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学史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文学史辩宗论《中国文学史与宗教论集》代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6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文学史 辩宗论 儒学 理学

    編者按:張乘健先生係我溫籍學者,治學態度嚴謹,論題廣涉文、史、哲各領域。此書為張乘健論文集之文學卷,出版時易名為《古代文學與宗教論集》。該文雖為此書之序言,實為中國文學思想史之論綱,自有其獨立之學術價值。

  • 文章张之伟研究儿童文学史有成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1期  作者:繆天舜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张之伟 儿童文学史 现代汉语修辞

    上海等地一头栽进了图书馆与新旧书店,像蜜蜂采集花粉一样寻找儿童文学资料。一九六一年调回瑞安,他没有放弃这方面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次年写成五〇万字(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初稿,寄送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金近(儿童文学作家、编辑),搁了较长的一段时间,从来信中隐约感到似乎将有一场大风(指政治运动)袭来,因他所写的这些人物,大都属于「横扫」的对象。于是懊丧之中,赶紧用塑胶纸包裹,转移故乡山村平阳孙岙,束之高阁。一九七八年,春风出乎意料地吹了瑞安城关广场路他那一一平方米

  • 文章劉心皇這個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韓道誠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刘心皇 中国现代文学史 史料 祝寿 学者

    以我与心皇相交之久,了解他的为人为学精神最深,无论于私谊或于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硏究上的贡献,都有这个必要。人生的过程是短暂的,从前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说「人生七十才开始」,这完全是两种境界,却因人而异。人的年纪如同树的年轮,只代表生长的记号,并不一定代表人生价値,人生价値是建立在他的道德文章上。如果在七十之年毫兴建树,那么「开始」的必然是庸碌迷罔,一仍旧贯;反之,则将是生命意义的延长,「开始」在老年的境界中,结出更成熟更丰硕的果实来。心皇对中国现代文学史

  • 文章記趙百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7期  作者:蘇雨 出版时间:1977-07-06
    关键字: 赵百辛 善饮健谈 《佛教文学史概》 《宋诗新篇》

    壬癸之交,余依天台,岁尾得梦荪战殁湘澧之讯,初春粪翁又吿百辛之丧,词客无灵,忠魂何托,转眼隔世,可悲极矣!百辛既死,若孀若孤,亦皆寄居天台,余初未之悉,嗣晤袁汀。乃造访于十字巷,见百辛像,及其夫人两儿女,当时痛恻,殆难言状。百辛著述精伙,已删削者,有「鲒亭集笺证」十二卷,「佛敎文学史槪」「宋诗新篇」「明诗新论」「淸诗新论」四种,「闻钟室论文偶劄」十四册。已辑而未竟者,则有「词触」与其诗词各若干卷。其稿旧嵌庋甬寓之复壁中,今则如何,甚为悬念!

  • 文章王起 書香長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9期  作者:竺柏岳 出版时间:2013-09-10
    关键字: 王起 文学史 戏曲研究 怀念恩师 人物回忆

    原编者按:王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历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副主编、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戏曲史家。清明时节,王起的学生文学评论家竺柏岳先生有感而发,再忆王起,一面是浓浓的师生情,一面是对王起教授严谨治学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回望岁月,几十年消逝远去,恩师谆谆的教导却时刻萦绕心头。这种常年以来,耳濡目染,在心灵铸就的美好烙印始终栩栩如生。事情是因为近日忽然从书橱里翻阅出《中国文学史》四大

  • 文章評廣東出版的兩部客家文學硏究專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古遠清  出版时间:2009-07-31
    关键字: 《广东客家文学史 《台港澳及海外客籍作家研究》 评介

    广东客家文学史》作为岭南文学的一个分支的广东客家文学研究,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这个课题难度较大,因而这方面的系统研究成果一直未曾出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罗可群的《广东客家文学史》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问世了。笔者与作者交往多年,早知他从大学读书时就注重搜集客家文学史料——尽管以后工作岗位有多次变动,但几十年如一日从未中止这一工作,孜孜不倦地从事学术积累,在六十初度时终于取得了这一丰硕成果。这是一部塡补空白的学术著作,是首次将客家文学以「史」的面目

  • 文章試論馬君武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的貢獻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7期  作者:付廣華 出版时间:2005-01-10
    关键字: 马君武 中国近代文学史 人物传记 学者观点

    马君武中国近代文学史贡献马君武作为著名的科学家、革命家、教育家的地位早已为国人所熟知。但他在近代文学史上的贡献却不为大家所了解。本文从古体诗歌、翻译文学、文学理论等三个方面来论述了马君武的贡献,认为这不仅有利于海内外对马君武研究的更加深入;而且可以弥补近代文学史研究的不足。

  • 文章古書玄奧研讀五經須由淺入深才能漸入佳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9期  作者:沈徑瞻  出版时间:2009-12-25
    关键字: 研读五经 诗歌艺术 古典文学史 诗经 由浅入深

    我国的诗歌艺术传统深邃,源远流长,一部文学史就是诗歌的发展史,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五经),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诗集之一,足以夸耀是世界的名著,其内容的丰富以及艺术形成的完美,古今中外,赞赏不绝。一、诗经诗经所列十五国,包括周、召、王、幽、卫、郑、齐、魏、唐、秦、陈、桧、曹等,位于中国北部黄河流域地区,几千年前的诗总集三百零五篇,作者多已佚名,诗分风、雅、颂三种,风有一百六十篇,雅有小雅、大雅共一百零五篇,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四十篇。传说周代有采诗官,十五

  • 文章「西遊記」作者的老師——吳承恩家世再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李洪甫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西游记》 吴承恩 胡琏 中华文学史 淮海浪士

    世界上沒有一部小說擁有讀者的數量能夠超過《西遊記》,包括那本被稱作「獨高一代」、文藝家們推崇爲「古典現實主義終結」的《紅樓夢》。問一位鄕間老太:「您知道林黛玉嗎?」答案很難說;如果問:「您知道豬八戒嗎?」她會眼睛一亮,回答得十分利落。這就是《西遊記》那無可比擬的「婦孺皆知」。多少年來,鑒賞家們竭力地尋覓著這部「奇書」藝術魅力的源泉。吳承恩的家學、師長、親誼尤爲人們關注。吳承恩祖籍漣水,遷居淮安,五代單傳。因此,吳家雖然不是單門獨戶,少有至親,卻是事實。吳...

  • 文章一代紅顏陳圓圓(四)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92期  出版时间:1976-05-15
    关键字: 陈圆圆 偶性道德 吴梅村 圆圆曲 中国文学史

    诗名独擅场。」我同意陈云伯这些富有同情心的评论语。我想当年诗人吴梅村如果眞的在甲申年自杀身死,对我国文学史将是一个莫大的损失,而我们如今,也没有哀感顽艳的圆圆曲,永和宫词,这些诗歌可读了。六军恸哭冲冠一怒圆圆曲是大家所熟知的一首长篇故事诗,和杜甫北征,白居易的长恨歌,韦庄的秦妇吟一般,是我国文学上最好的几首史诗之一。全首共五百四十九个字,七言的古风礼,计七十八行,三十九韵。这里限于篇幅,不必将此诗全录。下文将于略述它每段大意时,分段的附原作,(但稍加删节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