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书育人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記分宜拔貢嚴寅旭(畏堂)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易大德 出版时间:1968-11-02
    关键字: 严寅旭 教书育人 国学造诣 悼念亡师

    嚴師寅旭字畏堂(一作威鬯),分宜界橋人,淸末秀才,肄業江西高等學堂,由拔貢典小京官,曾任百里宰。民國八年,繼盧志鴻(盧在贛亦有文名)爲省立第八中學國文敎師。(八中設于宜春,校址爲前昌黎書院)。師天賦優越,國學造詣甚深,精訓話、善詩文,尤擅駢體聯語,搆思神速,每有所作,一揮立就。碑長北魏,帖長諸城,書法列江右第四。(巨擘爲淸道人李瑞淸氏,另二人則予忘之矣。)歲庚申,予以第一名考入八中,年少而有志于學,師期許甚高,堂課批有「心靈手敏,淸雅絕倫,予眼中人也」。...

  • 文章木薯絃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8期  作者:季薇 出版时间:1981-12-30
    关键字: 刘禹轮 名贤传记 教书育人

    這是一位敎育家劉禹輪先生奮鬥的動人的故事平平實實,默默耕耘,不求聞達。【我敎人人,人人敎我。】滿門書香,祖孫四代都以敎書爲樂;祖孫四代,服務敎育界,足足屆滿一百年。

  • 文章我的家世與台灣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期  作者:劉禹輪 出版时间:1965-08-15
    关键字: 家世 祖父 在台经历 教书育人

    我自廣州經香港來臺,這是民國四十一年七月間的事,我沒有來臺以前,對臺灣並不陌生,許多有關臺灣底人情呀,風土呀,都先知道了不少;我家先曾祖父協堂公的像贊,就是跟臺灣革命史上,頂頂有名的丘逢甲先生所親撰和親書的。兒時常聽先祖父講述逢甲先生的故事,說他六、七歲時,便能吟詩,是一個天才兒童,那時他詠燈籠的詩,便顯出「大氣磅礴」,由於日子久了,句子也記不淸了,好似有「光芒普天照」的一句。此外使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先祖父跟我嫁給臺灣的姑母(瓊)合照的照片了,使得我兒時...

  • 文章略記鄉前輩楊蔭溥先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1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85-09-20
    关键字: 杨荫溥 人物事迹 教书育人

    鄕訊第一八九期上有位鄕長以「劉芳聲巷人」別號,寫「邑人楊蔭瀏先生」,介紹他在我國音樂史上的造就,並提到他的胞兄楊蔭溥先生。因爲我的母親就是留芳聲巷八號這幢大宅子出生的,前面臨留芳聲巷,後面是東河頭巷,東首一大片廣場,西邊是新生路,前面左首小河前有兩個高墩墩,四圍都是大樹,八扇大門內沿牆壁全是「頭行牌」,「肅靜」「廻壁」「開道牌」放在前首,沿着是一排排什麼「太子太保」……等官銜的「行牌」,牌前有兩個裁縫攤,大槪租給裁縫師傅兼爲看管大門的,總是以「阿牛」「阿...

  • 文章懷念鄉先賢戴培之先生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吳以秀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戴培之 生平事略 教书育人

    戴培之先生,今射陽縣海河鎮人,居河南岸,昔有一古木掩映的深宅大院,即先生誕生地。書香門第。名著鄉里。其長兄崇慶,先生行二,諱崇本,字培之,後以宇行。戴府與舍間相距約五華里,忝屬世交,童年常聞長者云培之先生自幼聰穎好學,有貢生王老夫子,學富五車,曾應聘於戴府為塾師,培之先生從其門下有年,獲益殊多。其後先生負笈揚州八中就讀,詩文書法,嶄露頭角,被譽為小書櫥。高中畢業,入江蘇法政專門學校,該校後併入東南大學(即後來的中央大學)。培之先生豁達瀟灑,落落大方,平易...

  • 文章顧明揚先生二三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6期  作者:賈逵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顾明扬 人物掌故 国会议员 教书育人

    一九八四年以前,我在東溝工作期間,因喜愛歷史,常與地方長者交談有關人文歷史與掌故。有幾位耆老述及前清秀才顧明揚先生的往事,使我感佩至深。今爲弘揚先賢高風亮節,特簡介二三事。顧明揚先生,字舜欽,號澹園,阜寧縣東溝鎭人,出生於世代書香門第。童年從名師常春錦(曉城)習讀四書五經。及長,經人介紹到鹽城最大商號「和豐」學生意。滿師後回東溝,因天性喜讀書不善經營,故仍以書爲伴。清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龍歲以府首取入縣學,成爲東溝有名的秀才。清末民初,社會動亂,土...

  • 文章恭祝何老先生元文九秩晉七華誕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張益弘 出版时间:1985-10-15
    关键字: 兴办实业 军旅生涯 教书育人 祝寿贺文

    何老先生名元文,字少梯,湖南醴陵人,晚年築宅臺北木柵埤腹山麓,顏曰「竹莊」,自號「竹莊老人」。生於前淸光緖十六年(公元一八九〇年)陰曆八月十七日,今年適爲其九秩晉七華誕,壽近期頤,良可賀也。先生出身世家,幼從祖父及伯、父諸先輩受經學,欲應科擧考試,旋以科擧旣廢,乃入中國大學法科畢業。民國肇造後,先生年未三十,起而從政,歷任司法、行政、建設、工業、軍事之地方主官及中央職務。曾任湖南臨湘縣司法承審員、典獄官,桃源警察所長,及資興、衡陽、常寧諸縣縣長,於淸理積...

  • 文章課堂的性格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楊樸羽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杨简史 教育品格 何仲卢 教书育人

    追憶侯中良師,楊簡史、何壽田、何仲盧先生,他們有著恨鐵不成鋼,恐學生不成材的愛心,有如叢立的綠竹,亮節清高,長在石板路旁聳立高大的青松遮蔭送涼,構成大埔文史有價値的份量。

  • 文章一代宗師 永垂不朽——懷念孫邦正教授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8期  作者:陳墉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孙邦正 教书育人 社会教育 倡行者

    孫老師邦正教授,是我以一員流亡學生隨政府來台,又經歷十年的軍旅生涯,最後幸而在花師、師大所遇到讓我最爲景仰孺慕的恩師。他不僅是當代傑出的教育學家,一代宗師;也是我國推行社會教育最力的一位社會學家。老師著作等身,重要著作四十餘種,已發表於中外教育刊物的論文四百多篇,立論嚴謹、內容宏富,堪稱社教界的津樑、寶典。師生緣起 春風風人我在念師大之前就認識孫教授了,因我於民國五十一年就讀省立花蓮師專特師科,由於我們是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請由花師代訓的,當時校長是...

  • 文章飮水思源 緬懷前賢——王伯源老師生平簡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2期  作者:曹開敏、胡咸元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王伯源 生平事略 扬州中学 教书育人

    一九〇八年陰曆四月廿三日王伯源先生誕生於江蘇省甘泉縣(今揚州市)小司徒廟街五號宅。乳名大張,名恩泉,字伯源。四歲即隨父認方塊字,五歲即能認字三千餘、能背誦三字經,六歲人贊化宮小學就讀,十三歲能背誦四書、左傳,十四歲贊化宮小學畢業,考入兩淮第二高等小學,十六歲畢業後考入江蘇省立第八中學初中部。一九二七年北伐完成,全國統一,八中與第五師範合併,成立省立揚州中學,校長爲周厚樞先生。先生被編入揚中高一理組就讀。一九二八年一月與朱舜英女士結婚,一九三〇年高中畢業。...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