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电灯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温州电灯史话夜明珠初照白鹿城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4期  作者:巖風 出版时间:1994-08-01
    关键字: 电灯 电灯公司 发展史 温州白鹿城

    今日温州是座不夜城。夜幕一降临,钨丝灯、白炽灯以及那色彩斑斓的霓虹灯,使整个白鹿城变得流光溢彩,越发美丽可爱,仿佛谁也没感觉到白天的消失,黑夜的来临。可在八十年前的白鹿城,郤是另一番模样。那时一入夜,黑暗笼罩着全城,市民们只有靠菜油灯盏、煤油灯、蜡烛甚至竹篾照明;夜间出门,只好打着灯笼。生活的不便,凡上了年纪的人都深有感受。直至一九一四年春,白鹿城亮起了第一盏电灯,人们给它取个美名,曰:「夜明珠」;从此,结束了煤油灯、蜡烛一统天下的历史。这里记下的仅是

  • 文章江蘇電業史(上)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16期  作者:朱大經 出版时间:1964-04-25
    关键字: 江苏 电业 电灯公司 电力公司 依拜德 江苏镇江大照电灯公司

    电业、来源于电气事业,而电气事业,来源于前电气事业条例第一条之规定「凡应」般之需用,供给电光电力电热之营业者,为电气事业」。但此「气其字,以学理言,殊欠妥适,故现行之电业法,其第一条之规定,为「本法所称电业,谓应一般需用,经营供给电能之事业」。此一「能」子,包括甚广,其定义,较前确切简明。吾国电业,肇始于清末,距今不过八十余年。当时多为小型电业,发电容量有限,输电线路不远,仅能供给小范围之电灯,故称为「电灯公司」。逾至足初,繁盛之商埠都市,或交通中心,及

  • 文章(專載)一座城市的身世臺北城走過一百一十年滄桑河南陳星聚建築臺北城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5期  作者:王瓊  出版时间:1995-01-03
    关键字: 刘铭傅 陈星聚 石坊街 电灯

    坡、南洋等华商来台贸易,后来又购买「飞捷」、「成利」和「万年清」三艘火轮专跑大陆沿海各城市与淡水、艋舺和大稻埕,使台北府的「商埠化」逐渐形成。从开铁路到架设电灯刘铭传经营台北府的趣闻趣事开铁路,从「台北府」到基隆,筑成台湾第一条铁路,不但经费全靠自筹,更要说服当时反对的「愚民」,可见其艰困的情形了。当时这条铁路是从大稻埕到松山,买了一辆中古火车头「腾云一号」(原行驶上海吴淞之间),现仍存放在台北市新公园内,到一八九一年才完工通车。设立现代化邮局,刘铭传接任

  • 文章重慶照明史話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6期  作者:張鏞 出版时间:1973-02-01
    关键字: 重庆 照明史话 电灯 电力照明

    重庆在淸光緖二十九年,即有电灯,那时是由「烛川公司」经营,惟以该公司设备简陋,发电有限,电灯光线极弱。该公司属于民营,地址在重庆太平门城墙边,(以后改为顺城街),一般人称它为电灯局。局址范围甚大,占地在一万坪以上。局内锅炉,以生煤为燃料,炉灶旁建有一大烟囱,约有八、九丈高。当时重庆的工厂少,这个大烟囱是市区唯一的一个。每天用煤量甚大,经常运出来的煤炭渣,堆集在附近空地,像一坐小山。那时一般市民的燃料,是以煤炭为主,柴火次之。电灯局用过的煤炭渣,是一般贫民

  • 文章山西最早期的兩項建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1期  作者:趙秀亭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魏榆电灯厂 晋华纺厂 民间股份有限公司

    赵家世居楡次县城,在淸朝末年,独资开设有协成钱庄和协成布庄,由先祖父赵世刚先生指导经营,并由京师大学堂毕业的家父 玉泽先生主持实际业务。赵家有钱庄布庄又有良田,因之,本县及外来的人,认为楡次赵家是个富商,也是个大地主山西的电灯厂首先创设在楡次,山西的纺织厂也是首先创设在楡次,而且这两大事业,都是由先祖父和先父集资创设。在那个时代,他们居然有眼光与魄力,从事于他们所外行的事业,现在看起来,也够使人敬佩的!这两个厂:一个叫魏楡电灯厂,一个叫晋华纺厂。现在把这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