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特产小吃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記舊遊·憶開封(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2期  作者:原景輝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娱乐场所 开封街道 祭代王 特产小吃 回忆往事

    乃建一分公司。丹凤为其本名,丹华为其弟名,至为何姓,则未曾记及,遗憾。(十九)名产与小吃(甲)景文周包头就记忆在咱们北方、扫女一年四季不论冷热,多爱用毛巾「布」裹头,其作用是美观、遮阳、与防风砂;而中老年的稍讲究点、便多采用「包头」、制作材料不是尼龙(当时尚未发明)、是丝?是麻?我不清楚,黑色,长约四尺、宽近一尺、质地轻轻,握住硬中带柔,不易污染,永不褪色,他处可能有制作、不过开封景文周:出品最驰名,当年能买一两条孝教长辈或赠购年长妇女,深受欢迎。(乙)五

  • 文章海州水蘿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思齊 出版时间:1980-09-01
    关键字: 水萝卜 三种吃法 特产 小吃

    吾鄕每値春夏之交,「水蘿蔔」便上市了。那種水蘿蔔,您如果沒見過,可不能照普通蘿蔔的樣子去想像它,因爲它完全不像蘿蔔,它生得鮮紅透亮,玲瓏滾圓,像煞了櫻桃,只是多長了一條細細的小尾巴。每十個左右,連帶着碧綠的纓子,紮成手掌般大,一把一把的叠在菜筐裏,沿街叫賣,那副紅翠欲滴的新鮮勁兒,就甭說有多麼可愛了。水蘿蔔通常有三種吃法:一是涼拌,去纓去尾,用菜刀背輕輕一拍,置滿一碟,拌以醬油、麻油、酥脆鮮爽,還稍稍有一絲辣意,可口已極。一是淸燒小烏子(長約寸半的海產烏...

  • 文章早年温州沿门叫卖的商贩与小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3期  作者:丁世權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商贩 小吃 特产 历史考究

    笔者早年随先父母居住外乡,稚龄时偶一返回温州故里,为时皆极短暂,所以对温州人物掌故所知甚少,仅对沿门兜售的几种平民小吃,尙存若干印象。近五年来,回温多次,或许由于社会经济变迁,深居旅馆之内,已不易见到此景,然偶忆及,昔年景况,仍宛在眼前也。一、卖「柑卤」:温州产瓯柑,风闻遐迩,是果中极品,味甘性凉,微带苦味,一度曾用作贡品,上贡朝廷,但不耐久贮。盛产之季,无法运销外埠,柑农只好搾汁装桶,肩挑入城,沿门叫卖,当时每碗所值不过铜元一文,极受家庭欢迎。现在

  • 文章故鄉江南之旅隨筆(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48期  作者:馮俊華  出版时间:2007-02-20
    关键字: 江南之旅 秦淮小吃 太湖特产 旅途随笔

    当地地陪小张表示,南京以前有人称之「石头城」,其实造就了全中国最多也最优秀的石雕工匠,许多北京「紫京城」的雕刻绝大多数都是出自南京石雕老师傅的手艺,最近的无锡陵山大佛就是南京石雕工匠的佳作。南京的天气—冬、夏均长(正好一冷一热),台风、地震极少。南京有五多:山多、水多、树多(法国梧桐树)、城多、石头多!市区计程车人民币九元起跳,一般称司机都叫「师傅」!中午,一行十四人(含领队、南京地陪、全程全陪)至南京「晚晴楼」秦淮小吃。「晚晴楼」是一座专营晚晴「八绝

  • 文章鍋塊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志武  出版时间:1984-08-15
    关键字: 锅块 风土习俗 陕西小吃 特产

    鍋塊,是一種麵食,流行於陝西省西北部,甘肅省亦有之。就辭推義,這種麵食的名稱恐怕尙不爲一般人熟知,其實也可以稱爲大餅。說鍋塊就是大餅,那也是相近的,廣義的說法,大餅可以用發酵麵作,也可以用死麵作,大都薄薄的,可以加入各種作料,可以弄成硬殼殼的,也可以弄成軟癱癱的,鍋塊則不然。大如摩托車輪胎做鍋塊以供自己食用的較薄,厚不及寸,大如一隻大茶盤,專售商旅用的較厚,形狀像一個摩托車輪胎,重量當然也很可觀,一匹驢只駄四個,要給一個初次見到的人介紹,眞可嚇人一跳,做...

  • 文章西安的醪糟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韓大偉  出版时间:1984-08-15
    关键字: 醪糟 陕西小吃 特产 风土习俗

    正好装四只。可是这种四喜汤圆却是用四种不同的饀儿做成的。通常是用豆沙、枣泥、山根、桂花芝蔴四种,你如果只喜欢某两种,也可以任凭你指定,店东是会遵办的。这家卖的汤圆,论价钱可不便宜,如以现行的钱币来说,每只汤圆约需十五元以上,这较普通小吃可就贵的多啦!他家的汤圆所以贵的原因是因为煑汤圆是用糟煑的,不但汤圆好吃,连汤喝起来也非常甜美可口,不像用糖水煑的甜腻腻的,吃上一次就会生厌。因此这家舖子还经常有些并不为吃汤圆,而专为喝他家煑汤圆的糟汤而来的常年主顾哩!

  • 文章關中定糕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張逸志  出版时间:1984-08-15
    关键字: 定糕 关中小吃 特产 风土习俗

    讀了九月二十三日「中副」所刋夏兆瑞先生的「中原紅棗」一文之後,使我想起了家鄕特有的一種食品——「定糕」來了。在關中各地的市集上,出賣一種用糯米和紅棗作成的食品,名叫「定糕」。其做法是先將糯米在鍋中煑上兩滾後撈出,再平舖於蒸籠中,每一層米上再舖一層洗淨的紅棗,共爲糯米紅棗各四層,厚度約爲二十公分,然後再放於鍋上蒸熟,用獨輪手推車推到街上,切成三角長塊形出賣,吃時不用碗碟,只用一根竹片削成的叉子即可,是一種色、香、味俱佳的大衆化食品。至於做「定糕」所用的大棗...

  • 文章遵义风味小吃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5期  作者:周盛勇 出版时间:2010-02-13
    关键字: 遵义 风味小吃 特产风俗

    遵义除了上文中所写的风味小吃外,春节期间还有「送财神」的风俗:江湖上走街卖艺者,趁过年时,带着用红纸印好的财神像,向士绅或店家奉上,再唱几句吉利话,讨个喜钱。唱词(记不全)大致上是:「贵宝地,有福气,朱雀玄武好风水,左边栽一根摇钱树,右边柯(放)一个聚宝盆,摇钱树,聚宝盆,捡得黄金玉和银,初一起来捡四两,初二起来捡半斤,初三初四不消捡,斗大黄金滚进来,滚进不滚出,滚到主家一堂屋,主家的堂屋装不倒(了),拿些钱去买田庄,上头买起遵义府,下头买迄永安庄,买个

  • 文章中原特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7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5-07-25
    关键字: 家乡特产 风味小吃 怀念往事

    故鄕特产,特别令人向往,背鄕离井愈久;向往的鄕思愈浓。每见报导我大陆各地特产,最能引人入胜,使人神往!尤其想起那些为他处罕见的故鄕特产,更激起人们的鄕思潮涌,无限怀念!益觉桑梓鄕土可爱,对匪同仇敌忾心愈益坚强。谅为我海内外千万游子所同感亦所乐闻吧!中原气候中和,黄壤松土,天然特产较多,约可分为食品与非食品两大类,都是特别优异著名的地道土产。名产食品有:「豫西石榴陜(州)灵(宝)枣,豫南芝蔴香又好;孟(津)梨宝(丰)酒伊(阳、川)洛(阳、宁)柿,有香有甜

  • 文章家鄕——河南的醉棗與通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朱蒂 出版时间:1980-03-25
    关键字: 醉枣 通菜 地方小吃 河南特产

    現在正是滿街的新棗上市,靑翠艶麗,入口香脆;在本省,四季如春,一年到頭,新鮮蔬菜輪番上市,兼且日本梨、美國大紅蘋果,也因近年交通便捷,充盈於市,所以大家平時吃慣了新鮮蔬菓,因此不以物稀爲貴。囘想抗日之時,交通不便,黃河兩岸,每至嚴冬,風雪遍地,一切生鮮時果,不易久藏,此時的小黃瓜,也身價百倍了。記得每年十一月前後,棗子成熟,嫩綠、香甜,成爲歲末之鮮果;每當棗子盛產時,家家戶戶,都摘取一些碩大,圓潤的靑棗,用淸水洗淨,乾後,噴以米酒,(注意,不是浸酒,而是...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