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新古城会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新古城会赞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張逸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古城 抗日救国 赞歌

    昔年曾有古城会,耿耿忠义贯九州;今日古城会,行将播及亚美欧。五十三年飞驰过,老兄老弟俱白头,去日苦多莫对泣,秉笔直书写春秋。日寇侵凌战火起,三年杀戳犹未已。齐鲁健儿志气豪,不食仇寇嗟来米。拜别爹娘抛故鄕,负笈千里寻眞理。闯关犯难聚淮上,白日靑天升国旗。[1]夜幕沉沉垂九天,行囊累累压双肩,「衔枚」疾冲平汉路,晨光曦微伏牛山。汉江千里九曲环,巉岩峭壁费盘缘,磨破草鞋千百双,鄂道陕道俱艰难!寒窻苦读三年整,劳燕分飞各西东,勿忘患难手足义,滴血缔结金石盟

  • 文章新古城会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李春序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古城 抗日战争 国立第二十二中学 同窗相聚 感怀诗词

    团活动三日,才偕内子脱队,参加老兄弟们的「古城大会」。途中有两事値得一提:第一是儿时玩伴慈百兴弟原来也是高五级一班的同学。由于投考黄埔军校,先行离开我们,已经五十五年未曾见过面了。解放之后,百兴弟驻守疆省石河子市,官拜副师长。率领属下部队,将一片荒地,开垦成为兴都市,就是石河子市。一九八八年取得联络,一直盼望能再见一面,又等待了十年之久。曾沉痛表示,若是今生不得再见,死后也不能瞑目。乌鲁木齐机场着陆后甫出机门,即被百兴弟和家属及亲朋好友包围起来,坚持

  • 文章電波覆蓋江浙滬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8期  作者:王菊生 出版时间:1994-05-01
    关键字: 常熟电台 三套节目 无线中波广播 古城新声

    电台有三套节目:无线中波广播、调频立体声广播,有线广播。节目数量超过五十年代两倍。三套节目全天播音时间长达二十二小时四十五分比一九五六年增加十九小时五十五分之多。在三套节目中,无线中波广播有效收听面半径一百公里,不仅常熟城鄕都能清晰听到,上海、苏州、常州、张家港、如东,以及浙江的杭州、嘉兴等地也能收听到。正是古城新声遥送江浙沪,常熟广播旧貌换颜。

  • 文章鄭州發現華夏第一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27期  出版时间:1996-01-15
    关键字: 郑州 新石器 圆形 古城 西山

    河南省文物局九月五日在郑州宣布,经文物工作者连续三年的大规模发掘和不懈探索,一座湮没五〇〇〇年之久的仰韶时代古城址,最近在郑州西山重见天日。经考古学家确认,这是迄今国内发现的年代最早、建筑技术最为先进的石器时代城址。西山遗址位于郑州市北郊廿三公里处的邙岭余脉,北距西河四公里,西与绵延不绝的豫西丘陵相连,东南居高临下,俯瞰著枯河南岸一望无际的黄淮平原。经发掘和钻探结果推知,西山古城略近圆形。现存西墙残长约六〇余米,北墙呈外凸状,残长约二〇〇余米,其余

  • 文章沭阳古城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耿开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古城新貌 土城 拆除古城 道路建设 市政设施 交通线路 商业

    沭阳在明代以前无城,至明正德六年(公元一五一一年),流寇入境,七年(公元一五一二年),知县始筑土城。万历二十年(公元一五九三年)知县徐可达议修以砖。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古老之沭城延续四百二十五年之久,为了抗日作战,不得不忍痛将其拆除。古城垣虽拆除殆尽,但城里所有之建筑物原封未动。城市民之住房,三分之二为砖瓦结构,其余均茅草屋。从西关宣义门至东关承晖门为主街道。每条街道均为乱石铺成,崎岖不平,而且颇为狭窄,仅能通行一辆马车。各条小巷口均为土路,每逢

  • 文章絲路之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1期  作者:劉志儼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丝绸之路 旅行记略 西安古城 新疆风貌 旅游观感

    展现。古城保持最为完整,登城眺望,一览无遗,古今文物相接,一脉传承,绵延不绝。时人有言,西安文物丰富,景象万千,可百游而不厌也。诚哉然也。乌鲁木齐日日新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区,也就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从西安搭机前往疆,在机上观望天山雪景,经阳光照射,皑皑白雪,闪闪发光,格外美丽。可惜照相机性能欠佳,所拍照片并未显现美景,画面模糊不清,遗憾之至。乌鲁木齐系蒙古语,原意是美丽的牧场。乌鲁木齐又名迪化,为疆省会,位于天山北麓乌鲁木齐

  • 文章疆南北行——摘要报导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6期  作者:卿士達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古丝路 新疆地区 地理风貌 古迹文明 丝路古城

    这篇疆南北行,冗长达廿八页,文献版页,无法容纳,故特摘其要者达十四页之多,请士达兄赐谅,电话多次未连络上,特此注明。编者谨识

  • 文章沭城巨變(清平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韓杰民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 沭城巨变 古城新貌 都市风格 自然风光 感怀诗文

    五年巨变,古城新貌现。墅式琼楼拔地起,都市风光一遍。藤槐郁郁苍苍,虞姬故里招商。游乐园区亮丽,迎宾鸟语花香。

  • 文章历史文化名城绛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藺永茂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新绛县 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简介 历史文物 文化遗产

    绛县古称绛州,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临汾盆地西南边缘,北靠吕梁山,南依峨嵋岭,汾、浍二河穿境而过。绛州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时曾为晋都,战国时代属魏。南北朝时,北魏置东雍州,北周明帝改为绛州。隋开皇三年(五八三)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县城处。距今己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古城南临汾河,北沿丘陵,据高就低随地势制胜。远眺绛州城从西至东「绛州三楼」、「绛州大堂」、哥特式「天主教堂」、唐代「宝塔」,雄居高垣之上,巧妙利用空间,「创造了生动而变化的城市轮廓与风貌」,这组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