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309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图片台北新剧团要角 李宝的爷爷奠定温州京剧

    出版时间:2012-06-01

  • 图片台北新剧团要角 李宝的爷爷奠定温州京剧

    出版时间:2012-06-01

  • 文章回忆中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5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7-05-25
    关键字: 乡土 回忆 春景 春耕

    为岁首,是一年的开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大地光辉灿烂,一片明媚,充满和煦,饶有生趣。天的美好,富有诗情画意,备受诗人吟咏歌颂。在四季如的台湾,草木长年靑绿,粮作一年数熟,瓜果经年不断,人们对于的来临,多感漠然。但在家鄕中原地区,每当到人间,景物丕变,焕然一新,予人莫大鼓舞与快慰。爰将中原景略为介绍。按照我国旧历,正二三月为,自正月立起,历雨水、惊蛰、分、淸明,到谷雨节尽止。(因闰月略有出入)这在四季分明,时令准确,气温升降有序,历年

  • 文章五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2卷 第1、2期  作者:尤新彥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咏春 春景 新春 巧云

    一、柳添嫩绿锁深烟,大地回又一年,万众更新争艳丽,避秦斯土乐无边。新二、风来花舞好风光,入鸟言昼渐长,人杰地灵新气象,物华天宝竞呈祥。景三、三月花开似火红,轻寒乍暖正东风,濛濛细雨来天地,浩浩清波映碧空。巧云西天当户彩霞飞 朶朶为云变化奇一霎形成龙戏水 瞬间又似凤来仪无题去年到花正发 今日花开未来好花须要作伴 到无花空寂寞

  • 文章苕華館瑣記俚諺索解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3期  作者:奚南薰  出版时间:1973-02-15
    关键字: 春节习俗

    词柱中兄写「风俗忆旧」文中,提到「唱」。唱是新年的玩意,从年初一起至元宵节止,手提小铜锣,大径五寸,边高一寸,平放时像一只盂,右手持着敲板,板很讲究,雕花朱漆,长一尺二寸,执手处濶一寸半,厚五分,下面渐狭渐薄,尖端圆薄如钱,用以敲锣。所唱的词句,都是吉语,随着年份,人家的门第,和各种职业而不同,颇不简单。主家酬以糕团或铜币银角,唱人规矩不用手接钱,(因为乞丐才用手接钱)先用铜锣接受,然后装入搭联袋。有些人家,故意将钱币放在地上,试唱人的本领,其

  • 文章到了蕲州爱上蕲州·离开蕲州想念蕲州~甲戌年蕲旅台同乡会节联谊有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1期  作者:楊世英  出版时间:1994-04-10
    关键字: 蘄州 春節

    为避开节期间交通拥塞,我蕲旅台同鄕会,择于二月二十日(农历正月十一日),假台北市武昌街鼎富楼召开联谊大会,会场最引人注目的是,鄕长陈自强先生那副多达四十八字,文情并茂的长联:「西塞鳜鱼肥、雨湖鲜藕嫩,台海滞征尘,故园风味常思忆;大地回早,天涯鄕谊深,楚云祭昭穆,华堂旨酒祝康甯。」正代表蕲邑游子一致的心声。开会之日,适値寒风飒飒,雨绵绵,然恶劣的气候阻挡不住我蕲邑鄕亲的热情,大家冒着风雨,不辞劳顿,或三五成群结伴而至;或夫唱妇随牵手前来;或扶老携幼

  • 文章怀念吾师黄耜先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7期  作者:曹之冠  出版时间:1988-04-10
    关键字: 黄耜春 乡贤

    黄师耜字季郑,吾鄂蕲竹瓦鄕黄通八人氏,为抗战前后蕲启明中学校长,今天吾蕲在台的鄕亲,许多出自启明,都是他的学生。我并非启明学生,却是黄师的入室弟子,所谓「入室弟子」,并不是夙称学问好的学生,而是我有两年时间就读他的门下,得登其堂入其室也,甚感荣幸。季郑师鄕人都称其号而不称其名,少年就学名门,诗赋文章都很出色,为刚健笃实辉光之首四大金刚之一。抗战前他创办私立蕲启明中学于蕲州城内,自任校长,二十七年州城陷入日寇,被迫停学,他回到老家黄通八,在黄氏大宗

  • 文章老干新枝并茂·果然蕲有材——乙亥年蕲旅台同鄕团拜纪要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6期  作者:楊世英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蘄春 團拜

    湖北省蕲县旅台鄕亲八十四年节团拜,于二月五日(农历正月初六日)假台北市武昌街鼎富楼召开,举行祭祖、团拜、颁奖、餐会及摸彩等活动。今年过年前后,一直是雨绵绵,但到了开会这天,一早便阴霾渐散,太阳展露出温暖的光芒,直是天公作美,象征我蕲旅台鄕亲新行好运,万事皆吉祥。一进会场,便见到大红纸上书写的引人注目的对联:蕲福趁新年,广邀桑梓懿亲,畅敍家常,喜听鄕音未改;王当正月,敦请全邑耆宿,共襄盛典,欣看仪礼传承。这副联是熊振球鄕亲,有感而发的力作

  • 文章悼念老友于轩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徐承烈 出版时间:1988-03-20
    关键字: 悼念

    古云:「患难之交不可忘」。我与于轩先生眞可谓是患难之交了。如今老友遽逝,能不伤怀?!生老病死,本属人生之常,谚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轩先生已寿高七十三岁,儿女且皆已自立,按说应是「寿终正寝」,不应过分悲伤的,但是由于感怀过去的遭遇以及多年来彼此隔室为邻相互慰藉的情谊,他的逝世,对亦已年逾七十的我而言,确有无限落寞与伤感。轩先生是于本(七十六年)四月廿九日上午六时去世的。事后据先生幼女贻苓对我说:是因为中风旧病复发送医不治而去世,当我闻讯赶到彰化

  • 文章敬悼杨懋教授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8-03-20
    关键字: 楊懋 敬悼 臺大

    七十七年二月五日早晨,胶县杨懋敎授和几个弟子,从台北市舟山路台湾大学的博士村宿舍到台大校园,突然间无疾而终。他生长在农村,毕生关心、奉献给农村,在他的遗嘱中,捐出了所有的遗产,要他的们生成立贞德文化基金会,为农村靑年辅导和鄕村文化事业的推动,永远永远的奉献下去,而没有留一文钱一片瓦给家属。其高风亮节,令人钦敬!谣略述其学经简历,藉表哀思。杨敎授于民前八年四月生于胶县,民国十四年毕业于黄县崇实中学高中部(新制),十八年毕业于济南齐鲁大学文学士,二十年肄业

共3098条记录 1/3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