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春节年画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两岸交流)年画的故乡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7期  作者:孔祥祺 出版时间:2005-02-10
    关键字: 春节年画 古典民俗风物 年画起源 杨柳青 年画欣赏 年俗大街作伙行

    新,民间艺术比奇珍,刀兵水火都历尽,杨柳青青大地春”。年画春联 起源一说春节,是国人在所有节令中最受重视的节日,也是一年三个传统节日最大的佳节。在传统社会中,所谓”旧”历年,其实处处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新”字。从腊月大扫除开始,都在追求“除旧布新”,如以旧钞换新钞、脱旧衣换新衣,贴新春联,悬新年画等等,处处都是焕然一新,所谓“一年复始,万象更新”。最能象征传统文化特色的是春联与年画,起源于古代“桃符”,汉代已有削桃木为神荼、郁垒(两大门神),以祛凶驱邪

  • 文章春节风俗谈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春节 除夕 炮竹 年画 风俗

    唐宋时,春节放爆仗极其风行,陆游有诗:『老人喜时节,良宵有爆竹。』温州人除夕要打『关门炮』,大年初一起来要打『开门炮』。而现在,大都于子夜燃放。春联,古称门贴、春帖、斗对,别称桃符。王安石有诗:『总把旧桃换新符』。《宋史·蜀世家》载,公元九六四年,后蜀主孟昶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以其非工,就自命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是最早的一副春联。宋代时,始用大红纸书写春联,一直流传至今,尤其在鄕间盛行不衰。年画,始于远古时贴门神,意在『喜庆祈年』、『避凶

  • 文章(思我故鄉)故鄕山東老濰縣的年節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2期  作者:費勳彰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回忆故乡年节 童年往事 扫屋辞社 春节活动 年画拜亲

    我离开故乡—潍县已整整五十五个年头了!回忆起儿时家乡的往事,恍然犹如昨日。年龄愈大,思乡的情绪愈高,常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民国八十九年的春节转眼又快到了。在中国的习俗中一年有三大节日—端午—中秋—春节。其中春节是民间最隆重、庆祝最热烈的节日。从前在故乡的农业社会里,更特别重视这个节日,在大年除夕夜之前,所有寄身他乡的过客游子,不管是距离多远?工作多忙?都必定要赶回故乡与家人团聚,欢乐一堂吃一顿团圆的年夜饭,这是五十年前,农业社会的一件大事。现在是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