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月牙泉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閃耀的明珠——莫高窟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5期  作者:楊宗瑩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鸣沙山 月牙泉 莫高窟 大佛殿 飞天

    这一带人行道上设有露天茶座,小吃摊,人们熙来攘往,热闹极了。经过飞天艺品斋、飞天儿童乐园,一转弯驶进丝路宾馆—我们的落脚处。●神奇的鸣沙山城南六公里处的鸣沙山与月牙泉,是一对奇妙的组合。鸣沙山因「沙鸣」而得名,据说当由山上往下滑,会听见有如鼓角之声的沙鸣。月牙泉在鸣沙山中,形似月牙,池水淸澈如镜,在汉朝时已是敦煌的名胜,历经两千多年,并没有被流沙淹没,这是最神奇的地方。山由东向西绵亘四十多公里,南北宽约二十公里,主峰高四百多公尺,整座山的表面全是由细沙堆积而成

  • 文章敦煌石窟的藝術寶藏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期  作者:郭晉俠  出版时间:1973-02-01
    关键字: 敦煌石窟 艺术宝藏 千佛洞 月牙泉

    用古代汉文、藏文、印度文、中亚文、古和阗文、回纥文、龟兹文等各种文字书写和木板刻印的经卷之书籍,以及卷轴、幡昼、刺绣、铜像等珍贵的文献文物,纪录着千百年间有关文学、历史、艺术、宗敎、人民生活和社会状况的资料,都可说是无价的史料。国际有名的我国大画家张大千氏,于抗战期中,曾携弟子数人,到敦煌各洞中去临摹数年,得获眞蹟不少;他临摹的敦煌壁画,闻名中外,同时对于张氏以后作画的风格,也有相当的影响。在鸣沙山之下,茫茫无际的沙漠中,有一个月牙泉,是沙漠中的一片小绿洲

  • 文章敦煌月牙泉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期  作者:竇景椿 出版时间:1973-09-01
    关键字: 月牙泉 敦煌石窟 风景名胜

    誉,其弟张昶,善草书,时人称为亚圣。晋时索靖。敦煌人,为张芝女姊之孙,亦以书法著称于妙台中,尙书衞瓘采其法,为相同之书,王羲之藏其十纸,渡江后亡失,叹其妙迹永绝。自是江左人士以书法名闻天下而传之后世者,溯其渊源,皆与张索二氏有深长的关系。敦煌在历史上除了扮演过军事、政治、文化各种不同的重要角色之外,笔者在本文要特别介绍的,就是风光幽美神奇绝妙的月牙泉。距敦煌县城南行十里有鸣沙山,为流沙堆积而成碛,高约千尺,沙山环抱中,有淸溪一湾,周廻五百步,深不可测,形似

  • 文章漢渥洼池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9期  作者:竇景椿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雷音寺 汉武帝 天马 大宛 月牙泉

    敦煌县城南约十华里之外,有鸣沙山,在山坳环抱中,有碧波一湾,广约十数亩,形似半月,故称为月牙泉,亭中立碑名曰「汉渥洼池」相传渥洼水出天马,为汉武帝征战之秉骑。所称天马,出乎神异之说,信为水中有天生之马,不是平常人畜牧饲养者,神话相传,未解其中之谜。按汉书记载「元鼎四年,天马出于渥洼池中,(纲目记为元狩三年)武帝作天马之歌。又曰:「太初四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征大宛,获汗血马来,武帝作天马西极之歌。汉书应劭注云:「大宛旧有天马种,踏石汗血,汗从前肩髆出,如血,号

  • 文章絲路之旅遊活動

    来源期刊:《浦東》 第81期  出版时间:1995-09-30
    关键字: 旅游观光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天山天池 鸣沙山 月牙泉 火焰山 千佛洞 都江堰 武侯祠

    本会筹备经年的丝绸之路旅游活动,承中国金桥旅游公司之协助,由本会服务组长陈政布乡长随团服务,一行十余人,于八月二十一日自台北出发,经广州转机往乌鲁木齐,翌日游天山天池,全部旅程包括南山牧场、吐鲁番、高昌古城、参观古墓群、火焰山、千佛洞、坎儿井、柳园、敦煌爬鸣沙山、观月牙泉、莫高窟、嘉峪关,途中流览戈壁风光、海市蜃楼、驼群、烽火台、参观悬壁长城、酒泉、西汉胜蹟、兰圳、五泉山、白塔山、水东园等地,卅一日搭机抵成都,观看都江堰水利工程,游武候祠、杜甫草堂后抵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