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校勘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校勘宋史有成之叶左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叶谓溪 宋史 校勘 学者

    第一师范图书馆任指导员(校长为马敍伦)。并在马一浮妻舅家中,担任家庭敎师,至民国十八年转赴北平国立北平图书馆任编纂。由于性近读史,曾以校勘宋史重要资料之「宋会要」。(按宋会要,为宋代专设「会要所」成书,约计二千二百余卷,惜未刊行,无从读过。但为元代所修之宋史多所取材于此书。明修永乐大典,曾分别采用该书史事。至淸嘉庆年间,徐拟始从大典中录出,分章王系十七类,其中以礼仪、职官、食货等为主要资料,是硏究宋史必读之书)。因而对宋史发生浓厚兴趣,从此进入硏究宋史之门。民国

  • 文章校勘小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3期  作者:蔡愛仁 出版时间:1981-01-02
    关键字: 自行校勘 勘误 通知更正

    余本不善诗,偶有所作,亦未敢示人。自姜信老为同鄕会编行江西文献后,曾一度嘱余负编辑责,当时以年龄及无校对助者婉谢,祇以每期投稿,以答厚意。初来是以罗佩秋先生嘱所编江西人文史话塞责,后史话已完,乃以蕉窗诗稿补充。因此每期皆有拙作刋出,错字在所难免。兹将一〇二期自行校勘一次,希望编者能留一角刋出,俾得对读者道歉。兹将正误,分列于后:一、九五生日述怀误为「怅」,又第三首三四句,经「诰」误为「浩」,「澄衷」误为「证」。二、谢鸿轩一首眞「挚」误为「掣」,诗后夹注

  • 文章「武昌首義」與「辛亥武昌首義史編」兩書讀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1期  作者:萬耀煌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万耀煌 辛亥革命 读后感 书评 校勘

    本文作者萬耀煌先生,爲革命元勛,親身參加辛亥武昌首義之役,對當時軍制、番號、地形、兵力佈署、革命軍方面人員調配,作戰經過等情形,均瞭如指掌。當民六十年十月中華民國開國六十年大慶時,本社與中華書局合作編印「辛亥武昌首義史編」一書,曁辛亥首義同志會重印「武昌首義」一書,共分爲四册,用申慶祝。在「辛亥武昌義史編」曁「武昌首義」兩書付印之前,萬耀煌先生,適因病住院,未曾過目,病癒之後,經詳閱之餘,發現其中錯誤仍多,亟待修正,乃不憚繁瑣,撰寫本文,將謬誤分別指出,...

  • 文章《民国山东通志》校勘稿初稿之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李雲漢 出版时间:2002-12-20
    关键字: 《民国山东通志》 校勘稿

  • 文章傅增湘先生之集校羣書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46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6-06-01
    关键字: 傅增湘 古籍校勘 书籍来源 藏书 访书

    江安傅沅叔增湘先生,早掇巍科,歷官至敎育總長,生平事略,余曾有文記之。先生別號藏園或雙鑑樓主人。藏園者,蓋掛冠以後,寓居北平,閉戶著作,不交人事,所居富山石花木之勝,取東坡詩「萬人如海一身藏」以名其園者。雙鑑樓者。先生於洓水通鑑,雒誦最久,校讀精詳,以所得陶齋宋刋百衲本合其先世所藏之興文署本,並儲一室,因以雙鑑樓名其居。先生記問淵雅,所著書曰「藏園羣書題記」,搜集宋元明刋行傳世之書,每讀一過,輙爲題跋,擧其行格版式,卷第編次,原有序跋題識收藏印章,咸著於...

  • 文章文化局表扬「校勘学」记略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5期  作者:劉英柏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文化局 校勘学 生平介绍 同乡会

    刘英柏先生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这一天,奉到四川文献社长周开庆鄕贤手示:「兄年来努力文字校勘学,荣获文化局颁奖,川人有光。拟请撰一二千字之自传式文稿报导,并附近照一张,以便于四川文献刋出。……」奉命之余,惭感交集!所惭者,虽然硏究校勘学二十余年,但因学验不足,对国家的文化事业,贡献无多。所感者,此次承蒙敎育部文化局表扬,并蒙总统府资政陈立夫先生亲临颁奖。中央社发布消息后,中外华文报纸,均予报导,电视广播亦在宣扬,这是英柏所感德于国家厚惠的地方。复蒙周先生

  • 文章張森楷先生生平及其著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8期  作者:楊家駱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张森楷 生平 著述 成就 校勘

    二十四史校勘记。后舍舆地沿革表,而专力于人表及校勘记。通史人表初名人表,改名历史人表,定称为通史人表。校勘记初名读史质疑,改名二十四史校字质疑,定为二十四史校勘记。越二十二年,治史记至两五代史毕,遂不复赓续,因专注太史公书。其二十四史校勘记内于史记凡四校,后扩为史记新校注一百三十三卷,七十岁时复重订其稿,亦为一百三十三卷,未及淸缮而客死于北京。骆所见者为二十四史校勘记史记部分之三、四稿,及史记新校注两稿,今幷其校记计之,称五、六稿,合二百六十六卷。张氏三十五

  • 文章浮生小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2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83-09-01
    关键字: 生活随笔 校勘工作 健康生活

    每日趕三關自七月開始接兼浙江月刊編務後,多了一項工作,時間分配乃更形緊張。我的安排是,上午去寧波同鄕會,下午三時至五時在浙江同鄕會,五時以後去■珈協會,七時下班囘家。因爲每處都有固定工作,一到就忙,忙完走路,每天猶如走馬燈似地趕場做「秀」。但藝人們趕場子,沒有專車接送,也還有計程車坐,而我却須等候公車,因此浪費在路上的時間更多。浙江月刊內文四十八頁,較本刊的卅二頁多出二分之一,但因用老五號字,排的間隔又疏,故一版祇一千四百字左右,每一期的總字數與本刊相差...

  • 文章記張森楷先生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期  作者:方遠堯 出版时间:1963-09-01
    关键字: 张森楷 史籍校勘 县志修撰 遗稿刊行

    △并略谈其遗著刊行问题学术是人类进化的表征。牠本身固能促进人类的进化,但其发达,却有于赖社会秩序之安定,及人羣生活之正常的。因为在动乱时期,纵有资秉特出的人才,若受环境的影响,使他无法静心研究,也难有超越的成就。我国自淸末以来,外受列强侵略,内则暴乱相寻,整个社会时在动荡不安中,所以在学术上的表现,还不如乾嘉时代。以全国而论,在此时期眞正有成就的人,已寥落若晨星,何况我们四川一隅呢!然而合川的张森楷先生,于史籍的校勘上,却是极为杰出的一位。其治学之勤

  • 文章兩浙人英傳(十八)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7期  作者:章乃羹梅先  出版时间:1986-07-10
    关键字: 浙江英哲 名人传记 历史学家 校勘考证

    四库馆开,朱竹君、戴东原皆延杰任校勘,所著有周易郑注后,大戴礼记绎、小西山房文集等书。章学诚 字实斋,淸会稽人,著有校仇通义,讨论校仇义例,多前人所未经道,为吾国言校仇法之开山,其详有原书,在平生为学大要,详史学类,不复述。姚振宗 字海槎,淸山阴人。父秋墅,咸丰间以道员总司江北粮台,所居曰快阁,陆放翁故居也。秋墅在扬州得奇石,如狮形,因筑师石山房;又获旧版书籍,命振宗依四部厘订书目,振宗由是喜为目录考证之学。振宗自居快阁,聚书日富,兼多宋元古本,编有师石山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