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温江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温江县志缘起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6期  作者:曾學傳 出版时间:1973-02-01
    关键字: 温江 县志 缘起 修志

    温江县旧志,草创于淸康熙二十五年三韩王明府瑚,再辑于乾隆十一年燕山冯明府中存,三修于嘉庆十九年钱塘李明府绍祖。王、冯志已无存,李志虽存,殊嫌陋略。如尹瞻,任汉之伦,为邑魁耆,皆阙传;所志多属鄕里好行其德之士,不足资观感而兴起后来。其他亦均如簿记杂钞,不必尽归典要,望之令人色沮;吁可慨己!光緖末,愚为温江县土鄕志,捜求补苴润色,不遗余力,颇为识者所与。今国家新造,列县皆奉令修志。邑侯成都张君骥,照会绅耆赵君熙光总理局事,而聘学传为纂修,陈侍讲国华,段副贡毓

  • 文章温江县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1期  作者:蜀俠 出版时间:1964-05-01
    关键字:温江县志》 地方文献 优劣述评

    民国新修温江县志,始事于民国八年,九年纂成,十年木刻出版,凡十二卷,订为八册。监修知县张骥,纂修县人曾学传。本县旧志,草创于淸康熙二十五年知县王瑚,再辑于乾隆十一年知县冯中存,三修于嘉庆十九年知县李绍祖。入民国后,王冯两志,县中已无存本(査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存有冯志四卷),李志虽存,亦嫌陋略。民国新修十二卷,其目录分为建置、地理、民政、风敎、艺文、兵事、官吏、人物(上下),列女、物产与杂识,较李志多十万言。张骥倡修本志,其旨趣见于所撰序文,谓「时方患扰攘

  • 文章萨尔温江畔历险记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石炳銘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萨尔温江 历险记 人物回忆 边境军事 中缅冲突

    的部队军纪不好,激怒了当地泰族及佤族居民,一状吿到缅甸政府,于是缅军约一个步兵团的兵力,就开到了莱茉山附近,对莱荣山采取包围态势,同时也出动飞机飞临莱荣山上空示威及侦察。莱茉山的东侧就是萨尔温江,两岸居民都是佤族。西岸的佤族,长期以来都和莱茉山的统治者张家不睦,他们配合缅军,封锁了沿江的口岸。莱茉山的北面,则全是强悍的克钦族,是敌是友,眞象不明。邱开基将军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结论是暂时据险固守,同时派人星夜赶往二百公里外的滚弄,召当时驻在该地区的李文焕、南

  • 文章溫州人話温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1期  作者:薛雨龍 出版时间:1968-05-25
    关键字: 温州气候 温江 温州建筑古香古色 温州七城门 皮箱 纸伞 温州柑 江心寺 拦街福节

    ,在广西省贵县的叫『西瓯」,在广东及海南岛的又叫『南瓯』,福建闽北一带叫『建瓯』,而浙江东南部始称『东瓯』。瓯江是浙南第一大川,长约三百六十公里。发源于括苍山诸溪,蜿蜓东流入海。瓯江一名温江,又有永嘉江、永宁江、蜃江、愼江等名称。有南北二源,南源出于庆元县西北,亦名秦溪,东北流经龙泉、云和二县始称大溪;北源出于遂昌县西南,东南流至松阳县称松阴溪,再流至大港头,南北两源合流,至处州丽水县附近,又纳北下的好溪、畎溪,遂有瓯江之称,流至靑田县附近,南容小溪,更流至温州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