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新式教育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熊純如先生與心遠(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劉棨琮 出版时间:1968-08-02
    关键字: 熊纯如 心远学校 新式教育

    編者按:本文作者係吾贛吉安人,以「擷蒓」筆名,按日在大華晩報「鐙前述往」欄,撰寫近代傳記人物,本文在該報於三月廿三日至廿八日刊出,特予轉載。

  • 文章樹人學堂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63-03-01
    关键字: 树人学堂 新式教育 校史 校友 王作甘

    卓识的,始留心敎育事业。树人学校的创办,就是王四大人朗云之裔的王作甘一手完成的。而这个学校,在当时被称为「川南新式敎育开山祖」。所以后来造就的人材,确也不少。当时树校的敎习中,并聘有几个日本学人,除常年和上海商务书馆大打交道外,也自行印刷了不少的讲义和课本。我个人最初接触到心理学一类的书,知道了许多的科学名词,也是从那些旧课本中得来的。不过,到我正式入学时,树校早离开那花园别墅式的讲学场所而迁到因陋就简的财神庙来了。这时早停办了中学科和师范科,只残留了高小

  • 文章熊純如先生與心遠(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0期  作者:劉棨琮 出版时间:1968-09-02
    关键字: 熊纯如 心远学校 新式教育 往事回忆

    儘管「心遠」是內地的一所中學,而它的畢業生往京滬北平投考大學,大多數均可錄取,其所報考者多爲理工,如北京北洋大學的理工科,或者上海的交通大學、唐山的路礦專門學校。以一個經費支絀,圖書儀器欠缺的私立中學,而培植出來的學生,能與完善中學相較,不能不說「心遠」的突出,這當然是歸功於純如先生的眼光遠大,他以英文原本敎讀,延聘名師,循循善誘,自然造就出類拔萃的人才。「心遠」如垂蔭之木,日益發舒,使基者日衆,但純如先生仍以敎育爲立國之本,弗之䘏也。不僅如此,十一年「...

  • 文章生平簡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黃廷英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黄廷英 生平 传统学习 新式教育 美国留学 政府任职 入籍加拿大

    按:國民大會代表黃廷英博士,廣西桂平人,不幸於民國八十年八月十七日病故於加拿大僑居地,享壽八十九歲。近承其夫人黃狄潤君女士寄來黃博士遺作「生平簡述」一篇,特為刊出,以示悼念。——編者

  • 文章韓宗湘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6-12-06
    关键字: 韩宗湘 新式教育 江苏法政学校 浙江民政厅 嵊县县长

    韩宗湘先生,字起文。浙江省萧山县义桥鎭人。生于民前十九年。家世素封,幼年颖慧,稍长。即外出就学,时値淸季,科擧初废,学校甚少。惟先生则早受新式敎育。民国二年,入江苏法政学校,于五年毕业。因民初军阀专政,各级政府用人多不问资历,且极腐化,先生羞与为伍,遂家居侍亲治学,恂恂如也。民国十二年与周志学女士结婚。十四年,中国国民党在浙江秘密发展党务,十五年,先生参加入党,从事革命工作。十六年,国民革命军底定东南,先生入浙江民政厅任职,十七年,始正式任科员。当时

  • 文章家鄉懷舊錄:革命的母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10期  作者:仲毅 出版时间:1970-12-20
    关键字: 怀念母亲 革命事业 新式教育 人物回忆 许桐

    本刊上期刊出杭州養花軒漿糊店及許一大紙店,店主許子振、子敬,還有位大姊,也是巾幗英雌,那就是筆者的生身之母,革命先人。我母姓許名桐,別號桐蔭女史。當外公在日,舅父們在蒙館裏讀書,晚上囘來,在燈下自修。她在旁邊聽聽,因此也識得幾個大字。但日子一久,她又聰明好學,竟讀了許多詩書,並塡詞吟咏起詩句來,連畫也學會了。成爲不櫛的進士,名聞鄕里。當她不幸短命死後,約在一九二〇年由筆者建議,得舅父們的贊助,由弘文印刷廠,印行我母的碧梧軒詩草數卷(卷數已記不得)在大陸上...

  • 文章蔡元培崇尙學術自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12期  作者:勵新 出版时间:1974-12-30
    关键字: 蔡元培 新式教育 学术自由 新文化运动

    殫畢生精力於敎育學術事業之前北大校長蔡元培氏,雖然功在黨國,但因其於民國元年任敎育總長時,曾下令廢止硏讀經書,而被一般頑固之遜淸遺老詆爲「名敎罪人」,是耶非耶,自有公論。惟對一人之褒貶,全憑不合時代潮流之主觀意識,遽下斷言,殊欠允當,故蔡氏之聲譽反而日隆,良有以也。蔡氏,原籍浙江紹興,字鶴卿,號孑民,禀賦穎異,持躬樸厚,於精光緖年間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時纔廿五歲。後任紹興中西學堂監督,憤淸政不修,在滬設愛國學社,入同盟會,藉蘇報倡革命,並參預吳樾刺五大...

  • 文章丰县近代新式教育溯源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7期  作者:杜朝彬 張華光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丰县教育 近代新式教育 丰县高等学堂 丰县师范讲习所 丰县孔教会

    一八九八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是我国近代新式教育开始的标志,也是戊戌变法后「硕果」仅存的新政措施。新式教育培养的是掌握一定近代科学知识的新型知识分子,旧式教育培养的是封建士大夫,这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随着科举考试被废除,旧式教育渐趋式微,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并逐渐取代旧私塾。新式教育是建立现代国家的基础。光绪二十九年即公元一九〇三年乐育书院成立「丰县高等学堂」,是为我县新式教育之始,校长李运昌。今日丰县城关之书院街即因乐育书院而得名。李运

  • 文章幼年时期的新旧教育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劉季洪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山西洪洞县 维新运动 私塾科举 求学回忆 新旧教育 新式学校

    因交通关系,甚少回家。我六岁以后先随三兄入私塾就读。不久武昌起义,民国建立,县中于民国元年成立新式小学,就转学到县城入学,数月后再回家重入私塾。民国四年,为了取得学校文凭以便出外升学,又到县中高小揷班入三年级(当时学制高小三年),四个月后毕业,我就成为本县高小第一届的毕业生。现在回想幼年在家所受私塾和新式学校两种敎育,内容和现时都大不相同,所以想把个人对这过渡时期新旧敎育的体验加以追述。但又由于本身实际体验究属有限,因而就又把淸末民初旧式敎育槪况以及新式

  • 文章私塾八年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6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68-02-01
    关键字: 《三字经》 国民教育 新式学校 求学回忆 私塾仪式 孔子

    我从四岁在家里所设的私塾发䝉,直到十二岁才改住江津县立聚奎高等小学,一共住了八年私塾;其时间为淸光绪三十四年(民国纪元前四年)到民国四年。这时满淸政府开办新式教育不久,各地新式学校很少,私塾还是一般国民教育的重要园地。私塾设置的地点,有的设在公共场所,如祠堂、庙宇和会舘里,有的则设在私人家中。设在公共场所的私塾,有的是以某一姓为中心的,有的是以某一地区为中心的,??以?一?为中心的。列多?出几个首人或学董,担任筹措学费聘请师资的责任。设在私人家中的,则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