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旱码头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磧口——失憶的景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楊建峰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碛口 历史回顾 水旱码头 风景介绍

    形成黄河第一碛。形成了最为繁盛的水旱码头,这就是晋商文化的起源。在那个时期,没有铁路、公路,最便捷和廉价的运输方式便是水运。自秦以来,凡建都关中的王朝其皇粮之漕运大多行经碛口。大西北的粮、油、盐、碱、兽皮、药材倶由船运至此,再转陆路到京、津、汉口,而回程则以棉、绸、布、瓷、茶、烟、酒等销往大西北,至有「驮不尽的碛口,塡不满的吴城」之说。仅麻油一项,每天可卸货万斤,所以「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陆运便是骡马,所以现在碛口保留的骡马巷中,你仍可看到当时

  • 文章磧口——失意的景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3期  作者:楊建峰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碛口 晋商文化 水旱码头 黑龙庙

    第一碛。形成了最为繁盛的水旱码头,这就是晋商文化的起源。在那个时期,没有铁路、公路,最便捷和廉价的运输方式便是水运。自秦以来,凡建都关中的王朝其皇粮之漕运大多行经碛口。大西北的粮、油、盐、碱、兽皮、药材倶由船运至此,再转陆路到京、津、汉口,而回程则以棉、绸、布、瓷、茶、烟、酒等销往大西北,至有「驮不尽的碛口,塡不满的吴城」之说。仅麻油一项,每天可卸货万斤,所以「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陆运便是骡马,所以现在啧口保留的骡马巷中,你仍可看到当时上百处石

  • 文章往昔九江码头各行业处境艰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6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14-08-15
    关键字: 工人组织 码头 封建把头 办事章程八条 船户揽载 牙行牙人 拦截勒索 九江码头难靠

    本文所指九江「码头」有二种含义。一种是指工人在港口进行装卸和搬运的组织;一种是码头工人一词中的「码头」,则指在港口从事装卸和搬运劳动的人。九江码头及其工人,产生于清朝咸丰年间(19世纪50年代),当时,清政府经常向商号征民夫搬运皇粮和课银,而商号为了减少麻烦,便雇用专人进行搬运,并按地段组成九华门、大巷口、张官巷、四码头、大码头等五个「码头」。由于他们既从事港口装卸,又从事港口内的陆地搬运,而以陆地搬运为主,故又称之为「旱码头」。旧时,在九江流传着这样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