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拾遗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故鄕婚姻習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安博文 出版时间:1984-03-30
    关键字: 宜阳婚俗 拾遗简述 分条论述

    宜阳故郡 承毛伯始封之地 棠荫秋淸 实召伯布政之所 汉有张良之豪迈 宋有张绎之守理 是以其俗多多少少保有周公制礼之遗风 男子三十壮有室 女子许嫁筓而字 礼重亲迎 正人伦之始 诗首好逑 崇王化之原 婚礼 婿往妇家亲迎 执雁入揖 升堂 再拜奠雁 既奠 御轮而先归 俟于门外 妇至 揖而入共牢而食 合而酳 所以合体 同尊卑之亲也 此乃旧式结婚之常轨 虽三里不同俗 实大同而小异 中原文献六卷十二期 河南同鄕十四期 均有鄕贤详为报导谨就其舍弃部份 拾遗简述 以就敎于

  • 文章「萤窗拾遗」读后(乙亥菊月)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陳恕忠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萤窗拾遗 读后感

    纂輯千家斷爛精,芸窗膏火樂平生;名篇今古資修拙,如炙前賢咳唾情。

  • 文章陈颙庵先生读岭南人诗绝句拾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余祖明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陈融 《读岭南人诗绝句及拾遗 遗稿整理

    前未编目。又潘博丘逢甲二家,虽已入集,在此编内,更拾遗三首。因依原稿顺序迻录刋出。延津剑合,喜何如耶。中华民国六十二年癸丑暮春门人余祖明谨识于香港。读君吟祭后山诗。换骨玄功颇自期。勿误枯寒同面目。支持晚世楚风悲。闲愁怫郁一诗开。必有千头万绪来。负手花前栏欲尽。嫌他九曲未行廻。陆离尘世一惊心。寒雨凄风以力任。士行文章有商榷。题诗难得最知音。(胡展堂题蒹葭楼诗:风节重文章。国维征士类。南北仕隐间。略知所取弃。又云:慷慨仅存诗。我闻罪世意。却耶晚廻车。攘夷早树帜

  • 文章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记宛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6期  作者:王撫洲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宛西 人物回忆 风气 路不拾遗

    一)宛西是指南阳以西地区之鎭平、内鄕、淅川、邓县四县。这四县位于河南的西南角,与陜南、鄂西北交界,是一个丘陵地带,物产既不丰富,交通又不便利。民国十四五年以前,是盗匪遍地,治安恶劣,民不聊生的地区。经过几位杰出的地方领导人物,本自卫之目的,在各县分别实行地方自治进而实行四县合作,联防自治,数年之间,先后变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人间乐园。到了抗战、剿匪期间,更发挥了保卫国家的威力,其实绩与成效,应当垂之史册。过去,在大陆,在台湾,曾有不少刋物介绍过

  • 文章郝培芸回憶録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郝延平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郝培云回忆录 传记历史 拾遗 序言

    的生动,都在其次。本书如果有少许价値的话,那大槪是它反映了家父生活的曲折性。我想,很少人会在一生中经历了淳朴农村、海军学校、杂牌军队、游击抗日、监察补给、国大代表等生活。正如本书「前言」所云,参加其事者未必能记之,而能记之者亦未必有此等经验,所以本书亦可说是「拾遗」。这本书的特点之一是叙述中国内地的农村;在第一章里,对农村的秩序、会社、娱乐、敎育、交谊等,描写得十分详尽(第三、四、六、一九、二十节),并认为地主与工人之间,存在有融洽的合作精神(页四);但是这种

  • 文章记秋丹阁吟草拾遗(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湯鍾瑶 出版时间:1968-05-02
    关键字: 秋丹阁 诗文 拾遗 汤增璧

    有所吟咏,辄乞留手稿。或奉家书手谕,得示三数首近作,所积亦不下百篇。未敢置诸行箧,珍藏萍鄕故居。今则大陆沦入铁幕,是又不知存亡如何!近偶检来台行箧得一旧本日记。末附曩昔代录霜枫存稿,为 先君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所存五七言律绝诗五十首。又余所记忆戌午除夕济南客次感怀四首,共为五十四首,可谓秋丹阁吟草焚余刦后之拾遗。次则有所赘言者,少时闻诸 先君言,昔留日入民报社为编辑同时,値吾党萍醴之役次年。刘揆一先生任同盟会民报社干事,交好甚笃。乃撰其弟刘道一传记一文,刋于

  • 文章评介毛编『萤窗拾遗』诗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朱雲樵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萤窗拾遗 读后感 文学赏析

    连云毛君正方,早年毕业于江苏省立连云水产学校师范部(渔师)我与毛君同窗,夙悉敦品好学,尤爱文艺,离校后,学以致用,以其海事专业知识,从事渔业工作四十余年,并有专业著述,平日手不释卷,凡是奇文佳作,随手箚记,数十年如一日,汇集历代名诗数千首,精选其中彰显时代意义者数百篇,纂辑成册,名曰「萤窗拾遗」,印赠所好。余读后,敬其收心而细,歛气而静,于此举世滔滔,独能从容默会于幽闲静一之中,超然自得于书言象意之时,适性游艺,令人欣佩!所谓诗,古人有言,「诗言志,歌永

  • 文章代郵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代邮 通讯地址 萤窗拾遗

    本社社务委员毛正方先生,纂辑古今名人诗词千余首,印成专集,名为「萤窗拾遗」三百六十余页。以两百册赠送旅台海属鄕友,喜爱者,请写信至台北县中和市中山路二段(江南园林)二十七号三楼毛正方先生附邮票贰拾元,写明地址,当即奉赠。

  • 文章(同鄕服務)讀者·作者·編者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6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5-04-03
    关键字: 河南同乡会刊 文化拾遗 清明祭祖

    △任兵鄕长,目前为名律师,英年饱学,于日理万机之余,也应邀为本刊执笔,描写楚国宰相孙叔敖,以幽默诙谐之语句,借古讽今,文笔犀利,妙语如珠,清新动人,不可不看。△「鄕墅文化拾遗」,是张振郁鄕长的专著,适逢清明节期,应本刊请求谕允转载,内容丰腴,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对弘扬民族文化,以及对后代子孙敎忠敎孝,皆有很大助益,难能可贵之佳文也。△赵明普鄕长阐述豫剧大师张岫云女士获奖经过,实在令人感动,过去对张女士的演技都予肯定,誉为豫剧皇后,今日更由此文介绍,明了其为

  • 文章谢毛老师寄赠「萤窗拾遗」、「渔翁漫吟」有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朱春發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萤窗拾遗 《渔翁漫吟》 读后感 诗词作品

    一、華章讀罷意情濃,字字珠璣一脈通;翰墨芳菲傳海外,詩詞馥郁譽寰中。朝曦東海觀紅日,夕照西山看勁松;五十年前感化雨,舉頭南望憶師翁。二、抗日烽煙動地時,馮圩西席是吾師;婆心苦口諄諄誨,學子當年現古稀。三、分手馮圩互不知,天涯海角兩相思;北來紫燕傳佳訊,南去飛鴻獻賀辭。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