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光地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光地之学术文章(续)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10期  作者:吳吟世  出版时间:1970-06-10
    关键字: 李光地 诗词 学术成果

    鄕积乱之后,必将复有嗣音者焉。绍续正学,如宋炎兴,明成弘时。然则表彰先烈,使来者有所观瞻,其事诚不可已,愿与诸友勉之。2、重修泉州府学记泉在前代,文章科名,为天下蔚,学者谭说,至今艶之。然其世升降,俗淳浇。士术人心之变、则有羣然波逝其中,而莫之訾省者。盖自成弘间,虚斋蔡先生,醇品邃学,洛闽是承,亲炙之士,则有陈、林、张、史、诸君子,皆所谓守章句,践规矩,不谬于古人明经笃行之意,泉之最盛时也。其后傅、李、许相继魁天下,为时文师,科第遂压列郡,然而华繁实披,学

  • 文章李光地之学术文章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9期  作者:吳吟世  出版时间:1970-03-10
    关键字: 李光地 学术文章 音韵 立法 算数

    一、引言自古数圣贤仙佛,英雄豪杰之出,无不归之山川磅礴郁积之气,毓秀钟英,地灵人杰,所以有「眉山出三苏,草木尽皆枯」之谚。玆以安溪论之,安溪虽僻壤偏陬。然山川俊秀,人文蔚起,以佛耳山(佛天山)之峭拔高大,而出几批逆鳞,抗疏直谏之詹御史仰庇。以同发山(铜钹山)之俊秀挺拔,而出提督陕西广西学政,著述宏富之官翰林献瑶。以五阆山(陈五郞)与剑斗高旗山东西相望,肥厚高大横亘七里,而出国家有数人物之相国李光地,尤允称卓绝。该山上有两尖,其中尖高处,睛明可眺海,并可

  • 文章满清康熙朝宰相安溪李光地同安留胜蹟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3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1999-05-01
    关键字: 李光地 同安县事迹 遗址遗物 历史资料

    清朝康熙皇帝宰相李光地(一六四二—一七一八)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是安溪湖头人。湖头在安溪县城之北约四十公里,民间有一首歌谣唱道:「永春再去是德化,湖头下来是安溪;阿娘恰大我恰小(女比男高),不会输簸箕盖「加犁」(一种篾编晒具)」。迄是以地名起兴的一首情歌,点出永春、德化、湖头、安溪的地理方位。同安与安溪毗邻,自从一九九五年打通「龙门隧道」之后,两地民众穿洞便是「过县」。李光地与同安关系非浅,至少有「面线亲」的人缘关系,以下的三条资料可供佐证。一

  • 文章從鵝到鵝湖之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程兆熊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鹅湖 文化中心 学术研究 王羲之 农业专科学校 李光地

    十分可观的。(四)鹅湖书院广信府志一上云:「大义寺左为四贤祠。此实为大义寺的附属寺左,即仁寿寺左,为四贤祠。祠为信州刺史杨汝砺所建,乃鹅湖书院之始,以后屡有修擧。明代宸濠之乱,兵燹之余,书院房屋,全部毁坏。清康熙癸亥年地方官潘士瑞曾予修理,康熙乙未年,令尹施德涵大加修建,其时李光地之重修鹅湖书院记云:「书院之建,实为国家学校,相为表里,李渤高士尔,朱子犹惓惓焉。今使先贤遗址,焕然崇修,江右故理学地,必有游于斯,而奋手兴起,以绍前緖者。」而李光地创修曲江书院更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