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渔民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談談「公所」「會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6期  作者:金鏞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公所 会所 渔民 渔业

    尤其是岱山为多。(这部「定海县志」是民国十年出版的,那时滃洲县尙未成立,故以岱山为准)。盖舟山羣岛为浙东渔场之中心,而岱山又为渔业重要沙头,(岱山为现滃洲县治所在地,海岛上成市面港湾码头,俗通称沙头),每年渔汎期间,各帮渔船鱼商麕集岱山,及其附属各岛,故各帮渔业公所,大都驻扎于岱山。渔汎期间,浙江渔区买卖鱼价,均以岱山为依据,随时由各公所推派代表,集会议定公布,某月某日,某货某价,均有详细纪录,各帮渔船鱼商结账时,彼此均恪遵无违,凡属有公所驻在的地方,必与渔民

  • 文章楓涇初稱——白牛村由來傳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11期  作者:牛半農 出版时间:2004-11-10
    关键字: 白牛村 传说 渔民

    千年古鎭枫泾,成市于宋,初称白牛村,是水网地区,河港交错纵横,早有人烟,以渔民为主,捕鱼为生。传说,一天夜晚,皓月当空,湖面波光潋潋,夜景如画,一对渔民夫妇,驾着小船,徜徐在月光水面之上,守候撒网的最佳时机,台望间,远处小浪掀动,渔民夫妇赶忙划起小船,向水浪处划去,划近一看,水声很响,渔民迅速撒开渔网,不一会,慢慢拉动渔网,收回船上,顿觉极为沉重,原以为撒上一网大鱼,好生喜欢,起网完毕,倒在船舱面上,没有看鱼儿,只见黄澄澄的金色链条,光芒四射,链条一头

  • 文章漫談搶蟹和蟹的加工品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8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76-09-01
    关键字: 螃蟹 美食 加工 渔民

    秋季里,就有上网,但产量不多,个体不大(俗叫小门子蟹),靑蟹的正式汎期,是在农历每年十一月初至次年正月底,在这汎期里所捕获的,个大黄满,肉肥脐团,制成抢蟹,鲜美可口,佐酒过饭才是无上隽品。抢蟹之所以名贵,第一由于时令所限,过时难得;第二在于货色新鲜,抢醃得法。醃抢蟹没有科学化秘诀,祇要抢蟹的卤汁,咸度适宜,醃浸时间准足,蟹品选材得当,做出来抢蟹,虽不能达到我们家鄕,那样标准,但亦决不至没有品尝价値。我们家鄕,渔民们在洋地里捕蟹,将捕获的鲜蟹排列于船舱里

  • 文章我與基隆漁業(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戚光烈  出版时间:2000-09-20
    关键字: 基隆 渔业 人物回忆 渔民保险

    渔民保险备付金案之争台湾的保险事业很发达,此种现象表示了政府对于造福民众、安定社会所做的努力。在各种不同性质的保险中,军公敎人员保险与劳工保险对于安定军公敎人员与劳工生活所发挥的功能很大。令人遗憾者,从事渔捞劳动的渔民,虽然也是劳工,却不能与其他劳工一视同仁的享受劳工保险条例中所规定的权利。对于渔捞劳动的渔民,另有一条既不合情,又不合理的特别办法,使渔捞劳动的渔民应享的保险权利几乎完全落空。此为政府保险政策中最大的败笔,也是政府未能取信于渔民最大的行政

  • 文章東引黃花魚汛

    来源期刊:《闽聲》 第42期  出版时间:1970-12-30
    关键字: 清明节 谷雨 渔船 渔民

    黄瓜鱼」,所谓黄瓜鱼即黄花鱼,亦称黄鱼,学名则谓「石首鱼」。其产量之丰,要算是东引的横山(即浪岛,现在改称为亮岛),所以有「横山瓜」之名。黄花鱼因耐不住北方寒流的侵袭,故逐渐游向南方海中。而东引岛的四周四处暖流地带,是这类鱼之「温床」;尤其浪岛与东引岛之间形成斜坡的渔场,最为它们喜欢停留之地。所以每年到了这时候,黄花鱼便结集在上列的地点产卵,鱼汎开始自三月的淸明节,经谷雨前后至四月的立夏时。因此在淸明、谷雨节所捕到的可说纯是黄花鱼,当地的渔民,俗称

  • 文章普陀山趣事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6期  作者:韻至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普陀山 和尚 鲨鱼 渔民

    掺入下一餐的锅中去煮,煮出的饭量会比不掺陈饭的为多,由此陈陈相因,因因相习,此为前寺掺陈饭的来由。但以笔者记忆,故鄕也很流行这种掺陈饭的习惯,人们称这种陈饭为饭娘,鄕下人俭朴成性,把剩饭掺入米中再煮是很自然的事,唯前寺掺陈饭竟卓然成一典故,这风俗究竟是谁影响谁只有让民俗学家去探讨了。渔民打斋普陀邻接渔区,自古就和渔民有很深的渊源,原来的不肯去观音院就是渔民遮蔽风雨的寮屋,后来佛顶山慧济寺的建造,木材砖瓦从海边运送到山顶就是千百个福建渔民从山下到山上一个个接力

  • 文章談套兒河口外的張網船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周曄 出版时间:1984-03-20
    关键字: 大洋口 渔民生活 故土回忆

    的汜滥冲淹,现已无迹可寻。而另一道河则由分汊处向南直走约十五、六华里经过笔者家鄕久山东边里许,再逶迤走向西南,这道河就是禹疏九河之一的徒骇河(在霑化境内)。也就是该河的最下游。该段河道屡经淤塞,河牀甚浅,虽经疏濬,海水也仅能潮到久山南十几里,可通行小帆船,再向上虽两岸河堤高数公尺,只是干河而已。说完以上的河流再说沿这两河附近村庄,有很多养张网船人家。渔民家有渔船叫养船,因为渔船一年需要保养修补两次,故称养船。而「张网船」是单指以捕捞虾子、制成虾皮和虾酱为主

  • 文章聊园随笔——记无锡沿湖渔民的演剧酬神——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期  作者:秋心  出版时间:1970-01-26
    关键字: 无锡沿湖渔民 演剧酬神 乡野轶闻

    吾邑沿太湖的渔民,虽然在陆上没有住宅或其他不动产而以渔船为家,但是他们的船都有固定的停泊所在,世世相传,迄未变更,所以在沦陷以前,亦将他们纳入地方保甲编组。他们约有二百户弱,编分二保,一保属第四区徐巷鎭,另一保属同区河埒口鄕,与本地居民同享有国民应尽之义务与权利。可是他们有一种和本地居民不同的特殊风俗,就是他们在湖中捕渔时,如果遇到了警风骇浪,船只人口均吿平安无事,他们例须在徐巷鎭沿锡宜公路太湖边的石埠里马祖庙前雇请戏班,演剧酬神。马祖庙前左侧有戏楼一座

  • 文章洞頭民歌三首(閩南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5期  作者:紹結  出版时间:2014-10-01
    关键字: 民歌 闽南语 白底船 渔民生活

    ㈠行船真艱苦行船真艱苦無風要搖櫓吃粥配菜脯沒錢賺給某㈡白底船新造白底頭尾紅搖櫓架槳駛布篷三日不到大岙港家内吃用靠啥人㈢網艚艚網艚早起開嘴嘟討海人十個九沒某候等幾時海路好積蓄銀錢再娶某

  • 文章海域特色的漁島民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11期  作者:金立高 出版时间:2015-11-10
    关键字: 岱山岛 渔岛民俗 渔民 生活习俗

    岱山岛,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岛礁星罗棋布,渔场广阔无垠,水产资源丰富,捕捞生产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广大渔民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化和千姿百态的民俗文化,而具有浓郁个性特色的渔家风俗,是海洋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珍珠。传统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有龙文化、船饰和渔民服饰文化、海鲜馔食文化、宗教信仰等等,体现在岛上居民生活习俗的方方面面之中。一、传统文化与渔家生活习俗第一、飮食习惯。渔民与酒有不解之缘,每次出海总要带上一定数量的黄酒或白酒。生产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