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明清时期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明清兩朝之官富巡檢司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89-03-31
    关键字: 明清时期 学术论文 官富巡检司 发展历程

    甲、前言巡检司之设置,始于金代。长官为巡检,知县之属官,多设于县内之关津要冲地方,掌缉捕盗贼,盘诘奸伪之职。官富一地,位广东省广州府南部滨海地域,赵宋间为一盐场[1];元代始改为巡司[2]。致该巡司之设置年代,今已难考;据大德南海县志中载[3];其时东莞县界内巡检凡三,即因戍角巡检、广惠州巡检、屯门巡检[4]。观之,可见官富巡检实设于元大德年间之后。乙、明代之官富巡检司明初仍沿元制,置官富巡检司[5],额设巡检一员,司吏一员,弓兵五十名[6],巡检衙署

  • 文章閒話吾埔明清兩代科名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5期  作者:郭湯盛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明清时期 大埔科举 趣闻轶事 著名人物

    科擧是封建時代之產物,在昔君主專制時期,多用科擧取士,而一般讀書人,欲獵取功名,亦莫不以參加科擧考試爲進身之階。其制度明淸兩代,大致相同,計分爲邑試考秀才;府試考廩貢;鄕試考擧人;京試考進士;殿試考翰林五種。翰林榜首,稱作狀元;進士榜首,稱作會元;擧人榜首,稱作解元,若能三元及第,堪稱天下奇才,千載難得一見。普通一般士子,十載寒窗,往往欲靑一矜而不可得,倘或僥倖得以折桂採芹,開科發甲?自可陞官發財,光宗耀祖,獲得至高無上之殊榮,所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擧...

  • 文章明清時節的大埔官路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王紹滬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明清时期 大埔县 官路 《大埔县志》

    明清时期大埔的交通状况和其他地方一样,以河流水运为主,而陆路则有官路及小道辅之。官路,顾名思义,就是由官府出资(或出面集资)修设管理的道路,比之于现在的公路。根据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一五五七年)和清同治十二年(公元一八六一年)的《大埔县志》记载:明清时期的大埔官路,以县城(今茶阳城)为中心向周边村镇辐射,有的直至县界……一、小靖官路:自神泉街抵永定县界廿五里,即从社泉街起经小靖(太宁)抵埔永交界的三层岭计廿五里,嘉靖年间监察御使姚虞的《新修小靖官路记

  • 文章明清以來之孟河醫學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3期  作者:費子彬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孟河医学 明清时期 奇经八脉 中医处方

    費子彬(遺作)殊不知重藥旣可輕投,何不輕藥重投,豈不更爲妥當乎?揣其意不過以身負重名,若用尋常方法,不見出色,故小題大做,以自炫其奇,醫學敢於以藥試人,病家亦甘以身試藥,此風日起,流毒無窮,予故不憚煩言,醇醇辯論,以爲厭故喜新者之明戒。又「同病各發」一則云:巧不離乎規矩,而實不泥乎規矩,岳思武不深究陣圖,以爲陣而後戰,本屬常法,然運用之妙,在乎一心,尤以臨機應變爲要,旨哉言乎。吾於古方,亦猶是已。眞珠母丸,本許學士治游魂爲變、夜寐不安而設。予嘗以此方,略...

  • 文章論明清廣東國際貿易與近代中泰之關係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梁嘉彬 出版时间:1977-06-30
    关键字: 明清时期 中泰关系 广东贸易 国际贸易

    一泰国原称暹罗。明淸两代,中、暹关系之密,通使之频,远非前朝可比;而其枢纽则在广州之国际贸易。查明代自太祖洪武三年(西元一三七〇年),命吕宗俊等赍诏谕暹罗斛,其后暹罗斛于五年间凡十五贡,自洪武十年遣使赐王印并改其国号为暹罗后,暹罗比年一贡,或一年两贡,或数年一贡。有明一代,当其国「大城Ayudhaya前朝」及「大城后朝[1]」,明使往暹者二十余次,暹使来朝者多至八十七次,世子亦有亲自入朝者,其关系不可谓不密矣,而其封贡通市,盖莫不经由广州之道[2]。案

  • 文章明清粤東海防東路之大鵬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89-06-30
    关键字: 明清时期 大鹏所 粤东海防东路 发展历史

    一、前言大鹏半岛,位今香港新界东部大鹏湾畔,为明淸两朝粤东海防东路重鎭大鹏城之所在地[1],属广东省宝安县地。二、明代之大鹏守御千戸所明洪武元年(西元一三六八年),以沿海寇患频繁,遂命朱亮祖鎭广东,置衞所,衞成沿海要冲[2]。洪武十七年(西元一三八四年),广东都指挥同知花茂上言,添设沿海衞所,筑墩台,屯种荒地,以防海寇。朝廷许之。洪武二十七年(西元一三九四年),奏设大鹏守御千户所,隶东莞县南海衞[3]。所城位今大鹏半岛颈部,后枕大鹏岭,东边近海,邻近乌涌

  • 文章山西古代懸塑藝術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姚雅欣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山西古代悬塑艺术 彩塑 明清时期作品

    历一千三百余载,佛教道教及民间风俗神,信仰各异。除敦煌莫高窟尙存隋唐五代彩塑外,其余作品仅在山西得以保存。这些珍贵的艺术文化遗产使山西赢得「中国彩塑艺术博物馆」的美誉。特别是明清时期宗教艺术总体上呈衰微之势,然而山西仍塑造了可圈可点的彩塑艺术品,如平遥双林寺、太原崇善寺、隰县小西天、长治观音堂和太谷净信寺彩塑极富创意且技法精湛,将封建社会晩期佛教艺术推上了一个高峰。独具特色、意韵隽永的山西悬塑无疑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雕塑艺术中珍贵的大宗遗产。悬塑又称壁塑、景塑

  • 文章明清之際大埔的忠逸人物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2期  作者:天廬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明清时期 大埔名人 忠逸贤才 人物传记

    筆者曩在大埔會刊第七期曾撰「大埔精神與大埔文化」一文,其中曾寫出明淸之際吾埔的游擊英雄王興和忠逸人物楊開郭輔畿、黃一淵、的史蹟·其主旨在探索吾埔人物向受中原文化的孕育,改朝換代之際,特別富於忠君愛國思想、和相因而生的民族精神。然因資料和篇幅所限,所介紹的人物,除游擊英雄王興寫得較爲詳細外,其餘的則幾於一筆帶過,致未能評述其事蹟;並且,除上述所提出的楊郭黃諸公外,還有許多忠逸人物,都未能一一介紹,這是筆者認爲遺感的事。玆以大埔會刊行將出版,因檢查故篋,撰寫...

  • 文章明清湘籍歷科進士名籍纂錄(上)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蔣勵材  出版时间:1984-10-15
    关键字: 明清时期 湘籍进士 人名辑录 科举取士 进士考试

    前言我國科擧取士,創制最早。溯自隋煬帝大業丙寅進士立科,訖淸德宗光緖乙巳廣學停科,幾歷千三百年,未曾中斷。唐宋益隆其選。降及明淸,則嚴密無比。兩代續擧,亘五百三十餘載,得人之盛,遠邁疇昔。前後科目,雖迭有損益,終以進士一科爲首要。蓋進士取之以文,原屬詞科。上重此而下羨之,國貴此而民榮之。尤以鼎甲出身最受光寵,故世稱翰林爲「玉堂仙」。朝廷奬掖備至,士子企望彌殷。以此羣尙科名,孜孜汲汲,寢饋斯文,力爭上進,所謂「三更燈火五更鷄」,無待宣導,足以蔚成讀書風氣,...

  • 文章明清湘籍歷科進士名籍纂錄(下)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蔣勵材 出版时间:1985-01-15
    关键字: 明清时期 湘籍进士 历代人名录 明清史料 科举进士

    (乙)清代湘籍進士淸代共行一一二科,取進士二七四一九名,湘籍六八六名。一、世祖朝 在位十八年(順治),計八科取進士二八八二名(湘二一)。査淸順治三年丙戍科,共取進士三七三名,(一甲三、二甲七七、三甲二九三)未殿試者三十名。多爲北部冀、晋、魯、豫等省人,我省無名。査順治四年丁亥科,共取進士二九八名。(一甲三、二甲五七、三甲二三八)多爲江南各省人,我省無名。査順治六年己丑科,共取進士三一五名,(一甲三、二甲七七、三甲三一五)江多爲南江北各省人,我省仍無名。黃...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