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改名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以保國寺爲線索的寧波古代史故事四則(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8期  作者:蔡貴三  出版时间:2000-09-10
    关键字: 保国寺 唐朝 改名 工艺

    三、敕赐「保国」——唐皇朝的忧患与灭佛兴佛保国寺本称灵山寺。怎会改名呢?里头也有一段历史可讲。封建社会里,皇帝一般都认为佛敎对他统治有利,所以「崇佛」是常事;然而也有极少几个皇帝发觉佛敎对他统治有害,或有自身沉缅于道敎的长生之术,就实行「灭法」。「灭法」一辞,是佛敎徒的话语,即以行政手段强行禁止佛敎。唐朝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武宗皇帝下令:尽拆天下大小佛寺,僧尼悉数还俗。这是一次典型「灭法」事件,古灵山腰的灵山寺自然不能幸免。古灵山脚下有位笃信佛敎

  • 文章後大營小學改為「大營仲明小學」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大营仲明小学 改名 奖学金

    江蘇省豐縣歡口鎭大營完小,自二〇〇六年三月十五日起改爲「江蘇省豐縣歡口鎭大營仲明小學」。謹將原申請書摘錄於後:由於台胞高本釗先生慷慨解囊,爲吾校捐資近柒拾萬元,修建了兩幢近二〇〇〇平方米的教學樓,爲學生上課解除了後顧之憂,同時還設立了「仲明」獎學金,以激勵學生學習。爲感激高本釗先生,並應大營村民和師生的強烈要求,特申請把后大營小學改爲大營仲明小學。按:「仲明」爲高本釗先生尊翁字號。爲紀念其尊翁當年服務鄉里,廣被鄉民之德政,特以「仲明小學」命名,用以啓迪後...

  • 文章曾文正國藩易名考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張達人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曾国藩 改名考证 文史研究

    頃於湖南文獻七一年元月號,拜讀曾異三先生興邦多難思先賢一文,詞雅句鍊,殊近班、范;惟於曾文正國藩易名由來,頗堪商討,敬陳所見,以就正於曾先生。曾先生原文云:「曾公名國藩,字伯涵,號滌生。(一八一一——一八七一)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成進士。殿試時,閱卷大臣列爲二甲第三十四名。宣宗得一夢:夢天下塌,有位狀貌魁梧者,將其頂起。及陛見,諦視公貌,恰如夢中人。公初名子城,見其名,不豫。謂:「曾子居武城,有越寇。」公對以字國藩,帝喜爲易之。是準曾先生說,曾文正之易...

  • 文章改奉化縣爲中正縣芻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6期  作者:虞彜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奉化 改名 地方志

    浙皖道上共過生死的方子蕃七十冥誔,十餘後死遺叟,在十普寺客廳互傾積愫,話盒一開,議論紛紛,僉以民間公私建設,都以領袖名諱爲名,以示懷德頌功,長相左右之忱,未聞有人提起像香山縣改爲中山縣,紀念國父手創民國的功勲典範,將領袖故里奉化縣改爲中正縣建議,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諸公,有無此項設計,亦未見新聞報導,實在遺憾等語,因爲那天到的過時老叟,祇我和馮臻泰是寧波人,他們都以未到過奉化,而以奉化山川地靈,有何特出之處?而能誕生曠古未有的偉人爲問,余以此非三言兩語可以...

  • 文章編者重要說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05期  出版时间:2002-07-15
    关键字: 编者 说明 武进 同乡会 改名问题

    关于武进同鄕会改名问题,这是不必也不可讨论的。我们目前是中华民国国民,我们国民身分证上籍贯是江苏武进,我们永远是武进人。大陆称我们「台胞」,我们也认为他们是「大陆同胞」,水亲鄕土亲,我们永远是「同鄕」,有此认识就好了。

  • 文章民元至廿五年間廣西縣名的更改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期  作者:莫言 出版时间:1980-01-20
    关键字: 县名 更改名单 改动时间

    公布施行。其中广西经遵照改名的计六县。嗣此以后,由于改画县界或其他原因,广西县名复续有更改。综计民国元年至二十五年(抗战前一年)间,全国各省县,经内政部(原内务部)核准更改名称的计二百二十九县,占全国县治总数百分之十二,其中属于广西部份,计十四县,占全省县治总数百分之十五左右。经更改名称的广西各县,按其更定年月先后顺序,列述如后:

  • 文章马英九新时代新政论坛——中正纪念堂改不改名法律说了算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4期  作者:王作榮  出版时间:2008-03-31
    关键字: 马英九 中正纪念堂 法律 改名 蒋介石

    大中至正匾额应否重新挂上,便应依法处理,不是张三说了算,也不是李四说了算,而是法律说了算。现在就应该由一个适格的当事人向法院申诉当初改名拆匾是否合法。如法院判决当初改名拆匾合法,则当然应该维持现状,毫无争论余地。如法院判决违法,则当然应该恢复旧观,名应称中正纪念堂,匾应挂大中至正,也毫无争论余地。不仅此也,还要依法追诉当初作此违法决策的公务员,负一切民事赔偿及刑事责任。没有什么和解共生、谦卑为怀等等陈腔滥调,作滥好人慈悲状,来沽名钓誉。这就叫做依法行政,这就

  • 文章徐水縣之歷史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7期  作者:李克堯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徐水县 改名历史 宋辽战场 铜梁门

    北宋年間(公元九六〇年—公元一二九七年),安肅、遂城爲宋遼分界處,時遼兵不斷南侵,徐水爲宋遼之戰場。公元九九九年(宋眞宗咸平二年)冬宋將楊延昭時在遂城,在宋遼交戰中,徐水始未陷遼邦:銅梁門、鐵遂城之美稱。公元一〇〇四年(宋眞宗景德元年)宋與契丹談和,雙方約定以白溝爲界,是爲「澶淵之盟」同年改威虜軍爲廣信軍,領遂城縣,治所在遂城,約轄今徐水謝坊以西地區,統轄河北西路,改靖戎軍爲安肅軍,安肅之名肇此。公元一一二九年(金天會七年)金改安肅爲徐州。公元二一六五年...

  • 文章徐復觀的政治生涯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2期  作者:陳在俊 出版时间:1996-12-10
    关键字: 唐纵 政治生涯 改名事件

    人事问题和他商量。而他鉴于大陆刚赤化后,很多知识分子流亡在香港,应该多作声应气求的凝聚,实为最切要的一项工作。因此,他向蒋总裁报吿,愿意身当其任,总裁采纳了他的意见,拨了一点钱,由他到香港办了一个「民主评论」月刊。在前面,笔者提到徐复观本名「佛」观,他在香港办杂志,不时往还于港台之间,每次回来,必与唐纵深谈竟日。三十九年八月,中国国民党实行改造,唐纵担任改造委员会第六组主任,四十年,也许是四十一年初,突然接到徐佛观自港来信表示:弟近改名「复」观;并且说明:将在

  • 文章値得擁有的一本鄕親書刊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7期  作者:李津 出版时间:1988-08-01
    关键字: 《福建杂志》改名始末 内容改版 编辑工作 杂志特色 福建杂志合订本

    ,民国六十二年七月十日创刊,一共出了十期,于六十五年二月一日改称「福建会讯」,共出版三十七期;七十一年七月再度改名为「福建杂志」。「福建杂志」一直维持相同的版本,已有合订本五大册。遍阅各期内容,最早仅为会讯文字,包括会议记录、鄕亲动态等,逐渐扩及时事论评、闽籍人士作品、诗词歌赋、历史记事、人物介绍、风土习俗,包罗万象,堪称图文并茂,具有甚高的可读性。现每期发行二千五百本,均能按期出版,鄕亲们阅览之余,爱不释手,亦足证主其事者辛劳备至,且能日新又新。该刊于七十六年三月第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