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背景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位具前瞻性設計觀念的建築師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1期  作者:吳光庭 出版时间:2001-01-10
    关键字: 黄有良 台湾建筑现代化 教育背景 校园规划 国民住宅 室内设计

    刮目相看的。黄有良则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长的战后第一代「国产」建筑师。教育背景严格的说,建筑师是一种专业工作,用知识份子的角色来形容建筑师并不是很恰当,可是,当建筑师有知识份子的个性,建筑的实质设计表现企图将会更明显。以黄有良的背景来说,对其成长生涯影响最大约二位建筑师卢毓骏与王大闳,以我个人来看就是这种有知识份子情怀的建筑师,而这二位建筑师对一九四五年以来约合港建筑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卢毓骏早岁以「勤工俭学」之名赴法留学硏习公共工程与都市计画,回国后即着手

  • 文章徐教授少英傳記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鍾愧伯 出版时间:1983-01-15
    关键字: 徐少英 生平述略 家世教育背景 教学生涯 艺芳女校

    徐少英女士,紀元前三年,淸宣統元年己酉歲,公元一九〇九年十一月一日出生,籍湖南省平江縣,北鄕梅仙童家坊,家道素豐,父晃池先生,胞輩行晚,太夫人撫孤而立。善理家財,富逾昆仲,母李太夫人,出自名門,少英居長,弟妹四人,自幼聰慧,父視若掌上明珠,抱膝識字,過目不忘,五六歲延師課讀,仿當時國小規範,上午授國文,下午敎修身,晚間讀四書,每日受讀之書,均能背誦無遺,作文筆力勁峭,所言不凡。惟生性外向,好動難靜,爬山玩水,勝過男孩,師擬約束,商其父獲贈竹板,師題:「共...

  • 文章小舞台上的大人物—祖籍大埔的李光耀家世簡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田辛墾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李光耀 人物事略 教育背景 新加坡 创家立业

    一书中则称:「李光耀是小舞台上的大人物。」可见李光耀享誉之高,驰名全球。李光耀是新加坡出生的第四代广东大埔人,他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又长期接受西方的文化教育,因而能揉合东西方文化精华治国,创造奇蹟,使之实现现代化并未西化,而是在弘扬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政治佳绩,走出一条为世界一些国家足以借鉴的现代化之路。随着新加坡的成「龙」,李光耀这位世界政坛风云人物的家世特别引人注目。他的祖籍是我们大埔县党溪鄕(现属古野鎭)唐溪楼下村,慕名来访参观者

  • 文章第四届两岸发展论坛台湾的职业教育在后ECFA时代的展望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6期  作者:程其偉  出版时间:2011-02-02
    关键字: 台湾职业教育运作模式 台湾技术及职业教育背景 台湾技术及职业教育现况 台湾职业教育及职业训练异同 台湾职业教育证照制度

    亚洲大学 程其伟报告人:程其伟博士 财团法人台湾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主题: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台湾研究所协办单位:浙江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中国评论通讯社时间:2010年9月25日、26日(星期六、星期日)地点: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校园一、前言:台湾是一个四面环海只有3万6,191.4667平方公里的小岛,全岛居民多达2,314万2,460人,平均每平方公里生活639.45人,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9位,最密的是孟加拉国高达

  • 文章興學育才以國家安危爲己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7期  作者:朱先淦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教育兴学 “怒潮学校” 军政教育 创校背景 学校发展

    瑞金 朱先淦時勢推移,年復一年。屈指數數,「怒潮學校」奉令改編已四十五個年頭了!當年擔革命,芒鞋萬里征,它代表其時青年學生如火如荼,從軍報國,力挽狂瀾,板蕩伸志節的豪情,假如沒有這所學校適時創立而招生,這群熱血愛國的青年,必然陷入鐵幕,而國家也就失去了這批生力軍。無論是古寧頭戰役,大、二膽島的血拚,無數次的海上突擊(東山島戰役是其中之一)金門九三炮戰,以及近數十年來全國黨、政、軍建設,都有這些堅貞不移,淬勵勤奮的骨幹。所以「怒潮學校」的學生,對中華民國在...

  • 文章梁慶桂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梁嘉彬  出版时间:1977-03-31
    关键字: 梁庆桂 幼时经历 历史背景 华侨教育

    梁庆桂,号小山(亦书作筱山或筱珊),广东番禺县黄埔鄕人。淸咸丰八年(西元一八五八年)生[1]。曾祖经国及伯祖纶枢,两世广东十三洋行天宝行(Tienpow Hong)行商,事蹟与洋务有关。纶枢以调停英法联军保全广州功,由盐运使衔晋二品衔,再赏戴花翎,光緖三年(一八七七年)年八十八,以微疾卒,盖历道光、咸丰、同治及光緖四朝,饱经忧患,粤中督抚曁海关监督遇有对外重大交涉,每每造庐咨询方略,而纶枢经营行务垂三十年,对海外事情甚悉,亦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2]。祖

  • 文章康有爲主持下的萬木草堂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蘇雲峰 出版时间:1985-09-30
    关键字: 康有为 动机背景 沿革 教育宗旨 万木草堂

    多赖得力弟子之承先启后精神的表现。三、组织及教育宗旨草堂之经营既不受政府资助,亦未得绅商捐献。其创办经费。多系康氏自筹。学生不但没有膏伙,而且还要缴费,有的还自动捐助租赁费用,出资刻书。由于经费短缺,所以组织非常简单。康氏一人独兼总敎授与总监督之责,下设学长三至六人,选高才生兼任,助理敎授与行政。此学长制度,计分为博文科学长(协助敎授与分校功课),约礼科学长(助勤勉品行,纠检威仪)与干城科学长(主督率体操)。另设书器库监督一人,负责管理图书仪器。[27

  • 文章孔子「學不厭、教不倦」精神對我的啟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1-04-01
    关键字: 孔子身世 时代背景 教育思想 好学精神 著述

    精神,是即知即行。 国父孙中山先生云「知难行易」,我要以「学不厌」而克服困难。先总统 蒋公中正先生有「力行哲学」,我要以「教不倦」来力行中华文化教育。[1] 钱穆先生「孔子与论语」一一七页,联经出版社。[2] 程发轫先生「孔子教育学说」一一至一二页,复兴书局。[3] 刘迈先生「孔子的生平」六至七页,五洲出版社。[4] 宋锡正先生「孔子教学思想」第三章,三民书局。[5] 陈大齐先生「孔子言论贯通集」陈大齐九十五岁时印赠。[6

  • 文章刘绍庭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1-04-02
    关键字: 刘绍庭 家庭背景 生平简介 教育基金

    劉故主任紹庭先生,別號志經,筆名海萍,籍隸江西省大庾縣,誕生於中華民國十七年五月四日,享年五十二歲。家係望族,世代書香,尊翁劉禮信老先生,號贊廷,別署「四勿齋主人」,曾任縣長,軍需處處等公職,著有政聲,且爲博學之鴻儒。令堂張贊乾女士,乃現代賢妻良母之典型。同胞有二弟六妹,現在臺者,僅次弟紹堂(現名紹常)爲人幹練,尤長文藝。自政戰退役後,執敎於北縣平溪國中。先生於五十七年十一月,在臺北與服務敎界,德、貌、才兼備之謝靜小姐結婚以來,伉儷情深,互勉互愛,以開創...

  • 文章從考察川滇黔三省政務說到廣西文化建設——附川滇黔紀遊詩——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9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3-01-10
    关键字: 文化建设 考察背景 教育理念 诗词作品

    学习的地方。广西文化建设,大体上以民国二十四年颁布的「广西建设纲领」及三十年黄主席手订的「广西建设计划大纲」为依据。我很荣幸曾经有机会参加过关于这个建设计划大纲的讨论会,当时也曾零星地发表一些意见,但都是些管窥蠡测,未必有助于高深。然因河海不择细流,马勃牛溲,有时亦可备扁和之采。感想所及,辄复更端请益,就敎于读者。玆分为下列八项,简单陈述我的意见。甲、社会教育机构的调整根据广西建设计划大纲第十五条文化建设第十二款及第十四款的规定,我希望㈠赶速将已取下招牌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