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浙江抗战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錢塘烽火憶當年㈠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6期  作者:李楚狂 出版时间:1985-06-10
    关键字: 抗战回忆 钱塘大桥被炸 淞沪战役 浙江抗战

    劳,冒险犯难,为抗战牺牲服务之精神,及今追思,尤深感念!冒着炮火救护伤患浙江抗敌后援会成立后,各县市纷纷发起成立分会,从事当地之军队慰劳与民众救伤服务,其中以嘉兴与吴兴两县工作最为繁重,成绩亦极卓著。因嘉兴乃沪杭铁路中间站,吴兴接近京杭国道,又便利水运,淞沪战场伤患官兵后送的第一站,而且这两个县,同时也都有军队驻防,便成为敌机轰炸的目标,各该分会救死扶伤,竭尽全力,使受伤官兵获得精神之慰藉,后方被炸民众,亦得适时救助,在抗战初期至有贡献。淞沪之战,国军经

  • 文章經濟作戰有功的楊管北鄕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4期  作者:裴可權 出版时间:1995-04-10
    关键字: 浙江抗战 经济战争 杜月笙 杨管北 浙江乡贤

    抗日战争中和杜月笙有密切关系,在上海和敌人周旋的徐采丞声称,能买通日军,由上海运进纱布。于是,戴先生和杜月笙商妥,由杜组织通济公司,自任董事长,杨管北任总经理。徐采丞任副总经理。对于通济公司的报酬,是照货价加百分之三十的管理、杂费、运费收购。当时敌人不认为棉纱是军用物资,徐采丞以八百万美金购买绵纱六千件,每件四百磅,共二百四十万磅,两千磅为一吨,合一千二百吨。这样重的货物,运输起来是相当困难的。于是决定,三千件由水路装船运往浙江淳安交货,由淳安货运

  • 文章抗战期间浙江省政府浙西行署人事槪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1期  作者:陶怡 出版时间:1987-01-10
    关键字: 浙江抗战 浙西行署 人事概况

    抗战期间,浙江省政府为便于指挥沦陷地区及敌前敌后地方政务之推进,特在于潜天目山设置浙西行署,派贺扬灵(培心)为主任,于二十八年九月就职成立。贺氏江西永新人,精明强干,昔年曾任绍兴县长、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政声昭著。受命坐鎭浙西,为战地政务立下不少汗马功劳,玆录三十年九月在职人员如次:一、行署内部人员主任:贺扬灵(培心)、江西永新、廿八年九月到职。秘书处处长:薛作鸿(堃垓)、湖南益阳、廿八年十月到职。特务秘书:彭希祖、杨钜松。主任科员:陈秋明、科员:敬甲华

  • 文章記民國二十八年五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5期  作者:姚振昌 出版时间:1984-05-10
    关键字: 浙江抗战 五四运动 民国往事

    「蒋委员长万岁!」声浪响彻云霄。我营官兵感动得热泪盈眶。领袖、人民、民族意识、爱国情操、相交流、相结合:是多么伟大的一幕!晚上各连集合,淸点人数,没有一个新兵逃亡的,这就是领袖精神感召的反应,八年抗战,就靠这精神所支持,全国民心士气的表现,还不足以见证吗?再来说一说,两天中的伤亡,大约有四万多人、原因何在?语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是千古不移的定律。槪括说:是重庆人的防空观念欠正确,与缺乏防空常识,不作防空设施,有以致之。重庆有雾,和英国伦敦一般有掩蔽空袭的作用

  • 文章錢塘烽火憶當年(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12期  作者:李楚狂 出版时间:1985-12-10
    关键字: 浙江抗战 抗日战争 金华撤退 军旅生涯

    城。当时我最耽忧者,专署主要幕僚秘书詹誓流兄虽年轻干练,但接事未及三月,恐处理紧急行动,难以应付?嗣见彼协助分配工作,井井有条,文武职员亦均翕然听命,始觉释然。盖我与誓流兄素不相识,仅在三月间出席义乌县政会议中,伊代表民政厅出席指导,听其致辞,指陈县政设施切实而有条理。会后同宿县政府联床共话,知其参加高等考试录取后,复经中央政治学校修业,成绩优异,分发浙江省民政厅任视察,对县政设施颇具见解,实为督导县政不可多得之人才。先是署内秘书钱寿庚兄,人极谨饬,公文亦

  • 文章錢塘烽火憶當年(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11期  作者:李楚狂 出版时间:1985-11-10
    关键字: 抗日回忆 浙江抗战 军旅生涯 桂林风貌

    主持,销行徧及全省,为东南具有地位之新闻纸。健中兄笔政之余,雅擅淸谈,赁居柴场巷寓所,与专署有便门可通,望衡对宇,时可过从。胡夫人善烹饪,能作精美素食,我因亦常作不速之客;餐后闲谈,对政治与社会兴革事宜时抒卓见,获益尤多。正报亦为省党部委员吴望伋兄主持,由金华县党部钱伯起(震)负责编辑,销行亦广。两报均在浙江抗战烽火中宣导长期抗战国策,报导国军英雄作战及人民忠勇杀敌事蹟,鼓舞民心士气,贡献至钜。播迁来台,庞大设备器材,运输困难,均未能易地复刊,至足惋惜。迨至

  • 文章浙江省战时的高等教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2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81-02-06
    关键字: 浙江省 抗战时期 高等教育 浙江大学 郑晓沧

    淳安,中途在十五都午餐。淳安县政府傍城墙,有后园,园中有亭翼然,建于小丘之上。晚浴既罢,我们在亭中小坐,谈及战地靑年就学问题。我们同认为战时仍不能没有正规敎育。短期训练,不足为国家培植下一代人才。绍棣兄决定在浙西设立临时初中数所,并谓:「省敎育经费有限,可否由兄发起,办一私立高中,以救济陷区学子。」我谓:「现在浙江大学,已迁离浙境。则高中毕业生升学问题,又将如何解决?」绍棣兄谓:「由我二人在省政府委员会提案,设立战时大学,俟抗战胜利,浙大迁囘,即行撤销

  • 文章抗战时期在浙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9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80-09-06
    关键字: 抗战时期 难民问题 伤兵问题 浙江损失

    民国二十六年四月,浙江省政府主席朱骝先(家骅)先生,约我囘浙,任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区保安司令,驻金华。其时,我在南京,任中央政治学校(今国立政治大学前身)敎授,兼法律系主任。尙在学期当中,不愿赴浙。而朱先生来电报说:「中日之战必不可免,约兄囘浙,为桑梓共赴国难。一官半职,对兄原无足轻重,务希勿再言辞。」自九一八以后,我们即力主抗战。我们在南京,集合了二十多位大学敎授,创办时代公论,先后由张晓峯(其昀)、杨公达两兄,及我,担任主编,尤以我担任的时间为最久

  • 文章戴笠(雨農)將軍的天賦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6期  作者:王蒲臣 出版时间:1985-06-10
    关键字: 戴笠 浙江乡贤 西安事变 抗战名将

    电话已经不通,虽然一面叫郭斌同志去找交通工具,倘或不成,即与汉口共存亡,幸赖郭斌同志机警干练,终使戴将军脱离武汉。抗战胜利之后,现总统 蒋经国先生那时在东北办理外交,戴将军曾经写过一封信给他说:「天下的事情,总是要人去做的,事情愈大,困难一定愈多,不过一个人在危险的时候,不要想到自己的生命,在困难的时候,不要想到自己的痛苦,能够做到这一点,天下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蒋先生认为这几句话的意义太大了,我们大家如果都能这样去做的话,那末我们革命的进步与成功,一定

  • 文章抗战时期效忠蹈义之浙人小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8期  作者:周念行 出版时间:1977-08-06
    关键字: 抗战时期 效忠蹈义 浙江人 施元棣 徐国琦

    浙江灵桥联络站站长、上海办事处东南特派组长,工作至为热忱积极,吸引同志,多方活动,同道甚多,人称陶然部。抗战胜利后,改任该局东南区苏北站站长、苏南站通讯员曁浙江保安司令部第一区戡乱工作团副团长等职。宏猷丕展,著有劳绩。三十八年,奉命潜伏浙江任中校通讯员,四十年间,不幸被捕就义。赵长发,缙云人,上海湖州公学及浙江警官学校特训班毕业,曾任江苏嘉定县公安局第二分局局长、浙江丽水公安局督察长,嫉恶黜邪,守正不阿,人称包黑。民国二十六年九月,经军统局吸收为同志,历充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