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水浒传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水浒传》与张士诚起义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3期  作者:曹晉杰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水浒传 张士诚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学作品,总是要反映它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明初,他的伟大杰作《水浒传》,自然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一定的关联。《水浒传》这部农民革命的悲壮史,实际上是反映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特别是张士诚领导盐民起义的社会现实。可以讲《水浒传》加工、创作的生活原型就是张士诚起义。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第一,从书中塑造的一些人物形象来看,有不少是直接取材于张士诚的起义队伍。《水浒传》对宋江的描写,是「为人

  • 文章水浒传错写了武大郎?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水浒传 武大郎故事 历史考证

    據報導,「水滸」中身材矮小、面貌醜陋的武大郞,歷史上確有其人,但不同的是,他是一位身材高大、文武雙修、爲官淸正的知縣。據河北省淸河縣委書記孫彥敏表示,武大郞係淸河武家那村人,少年得志,中了進士,在山東陽穀做了知縣。武大郞的一位同窗好友千里投奔,欲謀一官半職,卻未如願。這位好友一氣之下,不辭而別,回鄕路上編造了許多謾罵諷刺武大郞的事,沿村張貼,廣而吿之。之後,一些文人墨客借題發揮,一傳再傳。淸河縣城東北的黃金莊是潘金蓮的家鄕。潘乃知州的千金,大家閨秀。她與...

  • 文章淇水之濱隱奇蹤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孟繁仁 李祥英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罗贯中 水浒传 许家沟村 隐居 拷证 许贯中

    羅貫中在明朝開國之後,無法落葉歸根,回歸自己的故鄉,最後選擇了「大名府浚縣」許家溝作爲晚年隱居、著述之地,受到世人「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思想影響,他更巧妙地塑造了「許貫忠」的藝術形象,成功地在自己精心構思創作的作品中,留下自己身世和面目的蹤影……

  • 文章水滸英雄留存杭州遺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11期  作者:張健行 出版时间:1985-11-10
    关键字:水浒传 水浒英雄 杭州遗迹 宋朝

    姑妄聽之姑妄言。生擒方臘有奇傳。宋江歸順招安事。小乙師師姊弟牽

  • 文章好一座東京汴梁城(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10期  作者:黛郎 出版时间:1983-10-30
    关键字: 汴梁 开封 水浒传 李逵 李师师 白秀英

    平话与三国志我们应当注意的,便是那时游艺场中所讲的故事以及奏歌曲必不可少的乐谱。如「水浒传」一百十囘「宋江东京城献俘」,写「李逵从封丘门入城,投桑庄子来,来到庄子前,听得勾栏内锣响,上面说『平话』,正说的是『三国志』关云长刮骨疗毒,伸起左臂,面不改色,李逵在人丛中高叫道:『这个正是好汉子!』」宋时用「平话」来说「三国」事,据高豕「事物纪源」卷九载:「仁宗时,市人有能说三国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又「东坡志林」卷六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为

  • 文章宋江的葬身之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芳踪  出版时间:1987-09-01
    关键字:水浒传 文学考证 人物辨析

    梁山泊一百零八將首領宋江的結局,有多種不同的說法,「宋史,張叔夜傳」說是北宋宣和三年,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海州爲張叔夜所擒獲。這算是正史僅有記載,結局是招安納降呢?還是被殺?就浪有說明。據一百二十回的「水滸全傳」說,宋江是被奸臣害死的,蔡京、童貫、高俅、楊戬四人用皇帝名義送「御酒」給宋江慶功,酒裏放了慢性毒藥,宋江喝了發覺中計,但又擔憂自己死後李逵會造反閙事,拖累其他弟兄,於是把「御酒」亦騙李逵喝了,宋江和李逵死後葬在楚州(今江蘇淮安縣)南門外蓼兒。但在江蘇...

  • 文章明小說中的僧人形象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3、4期  作者:朱炳旭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水浒传 僧人 文学评析

    自明初《水浒传》这部不朽的古典文学名著产生后,长篇通俗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就从原来的口头文学底本—话本一跃而变为人们案头阅读的作品,涌现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巨著,明小说里最著名的要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西游记》四大奇书。明代长篇通俗小说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经史只有通儒硕学才能阅读,而长篇通俗小说却可以使「天下之人」为读者,所谓「正史不能摄下流,而稗说可以醒通国」,可见这种文学门类深深地影响着明及至以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明小说把

  • 文章王少堂的說書(中)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9期  作者:錢善夫 出版时间:1982-10-10
    关键字: 王少堂 水浒传 说书人 人物描述 戏词

    要斩首。因此「混城」刼法场在说书的口中要卖很多关子。梁山上的大王是怎样混进江州城救宋江和戴宗的呢?由于各城门口贴着告示里有「身材高大、异鄕口音、无保不准擅入」等语,各城门口的守卒自是小心谨愼,怕是梁山上有人来刼法场。古时杀人必定在午时三刻,监斩官不能改变规矩,这正予刼法场方便。在水浒传没有「混城」的描述,笔者尙能记得下面四种混城,自是说书人自已编的:一、有两个大王一淸早手里提着两只野鸡,身揹行囊和猎枪在西城门外向城门口再三叫唤:「城门上的王大爷。」城门守卒

  • 文章水浒传》与连云港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水浒传 电视剧 地方志 历史渊源 宋江 孙二娘

    新年伊始,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放《水浒传》。谁都知《水浒传》是文学,而非历史。然它确又反映了宋宣和前后的历史。宋江确有其人,藉山东郓城县,离连云港仅三百公里,他领导的农民起义转战北半个中国,自然要波及连云港市。然《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条好汉,无一连云港市人,斗争遍及陕西、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江西各地,可就没有连云港市。实际历史并非如此。看《宋史卷二十二徽宗纪》,「宣和三年二月是月方腊陷处州,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

  • 文章王少堂的說書(下)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0期  作者:錢善夫 出版时间:1982-12-10
    关键字: 王少堂 水浒传 阮氏兄弟 小儿科医生 棺材 说书

    「站住!」門兵中一個大聲吆喝:「你們兩個野頭陀,帶髮修心是假的吧?今天是法場行刑之期,不准進城。」「南無阿彌陀佛」。阮氏兩兄弟同時宣揚一聲佛號後,乃在城門口盤膝而坐,坐定後,手不停敲,口不停唸,像是故意在城門口搗亂,兩個門役奈何他二人不得。行人駐足而觀者,有人說:「出家人,爲什麽刁難他們,不許他們進城化綠呢?」門兵中一個說:「你那裏知道?這兩個頭陀,不像是出家人,倒像從梁山泊來的……」「呀!」這一說,大家一想,不錯,聽說宋江通梁山上的大王,這兩個出家人恐...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