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樊钟秀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國父尊稱的由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唐棣  出版时间:1974-01-25
    关键字: 孙中山 樊钟秀 称呼

    我河南军界前辈樊钟秀先生,对国家之贡献,自有史家为之记述,勿庸多赘。其对 国父中山先生亦诚拥戴之忱,亦为人所共知。近阅老友侯叔达,向开先二兄主编之「艺文志」,其中有「公开称中山先生为 国父的,当推樊钟秀为第一人。」兹录其原文如下:国父逝世已久,据一位畸翁先生在其所著「随侍国父北上追忆」一文中所述的——「公祭时,在所收到的花圈挽联中,以当时豫军总司令樊钟秀所送者最引人注目;那是一个特制的巨型素花横额,濶丈余,高四、五尺,当中大书「国父」二字,他的言电挽章

  • 文章樊钟秀传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李肖庭  出版时间:1969-06-01
    关键字: 樊钟秀 人物传记 北伐战争

    十三日改任君为建国豫军总司令)四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国父诞辰,邹鲁恭述国父讲演三民主义经过一文(原载中央日报)节开如次:「民国十二年十二月二日因沈鸿英作乱陈烱明逆军响应战事延至广州近郊,得豫军樊钟秀部生力军赶到,由黄沙步行,经过长堤,向广九路增援,把逆军打退,广州危而复安,人民见豫军军容之盛,便异常鎭定。后来湘军到北江,又将始兴北军击走,广州安定。 总理于是日在广州欢晏豫军湘军及粤滇桂各军将领,席间演讲三民主义」。十九年冯阎变作,君驻军许昌,正当平汉路要冲,受邓

  • 文章樊钟秀的英雄故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8期  作者:姜穆 出版时间:1978-08-25
    关键字: 樊钟秀 军阀混战 河南名贤 人物回忆

    事情是更为严重了。起初赵倜也曾派部队和老洋人打了几仗,但全都败北,既然赵倜剿灭无力,便只好改采怀柔政策,予以招安,可是老洋人软硬不吃,全不理会,连派去作说客的人都给杀了,后来演变成没有人再敢到母猪峡去。这实在使赵倜为难,剿灭老洋人的期限,眼看就要到了,他束手无策。在这个时候,丁香玲却建议,派五协统领樊钟秀到母猪峡去。樊钟秀于辛亥革命之前曾跟随王天纵,与张振武等有旧,及由李亚东介绍,得识黄兴、田桐等,大槪樊钟秀便是那时加入国民革命军阵营的。这时他混在赵倜的手下

  • 文章国父电勉樊钟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10期  作者:李雅仙 出版时间:1969-12-01
    关键字: 樊钟秀 建国豫军总司令 吴佩孚 孙中山

    国父北上和抱病期间,北伐军樊钟秀部进至河南,樊钟秀是中央直辖豫军讨贼军总司令,已改为建国豫军总司令,以前奉令北伐,直入赣州,因受到蔡成勋攻击,于是改道由湘鄂而至豫省,潢川、光山、固始各地,曾以电报向 国父报吿苦战情形,国父于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复电慰勉电云:光山县探送建国豫军樊总司令钟秀兄鉴,号电欣悉我兄孤军转战,所向无前,三月之内由粤而豫,同时出发诸军,望尘莫及,奇功伟绩,嘉慰何似,惟师行五千里,劳苦万状,厪念实深,文四日抵津,原拟七日入京,与执政

  • 文章我對中原文獻的管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69-06-01
    关键字: 《中原文献》 学者论述 辛亥革命 樊钟秀

    小学校校长,以风流倜傥称:嵩县蒋峨(窝三)为洛阳县立高等小学校校长,应言(友訚)为嵩县县立高等小学校校长,与蒋氏统以精通河洛理数称。所以豫西及豫西南的名士和革命先进,大都出其门下,以此而知敎育救国的重要,似此等先贤轶事及死难烈士遗迹,应分别搜罗访问,用悲悯之笔,作透达之词,制成中原文献,去培育中原子弟革命情操,振刷中原子弟革命精神,提高中原子弟复国志趣。想是可以的。三、樊钟秀(醒民)将军,功在党国,出身寳丰县大营鎭书香人家。淸末民初之交,地方绿林豪杰称霸

  • 文章豫人豫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史延祚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河南名人 樊钟秀 吉星文 吉鸿昌 吉得光

    谚有云:「老子英雄儿好汉」,古今不乏其例,但在民间流行一句方言:「将相本无种」。无论中外亦是常见之事,就如汉高祖刘邦来说:「匹夫崛起而有天下者,自此始」,在位十二年,他就是一介平民,崛起为皇帝。河南西部有位少年名叫樊钟秀兄弟,排行第二,又称樊老二,平民出身,家庭务农,年少不务正业,招兵买马,无所不为,民多怨言。民国十一年六月十二日,广东观音山陈烔明勾结江洋军阀阻止北伐,在广州叛变。 国父得到消息,为巩固后方,仍返广鎭摄。十七日 国父坐永丰舰亲率海军驰赴

  • 文章樊钟秀打方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1期  作者:周阿振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樊钟秀 人生履历 军阀混战 战争实况

    在方城,大凡六十岁以上的人,没有不知”樊老二“这个名字的。这是因为他在一九二六年攻打方城县城时,其炮火之烈,激战时间之长,为清代以后方城所罕见。有道是战事由人而起,名字随战事相传。樊钟秀,原名「仲秀」,又名锋,字醒民,一八八八年生,河南省宝丰县人。因兄弟四人间排行第二,故又绰号「樊老二」。樊青年时期受豪强欺凌,被逼于一九一四年拉起武装,一九二二年编为直军。其间,曾数易其主,改树旗帜。一九二三年,吴佩孚派樊为援粤豫军司令,率七千人去广东,联合陈炯明反对

  • 文章河南大侠樊钟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馬五 出版时间:1984-02-29
    关键字: 樊钟秀 辛亥革命 生平事迹 军旅生涯

    民国十二年十一月,率领驻在粤省韶关的豫军数千人,驰援广州外围的石龙战役,将进犯广州革命根据地的陈烱明所部叛乱之敌万名,打得落花流水的豫军统帅樊钟秀,义勇双全,深受护法政府大元帅孙公赞许,即超擢其职位,任之为建国豫军总司令,以与当时在粤护法的湘军、赣军、滇军、桂军诸总司令,并驾齐驱,蜚声当代,其人豪侠盖世。其事多采多姿,信可传也。樊氏别号醒民,河南宝丰县大营人,降生于民国前廿五年。大营位于伏牛山支脉娘娘山麓,民风强悍,多豪侠仗义之士。樊氏家境小康,父亲

  • 文章建國軍與趙得一將軍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6期  作者:范書正 出版时间:1997-10-03
    关键字: 于右任 毓昌 吴佩孚 樊钟秀 抗日战争

    河南有个樊钟秀(俗称:范老二)其人,在民国廿年左右,大家都可能耳熟能详,但提到赵得一将军,则比较少为人知,其实,樊赵二人,尤如鱼与水一样,二者无法分开,有樊必有赵,无赵无樊军,可以说樊赵二人合起来,才是「建国军」的创始者,兹就樊赵二人领导该军之历史关系略述于后:赵得一将军,河南宝丰人,生于民前十五年七月十六日,少有大志,向往军旅,与樊钟秀(字醒民)先生为同鄕同一村人,自幼即结为金兰兄弟,志同道合,于民国六年,跟着范老二,一同离鄕背井,到外地闯天下,从河南

  • 文章建國豫軍參加革命戰爭紀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8期  作者:李肖庭 李雅仙 趙得一 出版时间:1981-08-30
    关键字: 建国豫军 革命战争 樊钟秀 生平家世 孙中山 伏牛山 游击战 北伐

    一、前言满淸末造,政治腐败,横征暴歛,民不堪命,且外侮纷至,几有瓜分之祸,有志之士,群思改革。中原豪杰,闻 孙总理倡导革命,重建中华,无不景从。樊钟秀氏,崛起北方,响应革命,奉 孙总理任命为「建国豫军」总司令,与北洋军阀艰苦战斗达十余年之久,豫军志士咸乐借箸代筹,为之臂助,期建革命伟业。李雅仙、李肖庭、赵得一等参赞戎幕,历有年所谨就亲闻目见诸大端,择要敍述,用彰忠荩,而备修史乘者之参考。二、参加革命战争之缘起樊总司令钟秀,字醒民,河南省宝丰县大营人也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