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探究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桂劇之源流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期  作者:周軍藩 出版时间:1980-01-20
    关键字: 桂剧 源流探究 情况简介

    遜淸文豪袁枚先生論詩云:「詩宗韓杜蘇,自是取法乎上,然三家以前之源流,不可不考,三家以後之支流,不可不知」。戱劇亦然。古者黃帝重於禮樂,有樂師伶倫,春秋時期,且有伶人,伶人者演藝人員也。左傳成公九年,「晉侯觀于軍府、見鍾儀而問曰、南冠而繫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公問其族、對白、伶人也、公曰能樂乎、對曰先父之職官也、樂之琴、操南音、晉侯賢之、鍾儀釋歸楚。今考古有伶人,是不僅吹彈歌唱、當必粉墨登場,惟其事不顯、秦漢之世、有虞姬之歌、昭君之曲、雖王妃...

  • 文章綿山辨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期  作者:郭宗泰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绵山 介子推 历史探究

    中央月刋七卷四期易叔寒先生「將登太行雪暗天」一文,第三節天險娘子關:「娘子關除了是一座歷史名城而外,在其附近一個地方,還有一個極爲感人的故事。在關南不遠處有座棉山,下有介子推祠。……介子推隨文公返晉,不以功臣自居,不言祿,祿亦不及,遂負老母隱居於棉山。文公知道了之後,急派人追尋,但介子推藏匿山中,不肯出。文公急而焚山,欲迫使之出。介子推母子均被焚死,始終不肯出。」査介子推隱居的綿山(非棉山)在介休縣,不是娘子關南面的綿山。因爲中央月刋是權威刋物,影響很大...

  • 文章無徵不信——史實應以文獻為證!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88-01-10
    关键字: 历史探究 读者回信 李祥禄

    廣西文獻季刊編輯委員會交來李魄先生函一件,囑予裁答等語。自當照辦。玆就來函指摘各項,分別答復如次:一、廣西文獻季刊第三十六期刊載拙作「改造廣西同志會的成立與活動(三)」一文,其中涉及李祥祿職位及職稱之處,僅第九頁上欄第二及第十二行,原書「桂林鎭守使兼獨立旅旅長李祥祿」等字,查「獨立旅」係「混成旅」之誤,已於本刊本期第三十八頁聲明更正。二、按淸末陸軍營制,協上隸於鎭,每協以步兵兩標編成之,有時爲特種原因,混合步、騎、礮、工、輜各兵種編成一協,直隸於督撫、而...

  • 文章平穩駕駛與經濟節油的分析與探討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陳琰  出版时间:1987-07-30
    关键字: 平稳驾驶 经济节油 探究

    由於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高,因之交通運輸工具亦隨之而迅速增加。致消耗於運輸之能源亦隨之急遽成長,並形成了逐年提升之趣勢。而我國目前消耗於運輸部份之石油係佔其總消耗量之百分之二十九,爲總能源之百分之十三,但其中又以公路運輸所耗者,約佔運輸部份之百分之九十三。且百分之九十九之石油又來自國外,故節約能源,乃爲當務之急。而節約能源之方法很多,除各製造汽車工廠設計之工程師們,要想盡方法,絞盡腦汁,利用各種科技硏究機械上之成效節油外;對於汽車駕駛人駕...

  • 文章鬱水源流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8期  作者:王恢  出版时间:1982-10-10
    关键字: 郁水 地域概况 源流探究

    战国时代的中原就已「邻邑相望」,「鸡鸣狗吠之声相闻,而达于四境」,「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2]截然不同。不过「当时此地」也有其共同性:因于水利、地势,县多临水设置;疏而不等;[3]其间河谷纵横,犬牙相错,则更甚于平原也。三 正源——豚水(䭾娘江)汉志:后郁林郡广郁,郁水首受夜郎豚水,东至四会入海,过郡四,行四千三十里。牂柯郡夜郎,豚水东至广郁。夜郎县,今桂西北隅西林,西隆兼涉滇黔边境。广郁县,当今百色以东,南盘江以南,红水河以西万冈诸县。汉志未专为郁水立目

  • 文章大埔方言探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范一星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大埔方言 源流探究 发音 补释

    本文作者,虎中第一屆畢業生,浙籍,係我客家女婿,向慕客家之敦古,平日愛好研究語文,發現客話乃保存古音在各方言中,乃最近於完整者,而埔語保存「以」音,則尤為難得,贊嘆不已!此音全漢族祗存於客話,或僅存於埔語也,今特刊出部份埔語探原並為之介。— 編者 —

  • 文章民國初期湖北地區婚俗的嬗變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90期  作者:杜天國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婚俗嬗变 原因探究 社会意义

    本文榮獲第六屆《湖北文獻》研究生論文獎學金,作者杜天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生,指導教授:馬德茂。

  • 文章湖北將領彭進之「死因」新說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6期  作者:余力文  出版时间:1998-01-10
    关键字: 彭进之 生平事迹 死因探究

    彭進之,又名德森,生於一八九一年,乃沔陽下查埠彭家灣人(現爲義禮村),出身鄕村富家,本鄕傳說與前臺灣「警總」司令彭孟輯將軍係同姓族人。武昌首義時初爲學兵,後畢業於保定軍校四期,與李宗仁、白崇禧、傅作義、陳誠等爲前後屆同學,孫中山先生開府廣州,彭卽投身革命,歷任排長、連長、輜重營長,民國十五年任第一軍第一師步兵營長,隨後參加北伐。一九二七年九月初,北伐軍連克汀泗橋、架勝橋軍事關隘後,直抵武昌城下,勢如破竹,銳不可擋。北洋軍隊士氣受挫軍心動搖,吳佩孚防止變生...

  • 文章石達開幼子倖存説辨謬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80-04-30
    关键字: 石达开 石定忠 历史探究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部入川後,輾轉在各地攻戰失利,旋被困於絕境,爲圖顧全部隊的一線生路,乃率同部屬三人曁其幼子石定忠獻身於淸軍,隨被解赴四川省城成都,翼王與其部屬三人同受刑戮,石定忠則以年稚免死。但其後石定忠的運數如何,官方文書未見紀載,民間論者則傳說不一。民國三十二年,時當抗日戰爭期間,經常爲康導月刋撰寫史事論述的任乃強氏,基於時任西康省政府民政督察員樂鳳鳴(年七十三歲)氏口述其少年時代的見聞,並參照各史記載,撰成「紀石達開被擒就死事」一文,交送康導月...

  • 文章廣西石灰岩溶蝕地形及其形成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期  作者:黃明熙 出版时间:1980-04-30
    关键字: 地理探究 喀斯特地貌 形成过程

    喀斯特(Karst Topography)地形是特種地形的一種,也就是石灰岩溶蝕地形。我國此種地形,以廣西最爲顯著,桂林、陽朔,和貴縣附近的喀斯特地形,可爲其代表。此外柳州附近也很多,其他地區也有零星的散佈。一、廣西石灰岩溶蝕地形代表地區桂林、陽朔的奇山秀峯,貴縣南山二十四峯,柳州河南的立魚峯,風光明媚,景色宜人,都是喀斯特地形的恩賜。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以山峯瑰麗,河水澄澈,冠絕全國,享譽世界。黃山谷詩:「桂嶺環城如雁蕩,平地蒼玉忽嵯峨。」范成大有記云:「桂林山之奇,平...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