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火烧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河南小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趙同信 出版时间:1976-04-25
    关键字: 河南小吃 火烧 胡辣汤

    化食。⑿菜角——外省人名油炸角,吾豫多以面粉、包靑菜、粉条、加蛋,放在油锅中炸焦而吃,味美无比,大街小巷,呌卖者,比比皆是。⒀水煎包——是河南特有,与他处做法不同,味道有别,非吃过者不知其味。豫东人尤为喜爱。⒁火烧——火烧与烧饼不同,更与油饼有别,火烧比烧饼厚,内加有五香料,烧饼多夹油条吃,火烧多加牛、羊、猪肉而吃,与北平之麻酱烧饼亦不尽同。虽吃过亦难说明其不同之处。形状比北平麻酱烧饼大,夹卤肉吃最香,最美。⒂牛肉汤——牛肉汤泡锅盔,美香无比。河南的牛肉汤

  • 文章第一次看電影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4期  作者:高映軫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电影 罗启疆 火烧红莲寺》

    的黑白片。那片子似乎叫「火烧红莲寺」。武侠、恶道,口一张或手一扬,就有一道长长的白光,中有小剑,双方的白光就在空中打去打来。败者逃走;胜者也是一踪身即在云端,追赶前去。最奇妙的是,某道人用手一指,对手便被钉在墙上,像风车似的旋转起来。这一伟大特技,特别令孩子们惊喜。这一大热闹场面持续了多久,现已记不起来了。至于那位旅长罗启疆之所以令我记得,是因为他曾到过枣阳南乡。旧时我家在一个小镇子上。一片房子的左翼,通过一个圆门,有一处庭院,原为家塾,前后都有花园、花台和树木

  • 文章吃在楊集·吃在楊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水淼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风土习俗 特色小吃 “自身炒” 火烧蝗虫

    (六)自身炒(下期推出乾隆肘子及羊肉煮大酵捲子)這道菜,不但菜名鮮有聽聞,嚐過的人恐怕更少。所謂「自身炒」,顧名思義,就是自己炒自己也。蘇北兩淮地區農家,常遭蝗害,種植包穀高梁,只要被蝗群掠過,就會被吃個精光,農家爲防蝗害,乃根據《討蝗蝻檄》中的方法,在田間挖一數丈見方,深約三尺的土坑,利用四野黑暗的夜晚,在坑內焚燒麥稭,此時,蝗群見到熊熊火光,就會蜂湧迎光而來,撲向火源。不久,麥稭燒盡,火亦慢慢熄滅,此時,被火燒掉羽翅的蝗蟲,只有在餘火中亂奔亂跳,直到...

  • 文章火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隋沺吉 出版时间:1986-04-30
    关键字: 电视节目 火烧 故乡味道 思乡

    华视74.年⒓月⒖日,(星期天)晩间「环球大进击」的节目里,介绍在韩国仁川的华侨做「火烧」。火烧有两种:一是酦面的,一是硬面的。都是用平底锅烤的,趁热吃又香又脆,一人两个就可以吃饱。火烧是鲁东各县,普通的面食,一年四季到处有售。春天赶山会(庙会),或赶集的时候最多。这物美价廉的食物,一般平民都吃得起的。赶集的商人,午餐吃烩火烧的多,到饭馆里,只要吩咐掌柜的一声:「请烩两个硬面火烧。」(酦面的不能烩火烧),掌柜的马上配佐料:猪肉、木耳、虾米、蘑菇、少许的靑

  • 文章阳江溪中流之火烧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4期  作者:陳培根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火烧桥” 古建筑物 桥名由来 历代碑铭

    火烧桥,位于我县三河鄕之大庙口以东约十余华里处,系靑石以五拱(或七拱)所筑成(高约二丈至六丈不等,宽约丈许,长约一百五十公尺许),而横跨阳江溪中流之两岸,是为我县境内最高且最长最宽的一座极雄壮之大拱桥,然以整个湖南而言,其盛名仅次于邵阳县境之九拱桥。况火烧桥,也属我县境内最宏伟古建筑物之一,也是我家至紫溪鎭及白牙巿必经之处。何以此桥名为「火烧桥」?据闻此桥建筑之处,在若干年前所建筑者,系属一座较短而狭的木桥,每年都要遭天火焚毁达二次以上,但每次烧毁之后

  • 文章十四两大火烧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郭述真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火烧 十四两 民间传说 做人道理 诚实

    当余童年时期,常听老人讲,做人做事,要忠厚老诚,交易买卖,不可少斤短两,否则虽得一时便宜,久而久之,难得好报,老人家一时讲到,本县西鄕重鎭曲里铺街上有一家卖「火烧」(烧饼店)的铺子,乃以一斤重大「火烧」为号召,实际上他卖的「火烧」饼,每个只有十四两重,甚至不到十四两。平时买者,为着吃一个烧饼,谁还去找秤称它,当然无人去称。日子久了发财盖房子,乃是必然的,忽然某日来了一位肩挑小贩,也卖「火烧」大饼,标明他的「火烧」饼只有十四两重,以收十四两重的价钱,当时

  • 文章登大王峯燒知止觀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8期  作者:司琦  出版时间:1981-05-15
    关键字: 江苏学院 大王峯 火烧知止观 往事回忆

    我溜過宜興城下的「鬼門關」後,先到江南行署休息半月,然後結伴去母校。當時行署主任爲冷容菴(欣)將軍。在母校四十週年校慶餐會中,我向他敬酒時說:一飯難忘,而我於危難之時,在他那裏食宿半月,實不知何以爲報也。

  • 文章酸甜苦澀憶兒時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朱應容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书院小学 栗子沫膏 烧羊肉 火烧 钟鼓楼 宏济堂

    味特出他鄕罕见的十种,作为代表,以慰鄕思。㈠栗子沫膏:是以栗子、桂圆、红枣磨汁煮成浓浆,眞是人间美味。记忆中只有衙门口的一处小摊有售。㈡烧羊肉:衙门口对面廊下,每天上午有一个胖胖的回子,设摊专售烧羊肉,色香味倶绝,单看那琥珀色的的肉冻,就令人垂涎三尺。㈢糖火烧:钟鼓楼前南大街西侧烧饼舖的新产品,长方形,内实砂糖猪油,文火烘焙制成。㈣煎包:到处有售,俗谚:「丰县的包子三面黄」,异鄕从未之见。以精肉、粉丝、葱花、姜末作馅。粉丝浸泡时须求软硬适度。㈤粘糕:以黍子

  • 文章火烧松明楼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9期  作者:楊憲文 出版时间:1999-12-25
    关键字: 火烧松明楼 火把节 历史来源 历代诗文 历史集萃

    相见,皮罗阁伪装得格外热情,互道寒喧后,即行祭祖。祭毕,邀请至松明楼赴宴,频频敬酒,饭至日啣西山,各诏主已酩酊大醉。皮罗阁溜下松明楼,命令早已埋伏下的士兵,举火烧楼。刹时松明楼全部着火,浓烟滚滚、火焰冲天、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照明夜空。顷刻之间,松明楼全部化为灰烬。五位诏主无一幸免于难,全部葬身于火海之中。阿兰夫人得知噩耗,次日即往寻尸,在火墩里用手扒找,整得十指流血。『后人因纪念夫人,每年火把节,妇女们用凤仙花染红指甲』。终于找到右臂套有铁镯的焦尸,抱于

  • 文章滇西的火把節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期  作者:蔣公亮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滇西火把节 风俗活动 历史传说 火烧松明楼

    象征,来纪念火烧「松明楼」的故事。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