装莫恋恋戎装。村居安居碧水竹林旁,蝶舞莺呜紫燕忙。室外清风随意享,园中果菜任余尝。欢临书法嫌时短,喜读诗文品韶长。放眼神州风景好,怡然自得度时光。

  • 文章修复「女娲皇陵」工程破土开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劉北鎖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女娲皇陵 开工修复 呼吁捐款

    修复「女娲皇陵」的工程,十月初一在「中华之母——女娲」的长眠之地——山西省洪同县赵城鎭侯村正式破土开工。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话历史人物。她在远古时期「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断鳌立极」、「烟灰止水」、「制作笙簧」、「刨造婚姻」,是包括「炎、黄二帝」在内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硏究员孟繁仁多年来考察发现:山西太行山、吕梁山、中条山等地有众多的女娲活动遗迹,证明女娲的主要活动舞台在黄土高原山西;山西省赵城鎭侯村是这位伟大母亲的长眠

  • 文章文化史話秦朝的崛起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7期  作者:李甲孚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文化历史 秦朝 崛起历史 秦始皇 秦始皇陵

    死了,祇做了短短的十一个年头的皇帝。他一死就被安葬在郦山。当他的遗体下葬时,二世皇帝以为「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当时有人说:「工匠为机,藏皆知之,藏重即泄。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在外表上并把陵墓伪装起来,如「树草木以象山」就是(以上均见秦始皇本纪)。这段话的大意是:二世下令:凡是在始皇生前服侍过始皇的宫女,和参加修建骊山皇陵内部的工人等,都要一律殉葬始皇,以免泄漏了陵墓内部的秘密。秦始皇这座坟墓

  • 文章秦始皇陵地宫出土 有大量水银呈几何分布证实司马迁史记中记载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9期  出版时间:1985-05-15
    关键字: 秦始皇陵墓 水银 考古发现

    驻香港特派员江素惠三月三十日电〕大陆考古工作者最近在秦始皇陵探明了皇陵的地宫建筑,这是大陆考古人员继发现秦兵马俑坑之后,秦始皇陵考古工作的又一发现。地宫就在现存的秦始皇陵封土堆下,兵马俑坑身后一千多米处。目前找到的是地宫宫墙和通往地宫深处的甬道。地宫轮廓呈长方形,长约四百六十米,宽约四百米。地宫东、北、西三面都有通往地宫深处的甬道。此一发现,证实了司马迁关于墓中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地宫中心确有大量集中的水银存在,分布面积达一万二千平方米

  • 文章輝煌古帝都 西京長安城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3期  作者:姚建業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西安 兵马俑 秦始皇陵 历史沿革

    坑内所见成排的兵马俑,业经专业技术人员修补复原。馆内设有三百六十度环形的电影院,播放重现秦王劳师动众,虐政于民,建造兵马俑的历史画面,令人回味,长吁短叹!悲哀啊!文化历史傲人 保护维修需人秦始皇陵墓地宫,俨然是一座地下王国与文化珍品宝库。秦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知名度无限提高,震撼天下,更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资源,有效协助工、农、商业蓬勃发展。权责机关,若不妥善管理与保护遗产,只是以商业的行为,进行掠夺性的挖掘

  • 文章丰县旅台同乡汉皇陵参观记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1期  作者:劉恆心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丰县旅台同乡 皇陵 刘邦 刘氏宗亲会 刘禹锡

    古豐縣是物華天寶,地靈人傑之地,是漢祖劉邦的故鄕。本人出生於豐,食豐之水長大成人,卻服務於山東卅多年,爲報豐鄕養育之恩,退休回鄕後,不辭勞苦,屈躬求人,毅然自費奔波呼籲,發起漢皇祖陵的修復與建設,旨在借文化搭起之台,唱經濟發展之戲,提高豐縣知名度,振興豐縣經濟,幾年來受盡風餐露宿之苦,歷盡蹙眉折腰之辱,終於感動了「上帝」,政府支持,各方集資獻力,使漢皇祖陵初步得以修復,繼而得到海內同胞的廻響,參觀旅遊者,考察採訪者,認祖歸宗者,絡繹不絕。去年台灣電視台的...

  • 文章神州短調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6期  作者:張寶義  出版时间:1992-02-15
    关键字: 桂林 秦始皇陵 梅州 散文诗联 艺文选粹

    ㈠桂林览胜桂林山水世无俦,引得骚人结伴游,阳朔奇峰拔地起,漓江舒啸泛轻舟。㈡谒秦始皇陵及参观兵马俑地下阵地秦嬴帝业已消磨,賸有皇陵伴半坡,兵马八千俑尙在,可曾保住旧山河?㈢雨中游杭州西湖濛濛细雨到杭州,初访西湖作胜游,美景先贤称西子,浓粧淡抹两兼优。四游梅州阴那山、灵光寺、五指山。阴那五指揷苍穹,天上人间举目穷,野鹤归巢投玉树,闲云出岫泛长空,士淳课士粲花馆,惭愧修禅济世功,师椅一籐精巧织,灵光寺里觅仙踪。㈤故鄕赞(梅县桃尧鎭大美村)大美饶诗意,田庄绿野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