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流域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韩江及其流域地理志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郭壽華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韩江 韩江流域 地理资料 水文 方志

    韩江流域形势图⑴『程江在城西,一源自平远来,经石鎭至李坑堡,一源自铁山嶂来,经石坑龙虎墟,至李坑合流出长滩南口至树湖东,会于梅溪,是为随龙右股之水。又一股自景贤铺之分水凹,由相公亭合桃畬五峯寮水,出三高峰桥至渡江津,入于程江。』⑵『榄潭溪河西之水,在城西南六十里,至榄潭口会梅溪。』(王志)『柴黄溪河东之水,在城南六十里,源出莲花山,来至柴桑口会梅溪。』(王志)⑷『大立溪河西之水,在城西南五十里,至大立渡会梅溪。『⑸『鲪坑溪河西之水,在城西南四十里,源自河田,来至

  • 文章特性奇異的蕎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2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6-12-25
    关键字: 荞麦 中原地区 黄河流域

    在黄河流域中下游,中原地区的原野上,每至七八月间,秋季农作物多已先后成熟,陆续收获之际,大地呈现凋残枯索的景况,正是荞麦绿蓐畅茂,葱茏繁荣,鲜花怒放的时候。这时随处可见皑皑雪洁,明艳耀眼,银色盖地的荞麦花田,绿叶红茎衬托其下,好像彩色的地毯上堆放了尺厚的白雪与素绒,花香四溢,芬芳馥郁,蝴蝶纷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天然图画,为残秋带来了欣欣向荣无限的春色美景,使人心旷神怡!好像又囘到了鸟语花香,温馨融和的春天。黄河中下游的农作物,除隔年作的小麦大麦豌豆扁豆等

  • 文章天狗吞日——日全蝕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7期  作者:煥然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日全食 天文观测 长江流域

    一九四一年九月廿一日在湖北均县汉水流域出现日全蚀,树叶的荫影照遍大地,天空中也出现了满天的星斗;白昼间的星斗,特别奇观。时在刚成立的湖北省立第八高级中学校园内观测所得。二〇〇九年七月廿二日在中国大陆长江流域出现了本世纪最长的日全蚀;由重庆、武汉、安徽,乃至上海都有日全蚀;可惜天阴下雨无法得见。九点十三分钟,四川广安出现日全蚀。四川的熊猫有一只在天黑时跑进笼子里,准备睡觉哪!日本观测日蚀观众,因天雨躲进房间,当日蚀天黑时,哇的一声叫了起来。北京也是乌云密布

  • 文章衢江流域文物记概(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2期  作者:周念行 出版时间:1970-01-05
    关键字: 衢江流域 名胜古迹 传说记载 先贤功绩

    时,隐居敎授,从游者千余,著有五经讲义等书。毛注字圣远,仕宋为侍御史,抗疏十六章劾蔡京,同声附和者多人,京因此罢。毛桌字叔缜,仕宋为歙州士曹,方腊攻城,城陷,官吏皆遁。桌独坐府中,贼胁之,使降,不屈,骂贼而死。妻钱氏掖其姑,不忍去,遂俱遇害。衢江流域的民族性,以江山人较为刚直。在前淸乾隆年间,以柴大纪之蒙寃戮(另详),江人怀恨在心,待机发泄。及太平天国事起,建都南京,声势到达,江人内蕴之民族精神,不复能抑,乃有聚众拥奉天国者,为左宗棠至江督战而平。至光緖

  • 文章黄河流域志图集——刋载前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黄河流域志图集》 前言 黄河 同乡

    同鄕张德堂先生赴大陆归来,带回「黄河流域志图集」一册,全四开,三五四页,八十磅铜版纸精印,彩图一九页,黑白图十九幅,目录中英文各三页,文字八十五篇,计分水系、地理景观、地势、文物、建制、河道变迁、河口变迁、旱涝、古代水利、人口民族、土地产业、工业矿产,交通情形。地质、地震、黄土分布、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金属矿产、能源与非金属矿产、土壤、珍贵动物、水文观测、降水量、经流深、地下水资源、水力资源、水沙资源、水质现状、黄河洪水、输沙模数、下游河道平面演变

  • 文章黄河流域历史旱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張德二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黄河流域 旱涝灾害 洪水 旱灾 水利

    撰文:张德二(国家气象研究院天气室)黄河流域在历史上以水旱灾害频繁著称。但由于流域范围广大,流域内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有显著差异,旱涝情况也各不相同。兰州以上地区,大部属高寒地带,降雨的年变差较小,也很少暴雨,加上人烟稀少,旱涝灾害均不突出。兰州以下的上中游地区,多属黄土高原,北部干旱少雨,旱灾威肋严重,除河谷平原有洪水灾害外,一般无涝灾;上中游的大部分地区属半干旱、半湿润的地带,降雨量在年际和年内变化都较大,又多暴雨,往往旱涝交替出现,但仍以旱灾危害

  • 文章客家人来自黄河流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郭定五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客家人 客家精神 移民 黄河流域

    一千八百年前從中原南遷客家話把媳婦叫做「薪臼」,表示娶進來的新婦旣要會砍柴又要會搥米,能操持門户,獨當一面……

  • 文章甘蔗與糖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9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甘蔗生产情形 岷江流域 花甘蔗 糖房 白甘蔗

    上期杨春柱先生于川蔗一文中,谈到川中甘蔗种植生产情形,尤其是沱江流域数县。现在再谈谈岷江流域甘蔗生产情形,与大小糖房之一斑。岷江流域,出产四种甘蔗。红甘蔗:紫红色,节距短,大者有玻璃茶杯大,壮茁可爱,食时用刀削皮。嘉定以上皆产,运销到下流至于重庆。重庆有压蔗机,锯下一节甘蔗,可压出一杯汁。疥烂甘蔗:长可至二公尺,大者牛眼睛杯大小,皮薄,每节都开冰口一二条。用牙齿撕皮,吃来很泡,很甜。专供食用。白甘蔗:小于疥烂甘蔗,节距较长,质较坚,仍用齿牙撕皮,专供食用

  • 文章初冬話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5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8-01-01
    关键字: 橘柑 綦江流域 柑子园 医学效用 陈皮牛肉

    刀头敬酒,烧香挂红,皆要诚心诚意。桂圆林之保养,亦大致相同。凡果树都有憩年习惯,今年结实多,明年一定少,逢结果少之一年,叫做憩年。果实之分别,以每树而论。树顶十二小时经常受太阳者,谓之「顶柑」。树之四围,不能常时晒太阳者,通常叫做「柑予」,至于枝叶丛中所生,晒太阳甚少,发育不全,叫做「脚脚货」。綦江流域,可请大产地。呼顶柑为「泡子」,泡子个大、色鲜、皮薄、筋细而且少,瓣大,粒壮,甜蜜蜜好吃。是为上等货色。柑子叫做「细皮」,其色香味次于泡子,然而上市卖买

  • 文章重慶、長江三峽、武漢七日遊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8期  作者:蔣光億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游行纪略 三峡 长江流域 武汉 名胜古迹

    水利工程三十八公里,坝址控制流域面积一百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五千亿立方米。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一)大坝主要建筑物⒈拦河大坝。大坝长二千三百三十五米,坝顶高一百八十五米。最高蓄水位一百七十五米。泄洪闸居河中心,两侧为厂房坝段和非溢流坝段。枢纽最大泄洪能量为十一点六万立方米秒。⒉水电站。为坝后式,位于泄洪闸两侧厂房坝后段。⒊永久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长二八〇米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