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战工作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五十年政治生涯(十三)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王德溥 出版时间:1974-02-01
    关键字: 政治生涯 民政 禁烟 蒋鼎文 胡宗南 抗战工作

    的团结和新生:无论当时的抗战工作,和胜利后的建国任务,其成败利钝,胥以党的领导能力及领导方式,为其主要关键。所以党的团结和新生,最关重要。再四筹度:以为惟有团结党的中年干部,上以推动先、进同志,下以辅导靑年同志,切实扩大团结力量。并要求不断的改善、进取、新生,以期逐步跟随时代,赶上时代,进而领导时代。始能负起建设现代社会,现代国家,切现代化,而完成伟大的时代使命。㈡储备大量科学技术人才:东北伪满州国资源富厚,先天条件优越。在日人经营开发之下,工矿交通事业,相当

  • 文章在川為政的感想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3期  作者:張羣 出版时间:1965-05-01
    关键字: 张群 人物回忆 四川建设 抗战工作

    大刀阔斧的作事。我也常常检讨自己,我是革命党人,又是一个军人,为什么不能大刀阔斧?顾忌些什么呢?原因只是因为我是四川人,知道四川情形复杂。尤其在抗战期间,四川地居大后方,所负的责任很重,安定与否,与抗战全局息息相关。所以我常常说从建设中求安定,才是眞安定;但当国家在风雨飘摇的时期,我祗能从安定中去谋建设;因此不得不做些迂廻工作,藉以顾全现实,支持抗战大业。第四,手笔太小,用钱不够大方。个人不滥用公家一文钱是应该的,就是为公,也应该严守法令,和预算的规定,这是修明

  • 文章夏慎言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石三方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夏慎言 董玉珏 黄体润 求学经历 地方抗战工作

    深受当局倚重,正欲大展长才之际,而七七事变,先生远走湖南,分别在永顺、永绥、大庸、凤凰等地担任公职。民国三十二年,返鄕参加地方抗战工作,追随董县长,黄玉公保卫桑梓,救亡图存,殚精竭虑,献替良多。三十三年秋,地方情势丕变,偕同鄕人赴皖北避难,曾在太和国立廿一中担任敎职,旋奉命返里,办理丰中复课事宜,时县府各机构及少数武力,均撤离县境,暂驻铜山及萧县北区,先生在危难之中,择定萧北陆庄,借民屋数间,勉强复课,筚路篮缕,艰辛备尝,事无巨细,均亲手料理,名为校长,实

  • 文章先父遗著零缣「青年抗战工作团」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1期  作者:陶佩誠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青年抗战工作团 抗战纪实 先父遗著

    民国二十六年,抗日军兴,吾邑(益林鎭)有志青年组织青年抗战工作团,济济一堂,开会,游行,贴标语,喊口号,先父直愚公,乃作七绝七首,每首冠以工作团一字以勉之。诗曰:青天白日旗高展,光耀全球世界明,华冑英才豪气壮,复兴民族乐生平。年富力强多哲士,文韬武略尽其才,一堂团聚精诚结,都为同仇敌慨来。抗敌前途不足忧,中原士气冠神州,军民一致同心力,胜利完全在后头。战祸经年劫未消,无端几处土为焦,中央早具安全策,气壮山河不可摇。工事前方壁垒坚,维持后盾仗青年,干城本是

  • 文章難忘的囘憶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7期  作者:陳嘉猷  出版时间:1992-01-20
    关键字: 贵州政教工作 往事追忆 抗战时期

    前言贵州是我的第二故鄕。自民国三十年三月至三十六年三月,我在贵州从事政敎工作六年,安然度过艰困的抗战岁月。近五十年来,就我而言,不仅有难忘的地,也有难忘的事、难忘的人、及难忘的情。承「贵州文献」总编辑王委员华中兄约稿,我极乐意追忆往事。今不计工拙,信笔涂抹以应,疏漏缪误之处,尙祈贤达有以指正。患病留筑与黔结缘话由民国三十年初谈起,江苏省政府遭日寇袭击,弃守东台、兴化,而退居严庄。我刚由省训练团第一期结业,即留团服务,跟随省府播迁。我们三十余位无法

  • 文章曉風劇社點將錄(上)創辦人蔣念明先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王協順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晓风剧社 蒋念明 黄体润 抗战救国工作

    蒋念明先生,在我们丰县是位响当当的风云人物。智商高,反应快,胆大心细,能为人不愿为或不敢为之事。服务热诚,说服力强,战时是员智勇双全的福将,平时也是位公关好手,故有义侠怪杰之誉。日寇侵华,抗战军兴,董黄二公组训家乡子弟破产保产拼命保命,响应中央抗战建国的工作抗战维艰,建国不易,必须振兴军魂,唤起民众,实行新生活,恢复旧道德,共创新文化。我丰县地处偏僻,学校教育不普及,社会教育更显重要,欲组成一个机构,培育戏曲人员,演出忠孝节义之戏剧,灌输群众爱国情操

  • 文章蒙難記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5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74-10-01
    关键字: 抗战蒙难同志会 蒋伯诚 敌后抗日工作

    抗战胜利后,蒋伯诚先生在上济成立抗战蒙难同志会,我奉命成立松江分会。抗战蒙难同志会松江分会成立那一天,我被推选为分会理事长,一直到我离开松江。我成为抗战蒙难同志会的成员,在民国三十一年一月,因参加敌后工作,被日军所俘。这一段惨痛的经过,在我心灵上烙下了一条深深的创痕,无法消失,迄今囘亿,犹历历在目,好像就是昨天的事情。三十年十二月八日,太平洋战事爆发,日军进占上海租界,使很多藉租界为掩护的抗日工作人员失去了凭借,遭到了重大牺牲。同时,有很多爱国靑年,因

  • 文章从事地下工作被捕惨痛追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3期  作者:黄造雄 出版时间:1981-03-06
    关键字: 地下工作 被捕回忆 君毅中学 抗战纪实

    在杭州各中学敎书时,名均为兆荣,在潜逃时我便改名为造雄,以迄至今,北伐完成党务公开以后,我在党工作十余年中,均甚顺利,到对日抗战时奉中央令,从事敌后工作,曾吃了大苦头,几乎送命,自日敌监放出,潜逃囘重庆后,曾作过一册敌宪狱中记,即为「奉敎育部令第三次返沪从事地下工作被捕惨痛经过」玆录如下。余自沪敌宪兵牢中释出,囘到浙东君中医治休养后,原即欲作一篇在宪兵狱中惨痛记,以作再生与在党工作二十余年工作经过记录,奈因在敌狱中,曾受电刑等种种惨刑,虽在鄕间医治休养多时,但

  • 文章從「韶關」到「車上」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1期  作者:蕭乃文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抗战时期 往事回忆 政府工作

    在三十一年,抗战大业展示了必胜的光芒,战时省会的韶关,地位越发来得重要,李主席决定将朱瑞元先生领导的市政筹备处,改制为韶关市政府,选派我家菊魂叔担任一任而终的市长。市政府的构成份子,高级官员以中大的八敎授六讲师为主,眞可说是书生论政,中级的以大埔同鄕为多,有人讥为大埔会馆。基层的很多是小姐,姓萧的男男女女连那个为我家守寡的婶婶,恐怕也有十个八个,也有人说是萧家祠,只是我一个也不认得。市政府成立之前,我早在中央宣传部中山日报社工作,菊魂叔的小弟鹏魂叔,原在

  • 文章抗战时期盐运艰辛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陳明節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抗战时期 盐运 盐业工作 往事追述

    不但山路崎岖,又须翻山越岭,各处村落相距甚远,所幸治安良好,并未闻有歹徒之出现,至距饶平县城五六公里,则为平坦道路,人烟较密。由饶平东南行至黄冈,路程亦为四十余公里,饶平至溪头约有三公里许,己辟妥公路路基,路平且宽,至溪头之后,即循黄冈溪而下,沿途风景甚佳,其时东陇、黄冈属前线,随时有遭受侵袭之危险,而盐斤运输经转驳数次,耗损甚多,费用又高,且须缴纳盐税,致每有亏蚀,经营之辛酸,当非身历者所能体会。我由公司派至饶平站工作,同事共六人,租赁黄家新屋二间为办事处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