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活动中心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会务消息

    来源期刊:《浦東》 第39期  出版时间:1985-01-15
    关键字: 浦苑活动中心 开幕庆典 参会人员

    浦苑活动中心开幕纪宾十月,是中华民国最光彩的岁月,世界各地侨胞,纷纷组团返国,参加光辉的庆典,分享荣誉。七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拿我们浦东人来说,更是一个难得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浦苑活动中心」落成开幕。是日淸晨,台北市延吉街一七九门前,进出的人似乎特别忙碌,中华民国的国旗和浦东同鄕会的会旗随风飘飏,「浦东同鄕会浦苑活动中心开幕典礼」的横额高悬,台北市各界政要致赠之花篮整齐的排列在两旁,各报的记者及电视台的摄影机也静候着准备发掘动人的消息和捕捉珍贵的镜头

  • 文章陆容庵先生热心桑梓

    来源期刊:《浦東》 第41期  作者:隨波 出版时间:1985-07-15
    关键字: 陆容庵 筹建同乡公墓 浦苑活动中心

    蒸蒸日上。及国大代表陆容庵鄕长接长理事长以来,老当益壮,以全部心力为同鄕福利各方奔走劝募,延吉街新会址「浦宛」,焕然一新,附设活动中心,有书廊供同鄕子女自修,康乐方面包括瑜伽、太极、登山等小组,围棋、象棋、桥牌、国乐、申曲、国剧、书法、绘画。设有茶座,专为同鄕休闲联谊,茶水(包括书廊)免费供应,自行取用。此外,为发扬民族固有美德,宏扬孝道,在内湖山明水秀的碧岩建愼终追远。灵堂安置鄕亲骨灰,分成八区,其中二区免费,如选其他地区,由申请人自由乐捐。养生送死,浦东同鄕

  • 文章活动照片

    来源期刊:《浦東》 第41期  出版时间:1985-07-15
    关键字: 浦苑揭幕 浦东灵园 浦苑活动中心

    一)浦苑揭幕中:顾墨公上将 右:叶根林鄕长 左:陆理事长 后:前市长杨金欉浦苑活动中心开幕杨前市长莅临指导。右起陆理事长,杨前市长,郁慕明鄕长,后前市长杨金欉,理事长夫人衞琳女士。(二)浦东灵园浦东灵园正门浦苑活动中心「书廊」开幕之日鄕长们在书廊闲话家常。胡冠龙鄕长为纪念碑揭幕灵园志纪念碑(三)陆理事长寿域陆理事长寿域石碑淸明遥祭胡冠龙鄕长代表陆理事长上香金山安乐园特区第一排五号寿域灵穴。陆理事长寿域全景。

  • 文章温馨满人间

    来源期刊:《浦東》 第37期  作者:陸容庵 出版时间:1984-07-15
    关键字: 浦东灵园 活动中心 捐赠筹款 感谢信

    在我们社会里,到处充满了浓郁的人情,翻开报章杂志,动人的事蹟,俯拾皆是。即以我们同鄕会来说,当有人听到同鄕会对养生送终,还没有适当场所的风声传出之后,就有胡冠龙鄕长愿以风水绝佳之内湖碧山岩私地,提供同鄕会使用,辟作「浦东灵园」。叶根林鄕长更以台北市黄金地带的仁爱路延吉街口皇家大厦地下一层捐赠同鄕会,为「活动中心」之用。容庵再呼吁全体同鄕解囊,捐助装潢设备费用,结果不负所望,汇集捐款,将近五百万元,本届第四次理监事联席会议举行时,本人又捐赠浦东地图浮雕一座

  • 文章同乡动态

    来源期刊:《浦東》 第37期  出版时间:1984-07-15
    关键字: 同乡简讯 同乡升迁 活动中心 婚讯 丧讯

    发展联营计画,组织大贸易商,大量销售台湾产品于美国市场,为台湾经济建设而努力,信中并附来美金三百七十五元,以新台币一万元在灵园设置父母神位,五千元为七十二学年第一学期奖学金,蒋鄕长身在国外,心系祖国,实是我旅外国人中难得中之获得,对本会之切肤关怀,更使我们既钦敬又感激。章瑞芝赠画活动中心筹备已久之活动中心,不久将择吉开幕,钱中岳鄕长夫人章瑞芝女士精心描绘中堂一幅,赠作纪念,钱鄕长并题书「锦羽长春」,其公子钱一匡君复敬书「造福鄕邦」用表景仰陆理事长之忱,其文曰

  • 文章平生心愿幸完成

    来源期刊:《浦東》 第38期  作者:陸容庵 出版时间:1984-10-15
    关键字: 逢凶化吉 浦东灵园 浦苑活动中心

    但是终因缺钱缺适当地点,一直没有办法,使我耿耿于怀,现在天从人愿,终算已有叶根林鄕长捐助仁爱路延吉街口之皇家大楼地下一层,约二百坪作为浦东同鄕会的浦苑活动中心,胡冠龙鄕长捐助内湖碧岩山明水秀风水绝隹之龙地作为「浦东灵园」,两位鄕长慷慨捐地出钱出力,才能办成这两件大事,了却了我一桩心事,为了进行装潢,增添设备,我又向各位鄕长发出呼吁,承蒙热心同鄕纷纷解囊,募得新台币肆百捌抬陆万元,浦东同鄕会之浦苑活动中心现定十月廿一日揭幕,届时当有一番盛况,风水绝佳的浦东灵园

  • 文章筹建本会新会所纪实

    来源期刊:《浦東》 第34期  作者:陸容庵 出版时间:1983-10-15
    关键字: 同乡会活动中心 契机 曙光 决议 设计

    一、契机一个偶然的场合里,汤总干事与顾振民鄕长的闲谈中,提起我们由大陆来台的同鄕,年华渐入老境,而与在台生长的第二代中,因年龄差距,观念无法沟通,虽骨肉至亲,也好像有一道鸿沟,年老的人,未免有点寂寞黄昏之慨,如能有一个老年人寄托身心,调剂生活之所,多么理想。再说同鄕中,第二代的年靑人之间,没有组织,没有联络,久而久之,对故鄕观念,将由隔阂而失落,又多么可怕!同鄕会如果有一个「活动中心」,就可解决上面二个问题,汤总干事向我建议之后,我觉得意义深远,有求

  • 文章本會會員區里人物中山區圓山里里長閩籍 葉林傳北市最年輕里長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6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中山区圆山里里长 叶林传 区民活动中心

    里民服务,对里民要求协助办理的案件,都立刻报请市政府有关单位处理,并将每件案件办理的结果通知当事人,让当事人知道案件办理的情形。叶林传因为交际广阔,广结善缘,且热心社会服务工作,当他当选第七届中山区圆山里长时,被选为中山区里长联谊会会长,也全心全力为各里长大哥大姐服务。两年多来,他出钱出力为里民服务,也为中山区的卅九名里长服务和争取福利,获得好评。叶林传相当关心圆山里区民活动中心的兴建,他说,他竞选里长时承诺要尽快争取兴建区民活动中心,希望市政府在辟建

  • 文章大台北客家歷史行腳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8期  作者:張雲龍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族群 公寓 孙中山 客家艺文活动中心

    北新庄「武圣庙沿革碑」上,碑文有叙述台北泰山的永定客家贡生胡焯猷,于新庄米市所倡在新庄街上建立奉祀关公的武圣庙,而台北松山的广东鎭平客家张穆捐出大量田产来兴筑此庙,此说明台北盆地内客家人对信仰的重视。在客家移民的社会文化历史中,我们透过古蹟文物的寻根,看到先人如何来安定人心、凝聚族群及客庄情感。其它台北市的客家文化场所还包括有: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管理的台北市客家文化会馆与台北市客家艺文活动中心。台北市客家文化会馆于民国八十七年十月三日成立,主要提供客家乡亲

  • 文章劉瑞符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王定宇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刘庆云 教育 出版 老年人活动中心

    刘先生于民国八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病逝台北市。刘先生系河南省新郑县所选出之国民大会代表,其夫人彭蓉仙女士为完成刘先生回馈家乡之心愿,将其生前积蓄捌万元人民币捐赠家乡父老,建议兴建老人活动中心,刘先生虽身在异地,而心常系家乡,并立碑作为纪念。现在该老人活动中心,经已建设完成,其中设备完善,老人住宿舒适,颇获乡亲之好评。并以捐资碑印影件,作为留念。另附刘先生遗照乙帧。逝世刘先生于晚年因坐骨神经疼痛,卧床不能行动,终于民国八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病逝台北市,由夫人彭蓉仙女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